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禖神就是管理结婚与生子的女神,亦即大母之神。”中国古代的高禖崇拜直接渊源于远古人类的性崇拜;初民对男女结合、男女交合生子的自然力充满神秘感和敬畏心理,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遂产生了性崇拜的宗教信仰。随着人类社会由洪荒时代演进到文明社会,以性器(先女阴后男根)、生殖及性交崇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的宗教情况原来很清楚。其存在,按传说,至晚始自颛顼“绝地天通”,尧、舜奠基;按考古,殷、周体制完备;按文献,直至清朝末年。然而自西方宗教(religion)概念传入中国,话语变更造成思想混乱,人们误以为原先仅仅居于从属地位的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才配称宗教,而自古以来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正统国家宗教,反倒失去宗教之名,被看作有待扫除的封建迷信,或贬低为风俗性的民间宗教。古代中国社会图景全然扭曲。本文从国家的宗教性角度解读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以此确认古代中国有国家宗教存在。古代的国家宗教政教一体,其组织体系就是国家机器;其首脑爵名天子。天子即天之子,是个宗教称号。帝王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教教主。世间行政体系与神祇体系有交集,由天子及各级官员分级掌管;天子位于上天之下,对众神有一定的奖惩权力。中华民族自古及今一贯是有信仰的民族。虽然神祇体系复杂,民众各有其崇信的神祇,有的信仰“制度性宗教”道教、佛教等的神祇,但都以上天为其共同信仰;而道教、佛教等信仰的神、佛也纳入上天统领的神祇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禖祝》的校读,指出“马禖祝”有作为篇题的可能性;“笱”是祝辞中的关键词,读为“苟”,假如义;整理者释为“脚”的字应改释“胠”,指胁部。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认为汉代的所谓国有土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田”,主要指皇帝私人占有的土地,包括山海池泽、苑囿园地、诸陵祭田,以及散在三辅和郡国各地的公田;另一部分为屯田。“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①自周厉王“专利”以来,山海池泽等一类土地,一直沿袭归国王或皇帝私人占有。秦时由少府掌管,汉代同。这一类土地上的收入都“以给私养,自别为藏”②,归皇帝私人享用。诸陵祭田,由奉常掌管,显然也归皇帝私人占有,并为之服务。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可以说呈现为伦理和治理的一体两面性。中国农业社会呈现出的等级统治特征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而作为社会治理伦理基础的纲常伦理,其型构要素则有待于进一步澄清。伦理精神的历史形态由人的存在境况决定。在农业社会,人的存在境况是神祇本原的神人同在,纲常伦理的宗旨是“为了神祇”。家族是培育纲常伦理的现实社会基础,通过“移孝作忠”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儒家学说是纲常伦理得以建构的政治哲学基础,核心要义是“三纲五常”。在当前社会转型阶段,人们需要审视纲常伦理的神祇本原、家族本位和纲常教义,以便重建社会治理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太昊伏羲氏已有的研究中存在"太昊伏羲氏是神"的预设,但对于"太昊伏羲氏如何成神"缺少必要的关注。在太昊伏羲氏成神的过程中,文人记述、王朝祭祀、民众信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人记述是前提条件,通过历史化和神圣化两种倾向,文人记述为太昊伏羲氏进入王朝祭祀系统和成为民众信仰对象提供了理论基础。王朝祭祀是关键环节,通过高禖祀、历代帝王祀等祭祀活动,王朝祭祀促成了文人记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并为民众信仰提供了符合礼制的崇拜对象。民众信仰是决定因素,通过整合文人记述、王朝祭祀、风物习俗等人文资源,民众信仰赋予太昊伏羲氏各种神职,成功把太昊伏羲氏推上神坛,并作为民俗事象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7.
生育之路     
在汉语中,商品制造和人类生殖都叫“生产”,可见“生儿育女”的重要性。 生育是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人类最初组建家庭,一方面是为限制人类的性生活自由,保障人类的性生活秩序;另—方面就是为规范其生育。  相似文献   

8.
司马相如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相如是开一代风气的重要学者。在政治思想方向 ,他先于董仲舒提出了以儒学为治国理论、以儒家圣人为最高标准的主张 ;在学术思想方面 ,他是汉代尊崇儒术思想的奠基人 ;在文学方面 ,他是汉代代表文学———汉赋的开创者 ;在美学方面 ,他是汉代主流美学———“巨丽”之美的首倡人物  相似文献   

