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求前行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初期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从西方引入近现代文艺美学观念,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以来,中国的现代文艺学研究即步入多元纷争、异质交融、综合创新之途。在这一历史进程之中,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大多数文艺学研究者的价值追求取向的话,那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点上寻求文艺学综合创新的境界则成为研究者们的基本学术使命。20世纪上半叶,经过近40年的酝酿、探索与发展,产生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实现了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第一次创造性理…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因与儒家治国思想的契合而得到发展。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和现代性思想传入后,民间信仰被视为国家富强的障碍,国人掀起了"反迷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建立社会主义为主旨继续批判民间信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遵照文化发展的规律,逐渐恢复了民间信仰的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3.
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芳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是位重要人物,他在民间文学领域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思想层面.他对于民间文学的"艺术性"和"社会性"、民间文学领域"整理和改编"、"民间文学和新文学"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与他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开始的特殊时段--延安时期以及他本人的文学优长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民间文艺学思想对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民间文学理论本土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波 《兰州学刊》2005,1(6):280-282
20世纪的中国民间文艺学,从翻译引进西方民俗学理论,到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思想,再到80年代后期以中国材料印证西方的解释系统,体现出以西方民俗学为推力、为圭臬的价值取向.但西方民间文学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水土不服"的深在症状逐渐显露,中国的民间文艺学在新的世纪中迫切需要脱离描红阶段,走向了本土化的自觉.  相似文献   

5.
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形成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民间文艺学是“五四”的副产品。本文试图说明,在五四之前,还有一个“前五四”时期,即清末民初。这两个时期的民间文学活动紧密关联,构成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形成期。回顾这一形成期的历史及当时民间文学思潮的一些基本特征,有利于反思中国现代民间文艺...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文艺学学术史的百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中国 2 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的初步认识是 :它是一个由 2 0世纪之前积蓄变革势能 ,到 1 9、2 0世纪之交从“诗文评”向“现代文艺学”的“蜕变” ,再到 2 0世纪 40年代之后的“定格” ,最后到70年代末开始“突破”的过程。中国 2 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 ,是由古典文论的传统的“诗文评”学术范型向现代文艺学学术范型转换的历史 ,是现代文艺学学术范型由“诗文评”旧范型脱胎出来 ,萌生、成形、变化、发展的历史 ;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论在外力冲击下内在机制发生质变、从而由“古典”向“现代”转换的历史 ,是学术范型逐渐现代化的历史 (现在正处在这个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之中 )。这是中国文论历史性的转变和发展。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危机中强制性的选择 ,同时也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因此 ,对中国文艺学学术史进行回顾与反思 ,应该紧紧盯住近百年来从古典文论到现代文艺学的历史发展中学术范型转换这个最显著的特点。这百余年的历史 ,有两个时段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最为耀眼 ,因而给我们感触最深的 ,一是最初那二三十年 ,一是最末这二十来年 ;而中间几十年则略微平缓和单调了一点。百年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要发展文艺学 ,必须不封闭 ,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追索中国文艺学学术研究的百年行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以学术范型为重要关节点来研究中国 2 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中国 2 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是一个由 2 0世纪之前积蓄变革势能 ,到 1 9、2 0世纪之交从“诗文评”向“现代文艺学”的“蜕变”,再到 2 0世纪 40年代之后的“定格”,最后到 70年代末开始“突破”的过程。这百余年的历史 ,有两个时段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最为耀眼 ,因而给我们感触最深 ,一是最初的二三十年 ,一是最末这 2 0来年 ;而中间几十年则略微平缓单调了一点。“学术政治化”是百年文艺学学术研究的总体特征之一。百年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要发展文艺学 ,必须不封闭 ,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具体活动、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刘半农先生对现代民间文艺学的贡献,分析了其意义及影响。认为他倡导新诗创作向歌谣学习的做法提高了歌谣在文学上地位,为歌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了准备;他首倡歌谣征集与研究,使民间文学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并为之在学术界争取了合法地位;他的民歌采集和研究方法,他对民间文学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中的多学科视角和民间立场,对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艺学建构视野下的瞿秋白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秋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其文艺思想非常独特而富有创见。我国现代文艺学草创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过“五四时期”学术典型的初步建构,到了上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40年代,各种不同文论话语之间发生激烈冲突,出现了各种“主义”的译介热潮,其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影响最为深巨。瞿秋白是马列文论“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和伟大开拓者,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占据着"首席小提琴"的地位。在这继往开来的世纪之交,认真清理以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成果,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成绩是突出的。"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者们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并试图结合中国的革命实践和文艺实践,去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并在与中国古代文论、西…  相似文献   

