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自然价值观在传统自然价值观与现代自然价值观的基础之上通过融合、吸收二者的思想 ,引入现代生态学理论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自然价值观 ;整体有机论是后现代主义自然价值观的核心 ,后现代主义将其作为挑战现代机械论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反对现代世界观的将人凌驾于自然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强调人与自然相同一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论自然的主体性与自然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涉及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是否有内在价值和权利,进而涉及自然及非人存在物是否有主体性.主体性是相对的,主体性可表现为不同程度.人不是最高的主体,更不是绝对主体,大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非人存在物亦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从而有其内在价值和权利.  相似文献   

3.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尺度的文化观念。在生态批评视野下,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正蕴含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而且是两种不同的人类中心主义。主人公圣地亚哥所持的是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把人类当作一切价值判断的依据,无视自然的内在价值,企图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而海明威本人,则信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他能够认识并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反对征服和奴役自然,提倡有节制、有理性地开发和利用自然,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这两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话,《老人与海》号召读者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采纳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思想家为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四点证明理由:自然目的论、神学目的论、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理性优越论及其现代变种。主张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家从实践困难、逻辑缺陷、利己主义尾巴、道德进步的界限西个方面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诘难。只有实现元伦理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转换,才能真正理解并参与环境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思维方式导致环境危机。古代的客体性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化的自然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完全失落了人,没有产生环境危机;近代的主体性形而上学认识论化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即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过于强调人而忽视自然,导致环境危机;个体本位思想意识又进一步加剧环境危机。只有从个体本位转变为以类为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才是解决环境危机的唯一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人本主义哲学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本主义作为价值观、哲学范式和实践原则有其深刻的内涵。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中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体之死"等命题,不仅不是对以人本主义为根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叛,反而是这一原则和理念的体现和弘扬。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环境危机已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本文认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是产生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非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了人的主体性,不能够彻底解决环境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也不能够彻底解决环境危机。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人的类本性,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深入剖析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认识根源 :个人主义的泛滥、理性主义的盲目崇拜和集团利益的狭隘性。指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 ,单方面强调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主体性 ,忽视了自然环境、自然规律对人类自身活动的制约和限制 ,过分追求科学技术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功利性实用价值 ,忽视了科学技术在解决适应自然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视野来考察和分析人类今天面临的认识困惑和生存危机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技术是现代文明演进的必然产物,生态技术的出现不单是一种新型技术形态的产生,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哲学事件。这种哲学事件体现在生态技术反映了近代以来占人类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主体性哲学的自我调整,其表现为:从无限主体性转变到有限主体性,从主体—客体二元对立转变到主体—客体融合共生,从片面、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到完整、具体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对自然的一般筹划转变到深度系统的筹划。这种哲学事件的实质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的主要倾向是否定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西方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后现代主义就是这些矛盾的文化表现,它是对科学主义精神的一种回应,也是人们理想破灭的产物。哲学领域中后现代科学观的形成,文学创作中“作者之死”、“主体之死”及其向“后现代个体”的复归,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两上重要途径。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进步史观,提倡生态伦理和女权运动,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1.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