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分析了人口学类目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设置,并提出运用《中国图书分类法》扩展人口学图书类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第二版(1979年第四季度出版)对第一版作了些修改、增删,如将00类的名称“马克思列宁主义”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把“第一版规定,凡各国共产党卓越活动家著作全集及综合性论文集入07”,改为“将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著作分到各国共产党中去”。再简化类目的名称,例如将“33.7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民族解放运动”改为“民族学、民族解放运动”。这种修改无疑是对的。但有的类目用不着修改,如“36.8兵器”,可将“武器”写在“兵器”后或前。《科图法》经过修改后仍然存在一些或更多的问题须待商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日益复杂,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图书,情报部门文献检索上的应用,对图书(文献资料)的分类、检索也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原有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无论是在类目的设置、排列的次序上,还是在编制的方法上,都已经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日益暴露出它的某些局限性。因此,如何对现行的图书(文献资料)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方法进行改革,就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扎通斯基是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批评家、乌克兰科学院通讯院士、语文学博士、国际文学评论家协会会员,著有《二十世纪。关于西方文学形式的札记》(1961)、《弗兰兹·卡夫卡和现代主义问题》(1963)、《探索生活的意义。西方现代文学一瞥》(1966)、《长篇小说艺术和二个世纪》(1973)、《艺术的镜子》(1975)、《在我们的时代。一部关于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著作》(1979)。本文是他在《外国文学》杂志社举行的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为题的座谈会上的发言。原载苏联《外国文学》杂志198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对民族文献所设置的类目少,有的无细目和说明,注释前后矛盾,随意性很大,有些类目对少数民族图书分类没有权威性。从分类角度分析,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图书时,存在“四易四难”的问题。凡是分类“难”的图书都具有蒙古文献载体的特点。针对《中图法》( 第三版) 的缺漏,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文献时,从实际出发采用( 一) 蒙文古籍分类借鉴《蒙古文古籍总目》分类大纲;( 二) 新书相关的目录体系可参考以下分类法:(1) 扩展类目;(2) 改换专类复分表,充实《中图法》的不足之处。从有什么文献就应有什么文献分类法的实际出发,编制符合蒙文图书的《蒙文图书分类法》是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以春秋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下限,以战国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版都没有明确的划定某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但都以世界古代史为奴隶制度时期,中世纪史为封建制度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以西周为中国中世纪史的开始,无异于说西周是封建社会。《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的修订是适应新学科发展与时俱进的体现。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对比,第五版修改类目约5 200个,停用或删除类目2 500个,新增类目1 600个。这样的修订不仅反映了学科发展带来的类目的变化,而且避免了各馆编目人员因对概念理解偏差而造成的牵强归类和硬性归类现象。第五版较第四版在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引入了复分标记,增强了类目的参见等,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类目名称不规范、条目不清,二是有图书无其类,有恰当的类目却无法归类。因此,建议专业团队能更好地完善其类目体系,方便图书馆业务工作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8.
自1971年至1988年,我国图书馆界历时27年完成了巨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1—4版的研制出版工作,为我国文献分类标准化、规范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图书分类除极个别馆仍采用《人大法》、《科图法》之外,绝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了《中图法》。《中图法》是我国解放后图书馆类分图书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图书分类法。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版界出书的品种问题、图书馆经费的限制等种种因素,使得图书馆采购图书在类目的分布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有些类目利用率很高,有些类目利用率很低。有些…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第二版(1979年第四季度出版)对第一版作了些修改、增删,如将00类的名称“马克思列宁主义”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把“第一版规定,凡各国共产党卓越活动家著作全集及综合性论文集入07”,改为“将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第四版文学类目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的文学类目还存在三点不足 :一是个别类目不符合相应学科的理论体系 ,二是有的类目划分得不妥当 ,三是个别复分表将某些重要项目遗漏。对于这三个方面的不足 ,本文都分别举出典型例子 ,进行具体分析 ,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以春秋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下限,以战国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版都没有明确的划定某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但都以世界古代史为奴隶制度时期,中世纪史为封建制度时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F7贸易经济”为例,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F7贸易经济”类目中新增类名和类目注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F76商品学”中的有关“兽用药品”和“保健品”类图书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类目设置问题,结合工作实例,按照图书分类学的有关规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国法》)自1975年正式出版以来,在全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室一直采用《中图法》类分文献资料,通过实践,认为《中图法》在体系结构、类目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能适应文献资料分类的需要,当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使《中图法》日臻完善,本文就有关“○1数学”类的有些类目的设置提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历史图书是知识的载体,这是说图书的内容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图书是一种次生文化。回溯图书分类的历史,我们便只能看到一部知识分类史或学术分类史。本文的重点是寻求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而不是研究发展史。刘国钓教授在谈到《杜威分类》的发展经过时说:“《杜威分类》在图书分类史第一次用号码代表类目,创造了相关排列法,统一了图书排架和目录组织的次序。”《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等级列举式,具有表达性,它是对哈立斯顺序制的否定。《杜威法》之所以迅速地取代  相似文献   

