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应该给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一个发言的公共空间。然而,由于该群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相对处于弱势,他们拥有少量甚至没有话语权。本文以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为切入点,分析大众媒体弱势群体话语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媒介话语权在社会各阶层间的分配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农村弱势群体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手段,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他们的媒介话语权被漠视和挤占,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而解决农村的贫困与发展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让农村弱势群体拥有媒介话语权,有效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话语权不足是弱势群体存在的关键。由于偏差的"维稳"理念、话语表达缺乏训炼且制度支撑不足,导致弱势群体的表达渠道被挤占、表达方式"原生态"和话语影响力微弱,致其"被边缘化",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健康发展,尊重弱势群体、提高其话语权、保障其享有均衡的公民权利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应从改善传统"维稳观"的心智模式,尊重弱势群体话语权,积极为弱势群体创造话语表达机会和平台,完善弱势群体话语表达的制度保障等几方面入手提高弱势群体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5.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公共新闻倡导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鼓励民众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媒体致力于构建一个可供公众发表言论的平台,促进媒体、政府、公众的交流与沟通,赋予公众话语权,共同探寻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公共新闻中,公众被认为是具有主体性和理性的,他们的话语权得到了尊重和一定程度上的实现。同时,公共新闻的发展要求在公共领域中发言的公众必须发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7.
话语权问题与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息息相关,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球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全球多边治理,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由于全球治理本身具有的集体主义和公共选择等特征,以话语权为主要文化标识的软实力如今也被纳入各国竞争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国家由于其不断积累的话语优势在全球政治格局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如何对抗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势围剿,如何在国际社会提升中国声音的传播力度,如何向世界展示更加立体、真实的中国是当前亟须破解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应地,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中国话语权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目前我国话语权地位已经和我国综合国力相匹配。不容否认,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话语权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打好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争夺战”,基于话语权比较与评价视角,迫切需要从传承与延续、国际与国内角度思考全球治理与中国话语权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为提升中国话语权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内生动力。目前,我国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挨骂”“失语”...  相似文献   

8.
公共治理研究的兴起对法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文选择从公共治理的理论视角考察公益诉讼.公共治理和公益诉讼的核心概念之一都是公共利益.在公法领域,公共利益保护之缺失要求公法制度变革,即建立公益诉讼.在公共治理领域,无论是目标功能,还是主体行为假定、机制设计等都与公益诉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公共治理需要公益诉讼作为法律机制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9.
论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文化产业的特性和现状进行研究,认为现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基于公共治理理论,提出从"文化产业管理"转变到"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并通过科学界定治理主体的职责、构筑共治运行机制、完善共治保障机制实现文化产业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风险社会时代,公共危机越来越具有常态化的趋势。研究公共危机问题必须使用新的理论视角。在治理理论看来,公共危机治理是政府和公民共同的事业。那么,公民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公民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角色应是发现灾害危情和提供专业建议的预防者、危机应对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和信息反馈者、公共资源筹集与分配的监督者、灾后重建实务性功能的具体承担者。当然,公民参与角色的有效扮演需要实现与政府角色的协同。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中国的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生成与弱势群体问题有着内在而深刻的关联,人本主义是弱势群体保护的根本性哲学基础与现实出路.人本主义蕴涵了弱势群体保护的价值追求:人是目的;廓清了弱势群体保护的道义基础:社会平等;明晰了弱势群体保护的发力源泉:国家责任;标示了弱势群体保护的有效路径:共享发展.人本主义语境下弱势群体保护的实质是对现代性危机的破解,其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的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权利和义务关系结构的重新调整而形成的。自由和平等权是其权利表达的道义理据和法律理据,生存权、就业权、政治参与权、受教育权是其权利表达的内容。权利表达的途径可以分为直接表达途径和间接表达途径。当前权利表达的制度性安排有诸多缺陷,必须从观念层面进行突破,操作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护,既是人道主义和法律正义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在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性法律制度、发展性法律制度以及行使权利法律制度,是改善我国弱势群体保护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社会大变革、政府大转型之时,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对稳定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详实地分析了重庆市弱势群体的类型,以及市政府采取的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困难群体权益保护是一个理论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领域.美国在这一领域表现出下列鲜明的特点:在维护对象上兼顾中产阶级和特殊群体;在资助目标上照顾多方面比例的平衡并保障院校与专业的自由选择;在资助主体上以政府为主但院校和社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资助历程中各阶段资助理念的变化主导法规政策的发展;在资助手段上法律、市场、技术、税收多管齐下;在资助成就上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借鉴美国经验,我国高教困难群体权益保护应重审高教权益观,逐渐拓宽资助对象,完善高教资助目标结构;综合运用多元权益保护手段;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权益保护操作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气候治理最重要的行动纲领与合作平台。研究了全球气候治理中存在的国家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关系,尤其是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之间、各集团内部所存在的多重博弈与重复博弈,并分析了气候基金中存在的联盟博弈和子集团的权力大小关系。必须合理分配各国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并落实发达国家承诺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的产权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市公司的产权可以分解为两部分 :股权和人力资本产权。股权的主体是股东 ,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是经营管理者。股权对公司治理发挥间接作用 ,人力资本产权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分别论述股权和人力资本产权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股权治理与人力资本产权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股东权治理--公司治理本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公司中 ,中小股东已经完全两权分离 ,而控股股东则因与董事会存在一种事实上的竞合状态 ,没有完全两权分离 ,甚至重新两权合一 ,因此 ,以代理为基本内容的公司治理是不能解决治理的本质问题的。公司治理实质上是有效监督控股股东的行为 ,即公司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的相容 ,也就是股东权的治理 ,形成全部股东在股东权的治理要求上的平等交流机制与制衡机制 ,以此形成董事会、股东大会等层面的全面制度创新 ,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而且弱势群体在进一步弱势化。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在支持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总的说来,当前我国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不平衡、补偿性、配套性、政治动员、行政工序化和应急性的特点,没有形成整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体系,影响了社会政策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改进社会政策的方向,以对弱势群体给予更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范围不断扩大,保护需求日益强烈,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社会问题。保护弱势群体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现代法治精神、法律自身的功能及弱势群体的特殊性上来看,法律当属保护弱势群体的治本之策。因此,从法律的角度保障弱势群体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