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沈榴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54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否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家长担忧.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做一些基础知识题,而不愿作文,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担忧。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作文”二字,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笔者认为要提高中高年级的习作水平,最终要从低年级的“写话”抓起。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发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只靠阅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社会处处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加工、挑选作为教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欧良志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96-98
《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达到上述要求.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就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池文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2-123
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让学生直接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课标”还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靠口耳相授而得”,也不是从系统的语文知识中转化而来,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7.
林淑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59-6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8.
尹学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只有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为以后学好其他学科打好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赵慧臣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69-70
一、网上作文现状描述:小学生作文新天地已形成传统作文教学中,师生间信息沟通的节奏缓慢、效率不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网上作文发挥网络优势,推动着作文教学的变革和发展。如江苏南京 相似文献
10.
俞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76-78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有如下阐述:“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靠学生的体悟,整个语文教育贯穿一个‘情’字”。因此,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一名会“教书”的“书师”,更应当成为一名会”育人”的“人师”,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对象由“书”向“人”的转变,蕴涵着丰富情感的人性化内容,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口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不善于听来必善于读,不善于读来必善于写,故而应当一把抓。”可见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关系之密切。听读是对语言的吸收,课堂内外的训练培养较多;说写是语言的运用,同样不能偏废。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傅晓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9):75-7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力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能力,是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联的。几经教学的轮回,笔者深深体会到,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想象的最佳方式,应该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李晓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6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特别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更应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罗美容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11):47-48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人——主体”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现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谈几点做法与体会。一、引导“各抒已见”,促进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性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点是“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它强调质疑精神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要敏捷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学生质疑价值作出迅速的… 相似文献
16.
薛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3-74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为了实现这些要求,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现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孙连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4-26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阐述既符合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知识乃起源于实际活动”的观点,又符合语文教学实际:学生的负担减轻,从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走进知识的海洋。 相似文献
18.
陈庆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不但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陈奋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6-117
中国人一直比较欣赏“埋头苦干”的实干型的人.对于“能说会道”往往不屑一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说”越来越重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学语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教师只重视书面语的阅读和写作,即考试中所涉及的.而严重忽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回答起来疙疙瘩瘩,语无伦次,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答案,却一个字或一个词都重复了好几遍.说话有头无尾,颠三倒四.罗嗦重复,有的学生甚至说话没有中心,语病严重,口头禅不断,还有的学生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一站起来就额头冒汗,手足无措。这些状况都是由于说话训练不足造成的。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会压制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