15.
“艺术生产”这一理论范畴是马克思对人类艺术活动的一种命名。从《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著作 ,马克思日趋完备地探讨了艺术生产的一般规律及历史变迁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艺术生产的生产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力等问题 ,建构了较为系统的艺术生产理论。相对于从哲学的高度比照、规定艺术现象 ,艺术生产理论体现了从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视角切入到艺术活动的另一理路。艺术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创举 ,大大拓展了文艺学、美学的研究领域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图书分类工作对馆藏文献的组织管理与利用是极其重要的,如何提高其工作质量是图书情报界不断探讨的课题。《中图法》的编制和推广使用,为提高图书分类工作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中图法》毕竟是本综合性的分类法,它是为全国务类型图书、情报单位设计的,而对具体的图书、情报单位来说,由于各自性质、任务、藏书情况和读者要求等不尽相同,以致对图书分类法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许多图书情报部门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对《中图法》的某些类目和规则作适当的调整、增删和必要的补充说明,即确定本部门的《中图法·使用  相似文献   

17.
诺思洛普·弗莱是20世纪最杰出的加拿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之一。《批评的解剖》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开启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先河。本文试图以弗莱《批评的解剖》中的"模仿观"作为契入点,艺术、文学和诗歌创作三个维面作为探源,以期从新的角度对弗莱的著作《批评的解剖》中的相关理论,做全面的了解和梳理。  相似文献   

18.
英伽登的作品结构论与审美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美学是西方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学流派,其哲学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 的现象学哲学.波兰哲学家、美学家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 作为胡塞尔的学生,在早年赴德留学期间,跟随胡塞尔对现象学进行过相当深入的研究,并在其一生的辛勤著述中,创造性地将现象学理论运用于美学研究领域.他以《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年)、《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1937年)、《艺术本体论研究》(1962年)、《体验、艺术作品和价值》(1969年)等著作在艺术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审美价值论方面作出令人瞩目的理论突破,从而成为本世纪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  相似文献   

19.
按《中图法》第三版的归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著作,包括党的各时期领导人著作全集、选集、文集等归在“D2—0党的领导人著作”类,党领导人的个别著作及专题著作集入有关各类。但是,关于研究党领导人的著作、思想的图书,比如郑兰荪、刘鹏主编的《邓小平的思想研究》一书,就没有标立明确类归之处,唯有一类可供选择的是“A84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类,因为此类下注释:“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入此。”把关于研究党领导人著作、思想的图书归入“毛泽东思想研究”类,是根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就是说“毛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人类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出发,根据我国的学科实际并借鉴国外理论观点,整理出人类学学科体系,指出了《中图法》中人类学类目立类的三个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分类法中有关类目名称、类目内容、类目注释、类目标号等方面,提出了修订和补充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