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郑汴一体化视野下的河南高等教育资源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汴一体化在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中起着"领头羊"、"桥头堡"、"急先锋"的重要作用,郑汴一体化不仅要求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更要求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人才流动一体化。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应加强合作、取长补短、深化改革、准确定位、特色发展,促进河南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城市空间扩张迅速,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与结构不断变化.两城一体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形式.选择郑州市、开封市的快速一体化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2008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的TM影像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建设用地的扩展模式,并探索其驱动机理.研究表明:(1)土地利用变动加快,且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加.(2)中心城市先期带动,副中心城市后期推进,次中心节点连接,形成两端差异和分期主导的格局,总体符合“点—轴”模式.在更小的尺度上,形成了紧凑型圈层模式、低密度蔓延模式和轴向带状扩展模式等三种类型.(3)建设用地扩展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建设、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等分别起着基础性、指向性、决定性和控制性的作用,但政策规划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郑汴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了郑汴一体化的进程。工业中各行业的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分析表明,郑州和开封是实施一体化的理想区域:1.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来看,郑汴两地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区域分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2.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郑汴集聚的非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是两地快速成长的产业,在产业内和产业间会形成规模经济-分工。3.郑汴产业对接不是单方向的开封对接郑州,而是存在着郑州对接开封、开封对接郑州和郑汴相互对接等三个层面。4.郑汴一体化使两地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对等,郑州汲取了郑汴一体化的大部分利益,而开封有进一步被"空心化",进而沦落为落后产能承接地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体育赛事所具有的独特辐射力和穿透力,使它的经济社会功能越来越明显地凸现出来。郑汴国际马拉松赛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将很快成长为影响广泛的品牌赛事,而它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广泛、深远。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沟通人们心灵最好的桥梁,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在国际关系中,文化认同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动因。中俄间的文化认同,具有国际关系中文化认同的一般特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它的内容更广泛,基础更深厚,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构建了坚实的基础。中俄作为两个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历史的大国,彼此睦邻友好,和谐相处,用事实驳斥了不同文明必然冲突的观点,为寻求与扩大国际社会不同文明之间的认同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思想为欧洲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思想基础,欧洲文化认同也为当代的欧洲一体化提供了精神支柱。欧洲文化认同反映了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不仅仅存在着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还存在着超越民族认同之上的人类文化同一性,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构建欧洲文化认同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后冷战时期,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与事件,引发了人们从文化的视角进一步观察、探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兴趣,其中“文化认同”理论受到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青睐。专家们从怎样界定“文化”、“文化认同”及其文化认同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论欧洲一体化的文化认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同是欧洲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它不仅为欧洲公民接受政治经济统一的现实奠定心理学和文化学基础,也制约着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进展。然而在现实中,文化认同更多地指向民族层面,对欧洲的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为薄弱。为此,应当从欧洲文化的同一性入手,通过欧洲范围的文化交流与协作,建构超越民族的欧洲文化认同,使欧洲朝着更为紧密的统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文化的同源性、共同发展过程的建构和欧盟文化政策的强化等因素,欧洲文化认同得以形成,这种认同是欧洲一体化得以实施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但因民族国家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危机对一体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它制约着一体化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一体化追求的是欧洲自性,也就是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的同一性。战后50多年来,在欧洲各国着力建设大欧洲的政治构架中,欧洲文化融合的道路却是崎岖不平的。尽管文化的统一是一体化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深层次的欧洲文化融合依旧是和而不同的。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  相似文献   

11.
[摘要]随着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真切地感受到入盟所带来的好处。但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大,它开始被一些诸如发展不平衡、“民主赤字” 和宪法危机等问题所困扰。这些问题的显现使人们开始对欧盟文化认同和文化整合等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虽然欧盟成员国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或多或少共享了欧洲文化遗产,但这并不表明目前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一种统一的欧洲文化;统一的欧洲文化依赖有目的的文化整合,它是建立在卓有成效的经济、政治一体化基础之上的。文化整合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经过整合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的“统一性” 中也蕴涵着“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同是诸多认同形式之一种,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文化认同成为问题并受到普遍关注是在现代性及其全球化的展开以及引发的文化认同危机后出现的。当今,解决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本方法是,立足马克思,对现代性及其全球化重新进行批判性反思,根本途径是回到传统,向现代敞开。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与认同的基本概念,同时引入了欧洲文化认同这一成功范例。欧洲文化认同的内涵和外延是由欧盟内部提出的各项文化报告和政策进行书面确定,包括共同的民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相同的语言起源等。在此基础之上联系我国实际,从欧洲文化认同的成功建立中汲取经验,为解决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认同危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性进程。欧洲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理性构成了一体化广阔的人文背景和基本要素。欧洲文化既是同源一致的文化又具有多样性特点,这两方面在欧洲早期一体化进程中都发挥了作用。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强调一致性;欧洲民族主义者则突出多样性。文化认同问题成为决定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探讨在欧洲早期一体化进程中欧洲文化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东盟合作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日益成为独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国一东盟合作化过程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互动、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认同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历史和近年的实践都表明,中国—东盟文化认同建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尊重各自的差异性,积极寻求符合双方价值观的契合点,并能在此基础上构建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区域合作核心价值体系,并使中国—东盟区域的文化认同逐步制度化和合法化.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通过民族的“同质化”来强化国家认同,也不能因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削弱国家认同.建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路径是在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依据我国的国情,通过强化各级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整合民族意识,不断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和教育等,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结果,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强化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7.
开封厚重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但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开封旅游消费市场的构建还不够完善.在郑汴一体化的背景下,构建开封旅游消费市场应集中精力做好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构建开封旅游购物市场;优化旅游线路,开发休闲旅游项目;以"菊花"为媒,强化旅游促销;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造就一支为旅游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国家认同建构中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建构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二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小说表现出对主流政治文化的一体化认同倾向,这与代表了先进政治文化的中国共产党长期推行的一体化文学进程密切相关,尤其与为了促进并维持一体化文学格局而制定的各类文艺方针政策密切相关。这为今天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留下了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告翻译中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翻译必须注重目的语的文化背景 ,高质量的翻译不仅可以准确地介绍产品 ,还能引发消费者的文化联想和审美想象 ,对商品的销售产生良好的广告效应 ,同时也宣传了本民族的文化 ,起到了对外交流的作用。本文结合广告翻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探讨广告翻译如何注重文化认同 ,分析其对广告功能、目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