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群己关系是孔子道德哲学中一个重要论题。与后期儒家哲学片面强调群体原则不同,孔子的群己观为个体生存预留下极大的开放性空间。其以具有理性判断能力的独立个体为出发点,尊重人作为现实存在的情感需求,通过推己及人的道德生发路径,形成了以"超越自我中心"为特征的特殊群己观。  相似文献   

2.
群己关系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群己观历史上呈现出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近代,在明清时期“公—私”观念转型和近代“意义危机”的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以严复、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逐步发动了由“己”到“群”,从自我认识到群体认识的思想转型,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和走向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人既是类,又是个体.它既表现为统一的整体(群体),又以自我(个体)为其存在形式.二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定位,乃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群己之辨,涵盖了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社会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两层关系.群已之辨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历代各派哲人对此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也正是在此问题上;各派确立的不同价值取向凸现了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形态.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更是一枝独秀,在群已观上蕴含更多的合理成份.本文试图揭示出儒家的群已价值观涵盖的多重价值意蕴,展现其与现代化相适合的一面,避免或限…  相似文献   

4.
论课程设计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问题是贯穿课程设计始终的根本问题 ,人性论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传统的课程——人性观以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社会本位主义为典型代表。现代课程的设计则应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指导。人性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 ;在现代社会中 ,人性集中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根本动机和理念 ,是现代课程的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知识体系的介入,以"科学"的整体价值准则而为中国传统寻获其现代定位,构成了包括艺术研究在内的中国现代学术的思考性话题。面对有关精神独立性及其价值存在的质疑,邓以蛰藉由对"艺术创造观"的阐发,在新史学观提供的"现代"视角下,通过探讨审美共情、"境遇"创造及中国传统艺术的历时性审美接续问题,将"精神"与"价值"的肯定判断有效融入"科学"视域下现代美学的理论建构,为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书画艺术)重构其存在的历史合法性,体现了对本土资源的再认识和再发现。  相似文献   

6.
儒家社群主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仁爱”与“性善”为本质的个人观,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群体观,群己合一、以群为重的群己观,“重德轻法”的治国观.儒家社群主义作为东亚地区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特质性,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巨大的差异,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亚经济模式”的文化根基和思想基础.通过对“东亚经济模式”宏观层面的“政府主导”、微观层面的“宗法式企业制度”两个基本特征的历史考察,可以清晰地洞悉儒家社群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东亚经济模式”形成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价值视角中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分析传统农民主体性的三个向度。人与自我方面,不以物质发展和欲望充分合理的满足为基础片面追求精神发展的主体性最终只能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人与人方面,家族本位、伦理本位导致人己权界、群己权界难以确立,个人仿佛为他人而设;人与自然方面,以自然为主导的天人合一只能说明主体性陷入客体化中而抽拔不出。由此决定传统农民主体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尚质"文艺观的回应。在继承以往有关"在场"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在场主义散文理念代表人物也有所批判和发展,并赋予了"文学在场"以一定的新的内涵。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主要体现在其核心概念"四非"说和"五性"说上。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散文观的消解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坚守文学的意义、真理和社会意义的主体性和现代性精神。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及其散文理念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扭转当下文坛的一些浮泛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对立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双方的对立是双向度的。在“整体”观上,个体主义坚持化约主义的立场,而整体主义则秉持反化约主义的立场;对立的结果是个体主义犯了“消亡论”错误,而整体主义则陷入了“物象化”的陷阱。在“个体”观上,个体主义采取了反社会决定论的立场,而整体主义则强调了外部社会决定论的立场;其结果导致“个人”在个体主义那里“社会化不足”,而在整体主义那里则“社会化过度”。文章最后认为,超越二者对立的方向之一是解决“社会结构”和“主体行动”的发生学根源和再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对现代性反思基础上产生的生命美学,其旨归指向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自我救赎。从生存论视域看,西方精神是由努斯精神和逻各斯精神所构成的一个张力系统,努斯和逻各斯之间的对立、转化、统一构成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展现为西方哲学最深层次的精神结构和冲突。在古希腊一直保持着适当张力的逻各斯和努斯,在希腊时代之后不断遭遇各种思想的破坏、改造甚至阉割,同时也经历着各种哲学派别试图重构恢复二者之间的古老和谐关系的努力。从旨向彼岸世界的神性拯救,到回归此岸的人性觉醒,再到随后形成理性至上,直至主体性黄昏后寄望于生命美学的自我救赎,人的时代境遇与个体生存的审思不断折射出努斯和逻各斯两大精神在西方思想史中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复观不属于自由主义阵营,但有其儒家属性的自由民主观。他认为,"自由"首先标志着人的独立,是一种"我的自觉"和"自作主宰"的生活精神状态。徐氏视个人主义为自由主义的基点,区分了各种派生的自由主义;但他所说的个人主义,不同于西方语义上的个人主义,而介于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是一种特殊的群己关系,具有儒家性质。他认为"自由"是一切文化的本质,但它不过是善性、良知的开显和呈现。他的自由观又协调了儒家文化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关系,是基于文化正统主义对于现代自由、民主观念的扬弃。  相似文献   