11.
文艺美学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之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西方传来文艺学之前,中国也有自己的文艺学,虽无其名,却有其实。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古典文艺学。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艺术的文学(美文学)也包含在内,其独特的创造规律也得到了探讨。但是,西方现代国家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也带来了西方现代文明。中国的古典文艺学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也发生了新变。由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拉开序幕,中国的古典文艺学逐渐迈向文艺学现代化的道路。一、开始运用西方现代美学,阐发中国古典理论。如王国维用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阐发中国传统的意境说、…  相似文献   

12.
智库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智库起步于20世纪初,中国现代智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不过30年发展历程。基于智库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对智库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未来智库研究工作进行了预测。中国未来智库发展,应建立智库研究机构,创立"智库学"学科,创新智库研究方法,加强智库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图像时代"是一个伪命题,它是为建构一个话语而有意或无意无视其他文化现象作为代价的,这种话语建构方式不仅没有扩展文艺学的话语空间,相反会压缩文艺学的空间。通过对"图像时代"的反思,可以看出文艺学学科在理论建构方面的危机:顾此失彼和脱离实际。这要求我们在建构文艺学学科时,应回到现实中来,并在一个瞻前顾后的生态性架构中去发展文艺学。  相似文献   

14.
机遇与挑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已走过了近一个半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先在西方的欧洲和俄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后又在东方的中国,经历了辉煌的年月。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鲁迅和霍秋白,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40年代,毛泽东写下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一光辉的历史文献。50年代以后,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长足的发展,但也经历了种种曲折,受到种种干扰和破坏。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在今天,在这世纪之…  相似文献   

15.
韩德信 《江淮论坛》2007,(5):188-192
中国文艺学的历史分期大致可以确定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古典文艺学形成时期。第二个时期为古典文艺学嬗变时期。第三个时期为现代文艺学的形成与曲折发展时期。第四时期为现代文艺学开放与多元化时期。文艺学历史分期问题,不仅是学理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文艺学自身是否独立的问题。过去有关文艺学史分期问题,大多采用以历史事件、政治事件或有影响的人物思想为线索的做法。应该说,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于它能够以简单化的方式.理清理论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看清文艺学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密切关系。而缺陷在于:这种做法消解了文艺学自身的内在逻辑关系。文艺学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忽视了历史人物在文艺学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1929年文学院成立以来,先后有郭绍虞、钱钟书等知名学者丌设文学批评课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形成了以著名文学理论家萧殷教授为核心、文学批评为特色的文艺学学科队伍。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在全国率先招收港澳台及海外  相似文献   

17.
苏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因循与超越勾画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轨迹。经考察毛泽东半个多世纪对苏共的心路历程,就找到了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提法嬗变的锁钥。从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新话",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间的弃而不用,再到"后中国化"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以及纪念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重新使用,苏共因素像一条金线贯穿始终。由此可以得到的启示有:对外学习要有一种平等心态;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坚持道路自信,跨过"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8.
文艺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艺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 ,需要对它的学科性质加以界定。文艺学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有重要的发展 ,体现在文学语言、叙事学、文体学等诸研究领域。可以预言 ,形式美学将会成为中国文艺学的新生长点 ,在这一未来趋向中 ,要消解大而化之的“文化热”。  相似文献   

19.
“民间法立场”生成路径辨异——兼评“民间法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下中国法学研究中,新自由主义语境下的进化论理性主义和立基于非理性主义的文化相对主义都形成了"民间法立场",然而此"民间法立场"非彼"民间法立场"。由于分属于不同的哲学阵营,二者在法治、法律发展、法律方法三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回答。在民间法研究过程中不应忽视"民间法立场"生成路径的差异,急于寻求统一的"民间法范式"。  相似文献   

20.
杨杰 《北方论丛》2010,(2):41-44
新时期以来,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潮在中国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文艺学研究中的审美主义倾向便是典型代表.客观地说,审美现代性思潮在推进我国文艺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