9.
非子邑秦是秦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早秦研究中占有显要地位.非子邑秦的主因是非子善养马而被周孝王封“秦”,并续赢氏祀,开始了“秦赢”时代.但早期秦人有着怎样的养马实践和认识,史载语焉不详.睡简《日书·马禖篇》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早期秦人的养马观念及经验累积,实际是以西汉水——渭河牛头河流域一个特殊的区域为地缘背景,展示了早秦独有的畜牧才干.从《马禖篇》可以探究非子封于秦亭的必然因素,从而以另一个视角发现秦人由弱渐强、最终登上历史舞台并盛演一时的端倪.  相似文献   

10.
疾病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整个历程,特别是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对人类的健康、生命乃至统治秩序均构成了严重威胁与影响,远在汉代时期“疫病”就曾对百姓生命健康与统治秩序构成过严重的威胁,因此汉代对“疫病”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积极防控与治疗,将“疫病”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汉代在“疫病”防控方面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汉画中九头人面兽应为“开明兽”。汉画中的九头人面兽是汉代西王母崇拜在墓葬中的反映,是西王母神话的产物。作为艺术想象的产物,异常的外在形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不符合常规的形象和其为西王母役畜的地位相称,在设构图计上显得自由随意,艺术风格上不同于商周时期青铜艺术的神秘狰狞,表现出汉代艺术的世俗化特征,对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人面兽身的镇墓兽产生了重大影响。“九首”为能力、智慧和不死的象征。“人首”是汉代人对人类自身能力肯定的必然产物。“虎身”是长期以来人类崇拜虎思想的孑遗。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是汉代博古通今的最大学问家.他在《报任安书》中谈到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笔者仅就《史记》体现的哲学观和历史观谈些看法。 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 司马迁写《史记》是“究天人之际”。而在探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时,他基本上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为指导的。  相似文献   

13.
古代褉礼就是一种在水边举行除垢去灾的祭祀礼仪。它包含衅浴除邪、高禖祈子、野合结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对古代褉礼的内容予以论述,从而阐明其源于商祖先契的诞生过程。古代褉礼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生育文化与婚姻文化状况,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文化史、民俗史、婚姻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汉代法律承认绝大多数民众持有私兵器的合法性,因此汉代民众广泛持有私兵器。但笔者认为,汉代私兵器的广泛存在并不是影响汉代社会治安稳定的主要原因。仅就汉代社会治安来讲,汉代民众持有私兵器之风与汉代社会治安稳定与否没有必然联系,真正影响汉代社会治安稳定的症结当另有所在。归根结底破坏汉代社会治安以及制造社会治安问题的主要是统治阶级本身,汉代专制主义皇权思想又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太一”一词,文献中多有记载。“太一”性质与内涵,不同文献记载各异。综观文献记载和相关研究成果,“太一”内涵实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哲学概念的太一;二是宗教概念的太一;三是星象概念的太一。先秦时期,“太一”内涵多具哲学意义;汉代,“太一”的宗教内涵更加突出,是国家祭祀的最高神祇,同时又兼具其他内涵。这既说明太一信仰的普遍化,亦表明太一内涵的发展存在着一个混合与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一统”国家形态与中央集权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巩固,以及在与周边国家、部族的直接接触(包括战争及和平交往)中显现的优势,汉代人的国家意识逐渐形成。当时人称自己所归属的文化共同体为“大汉”、“皇汉”,在对外关系中又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观念。自汉武帝以后,强国愿望付诸实践,并且深入到范围甚广的社会层面。汉代人的国家意识,对中国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鲁迅曾说过精神现象是人类生活的“极颠”.对人类精神现象的密切关注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称得上是一个深远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鲁迅向来自律甚严,但却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小说“内容深切”、“优愤深广”的特色.这特色我以为首先就表现在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生存困境以及源于此的种种复杂的精神现象上.其焦点则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深刻反省与猛烈批判.封建传统思想是以封建等级观念为中心内容的.这种等级观念,就是一种以“上”为本位的观念.因而作为“下”的民众是几乎没有表现个性之余地的.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是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同时又是汉代神学思想的创建者。他为了适应汉武帝刘彻实行“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需要,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把孔孟之道和阴阳五行之说融合起来,炮制了一套“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等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体系。汉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由推崇黄老思想而转变为“独尊儒术”,甚至提倡谶纬神学,就是从董仲舒开始的;他曾被称“为儒者宗”(《汉书·五行志》),足见其影响之大。董仲舒的这种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也贯彻在他的美学观中。他把先秦儒家的美学思想完全加以神学化,而成为汉代神学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首创者。这似乎从未引起学者的注意和研究,现在我试从上述两个方面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9.
帝释从印度走进中国,成为中国民众信奉的神祇,这是佛教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的背景下实现的,它体现了中国文化接纳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格,敦煌变文中的帝释形象便集中显示了这种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弗朗西斯·高尔顿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但他如今最经常被人记住的是优生学之父的身份。优生学是通过选择性生育“改善”人类的科学或者伪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