12.
"群己之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价值观之辨,它内在地关涉到群体与个体利益的关系。在比较孔孟荀的群己观时,我们可以看出:三者共同指向了群体价值认同,其中,荀子对群体价值表述得最为充分与明确,同时凸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切对以及生存价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西方伦理学各期基本特征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伦理学史一般被分为远古、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各有其基本特征,它们可以从中心领域、主流精神、学术格局和争论焦点等方面予以考察。希腊罗马伦理学的基本特征:其中心领域是德性论和人生观:其主流精神有人本主义、节制主义、幸福主义等:其学术格局是紧密流派众多,各家争鸣热烈:其争论焦点主要在于人生方式论中的节制主义与享乐主义之间、道德标准论中的快乐主义与德性主义之间。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伦理学的基本特征:其中心领域是神学德性论和神学人生观;其主流精神有神本主义、禁欲主义、神秘主义等;其学术格局总体上是一派独占垄断地位;其争论焦点主要在于道德能力论中的上帝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道德活动论中的信仰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近代西方伦理学的基本特征:其中心领域是道德哲学;其主流精神有人道主义、个体主义、快乐主义、理性主义、主体主义等;其学术格局是松散流派渐多,诸家有所争鸣;其争论焦点主要在于人性论中性恶论与性善论之间、道德标准论中的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之间。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基本特征:其中心领域是道德语言学、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和人生观;其主流精神有新人道主义、新个体主义、新功利主义、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等;其学术格局是各类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激烈;其争论焦点主要在于伦理学学科论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群己关系论中的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14.
整体上看,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文本是纵欲主义欲望叙事的标本。他的写作代表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世俗化欲望书写与世纪末欲望本体化叙述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贾平凹90年代以来小说文本中纵欲主义欲望观的综合因素进行系统的考察,力图揭示贾平凹在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下逐渐走向焦虑、浮躁与沉沦的具体原因,对形成其欲望叙事的文化心理特征及精神症候作一深度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都柏林人》见证了个体主体性的蜕变和现代主义文学特质的萌芽。现代个体主体性的僵死消解了现实主义文学形式,它的复苏决定了现代主义的乌托邦特性。乔伊斯揭示了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尴尬和心灵废墟的悲怆,展现了理想的灿烂和复活的壮丽,阐释了西方人的主体性情节和上下求索精神。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主体型、国家—个人主体型和个人主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主体性,反应了诉讼程序从国家控制到个体的人的自由的发展趋势。现代诉讼程序强调程序主体的个人主体性,个体的人应当成为程序独立的自主、自在性主体,这就需要其在诉讼程序中具有独立的属己利益支撑。民事诉讼程序应当淡化国家色彩,以个人的程序利益保障为基点,实现个人的独立性程序地位,进而使民事诉讼程序获得真正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已经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构建奠定了宪政基础。以人为本司法观要求现代司法珍惜人的生命和自由,保护人的财产,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要求,其理论基础包括:现代法治理论、程序主体性理论和权力与权利的关系理论。以人为本司法观是判断司法是否公正和是否有效率的根本依据,而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则是以人为本司法观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组织的道德失范导致组织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失衡、组织道德责任的漂移、组织伦理取向的迷失、组织伦理规范的冲突及伦理调控的失灵等。组织道德失范的原因一方面是组织实体自身所存在的道德意识空场、组织结构的失衡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动;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伦理范式中道德主体的个体单一性之弊、依个体良心而实现道德价值的"规范习得-践行"模式及重义轻利、整体主义及等级主义的价值导向而造成组织道德主体性的失陷和组织伦理的无效运行。  相似文献   

19.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经济建设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由于受自然不具内在价值、片观追求经济增长及科技万能论的价值观影响,在实践中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反主体效应。生态经济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态整体主义伦理的整体有机论,生态主义的价值观和整体主义思维。  相似文献   

20.
生命空间是个体区别于他者的标志性维度。生命空间的良性划分是个体自由发展的首要前提。生命空间被挤压必然导致个体生存境遇和心态的改变,从而加重个体对非自由的体验;个体在精神与物质的两重范畴突围,却愈陷愈深。这种态势正是人类在现代社会遭遇的普遍性生存困境。在此语境下,《围城》精确体现了人类遭遇的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