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倾销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总结大量反倾销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反倾销管理委员会、树立国际营销理念,走跨国经营之路的观点。有效应对反倾销的最佳办法就是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在尽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促使我企业按照国际企业的管理规范、国际标准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开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努力争取并迫使欧美等国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从根本上摆脱反倾销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基于会计准则国际差异的企业应诉反倾销问题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诉讼日渐增多。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会计在应诉反倾销中具重要作用。因此,指导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的国内外差异也日渐成为反倾销问题中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为背景,以调查分析的方式,探讨会计准则国际差异对于企业应诉反倾销问题的影响,认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对应诉反倾销的影响程度是不容忽视的;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对于预防反倾销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应诉反倾销的胜诉,且要充分认识到其对我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影响,市场经济地位的取得不仅仅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问题,还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以及建立替代国同类厂商信息平台对应诉反倾销十分重要;我国在反倾销问题上应该加强与国际会计机构沟通协调,构建反倾销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培养反倾销会计方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出口商品频遭外国反倾销的思考——以美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频繁被美国反倾销,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为维护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而采取的歧视性政策,也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企业经营策略欠缺等有关.为此我们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战略,深入了解美国反倾销法的实质,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积极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我国遭受外国反倾销调查和裁定的案件数一直是全世界最多的 ,而且这种状况并没有随着我国加入WTO而根本改变。反倾销报复并非最佳选择 ,寻求国际合作或许更加有效和长久。面对国外反倾销 ,我们应该在加强国内出口企业自律、减少恶性竞争的同时 ,一方面要积极应诉争取主动 ,另一方面就是要争取国际合作 ,制定更严格的反倾销操作规则 ,寻求WTO框架内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理论表面上看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实际上它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面对欧美等国可能利用《中国入世议定书》允许的15年过渡期,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加大对华反倾销力度的严峻现实,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及出口企业应当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6.
印度反倾销申诉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印度1995-2008年对外反倾销案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针对的主要是化工、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行业.从国别上看,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印度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印度反倾销打击的主要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在印度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8-2008年印度反倾销案件作为样本,从被诉国家以及涉案行业角度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稳健性估计结果.结果表明,从国家角度考察,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主要被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转移效应,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远大于关税的影响,说明反倾销税成为印度约束被诉国出口的主要工具.从被诉行业上看,在主要涉案行业反倾销措施均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和关税相比,反倾销措施更能减少被诉国的市场份额,即贸易转移效应更大.为此,各国应该联合起来,争取在非关税壁垒有关条约中达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则,对国际反倾销活动能形成有力的约束:要重视对华反倾销,特别是在对华反倾销重点行业要建立出口预警系统,严格控制出口的市场份额,要避免掠夺性的占领市场,坚决控制“短、平、快”式的占领国际市场方式的出现,同时策划好出口市场转移策略,防止被反倾销;中方企业要积极应诉,争取无税结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起诉。到目前为止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瓶颈。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我国出口产品遭到外国反倾销指控的可能性,以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框架下,各成员方有权依据特定的规则,以反倾销、反补贴或者保障措施形式采用贸易保护.反倾销措施在中欧贸易中越发成为欧盟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而这其中中欧之间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争议不但关系双方之间的整体贸易关系,也关系到每一个具体的案例中中方的重要权益,可谓是中欧在欧盟反倾销措施这个问题上的关键所在.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全面分析了欧盟的相关法律规定,并根据以往案例,总结出欧盟对华反倾销采用的三种形式及相关措施,并针对这些措施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反倾销对策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学术界和有关部门普遍认为,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对我国频繁实施反倾销调查是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的结果。本文认为,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低价竞销行为才是导致国际反倾销诉讼的根本原因。文章从法律的角度,评述了我国的反倾销对策研究的不足之处。在充分肯定国际反倾销法作为自由贸易条件下的竞争规则的前提下,依据实证材料,分析了我国反倾销对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在我国加速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反倾销法律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国际反倾销及其"适世"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入世以后 ,中国国际反倾销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应对国外倾销与反倾销 ,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 ,国家有关部门 (包括立法部门和企业 )应及时制定“适世”的措施 ,了解与洞悉国际反倾销的规则 ,统一部署应对国外反倾销的中期、近期、即期策略。在分析我国对进口产品反倾销实践的基础上 ,文章提出目前我国反倾销工作的重点在于完善反倾销立法、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能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