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无论苏联、中国以及 欧亚其他国家,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首先取得胜利,改变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胜利的预想。只 有科学地阐明这个问题,才能使我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是近百年来进步人士梦寐以求的理想。自从十九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之后,社会主义的实现似乎已经近在眼前。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欧美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几乎同时胜利,而且十九世纪就能取得这个胜利。实践证明,他们是设想早了。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不可能象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那样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各国首先取得胜利,而是首先在不太发达的俄国一国取得胜利。俄国  相似文献   

3.
一、大胆地试验“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论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曾根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作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若干主要的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的论断。但是列宁根据自己对世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认识,于1915年8月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崭新论断,号召无产阶级政党抓住时机进行革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急先锋 ,作为一种客观进程和趋势 ,其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这无疑会使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在具体体制层面上日益密切与融合 ,并由此推动世界各国在政治上的相互影响和改变。社会主义前途如何 ,社会主义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 ,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前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是列宁创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工业比较发达的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因此,他们没有也不可能预见到生产力不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不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但是,历史的进程超出了马克思的原来设想。社会主义首先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俄国取得了胜利。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经济落后的国家里,是无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的。而只能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样的中间环节,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列宁所处的历史条件,他所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资本主义走到尽头时的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最高最后的形式,因而市场经济将伴随资本主义走完全部路程,未来社会只能建立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基础之上.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它的充分发展,人类才能建立产品经济社会.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实现的,这样的社会主义可以在国内终止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不能终止市场经济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人们一直在用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消灭了市场经济的未来社会模式,指导现实的还必须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实践.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失误,甚至在一些国家的失败皆源于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如何建设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建立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填补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页空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者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它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它可以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主义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而把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从产品经济的基础上推进到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提前上百年乃至几百年.  相似文献   

7.
早在一百四十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即“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先后被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第二次  相似文献   

8.
俄国、中国等国家,由于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性,易于发生革命,革命的攻击力量异常强大,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易于把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因此,这些国家必然先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由于这些国家革命前的经济社会落后性和现实的经济落后性,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在寻求克服和纠正曲折的手段时,其思路也应紧紧地扣住这些国家的经济落后性.  相似文献   

9.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风靡一时。而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的现象以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则是引起这场讨论的关键。从社会发展的观点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来看,社会主义变革乃历史之必然,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金森久雄指出:人们带着感情因素来看待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横向比较、过分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缺点以及无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体制的差别,是人们低估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原因。金森久雄还介绍了研究社会主义理论的两种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仝祥顺,李桂英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才能最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全社会一旦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社会主义的现实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历史逻辑起点现实起点、数国同时发生与一国首先胜利、理想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阶段性与连续性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呢?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凭空臆想、杜撰和纯粹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根据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论断和科学预见,不能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时,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极大的精力进行科学创造,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科学预见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从此,政治经济学中出现了一系列新课题: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怎样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是什么,它是不是同历史上其它生产关系一样是一个矛盾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和思格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从理论上科学地论证了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又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向世界表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说,坚持社会主义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还有迅速发展的趋势,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还没有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由于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和曲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地显示出来,于是,有些人就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产生了怀疑。那些热衷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在政治上丑化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理论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否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企图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实现“全盘西化”的目的。因此有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再认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说:“在马克思主义者中间,给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新的、最后的阶级以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用新的方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个别资本主义国家内胜利的问题并肯定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列宁是第一人。”本文拟就列宁和一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二是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建成。一国社会主义论者在洋洋大观的列宁全集中只找出两条论据。第一条论据是列宁在1915年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提出的,据说,这是第一次提出一国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写道:“经济政治发展得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错综复杂的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着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精神文化和生存条件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矛盾的尖锐冲突影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并始终伴随着这一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进程和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凯歌行进到跌入低潮,无不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因此,如何认识当代资…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明确指出,建设未来社会要经历三个相互连接的过程,即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把它规定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马克思当时曾预见,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发生在一些生产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由社会来管理、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这个观点对后来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马克思在上述著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前途及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证材料分析,考察了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及金融危机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造成的影响,认为:金融危机给资本主义以很大打击,但并未导致其崩溃;资本主义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仍具有生命力;金融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成为其危机的常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在危机中获得认同和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条件并不充分;中国社会主义成功地抵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中国模式还不成熟,因此,取得普遍意义和优势地位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8.
自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经济发展形式。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待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沿循着计划经济的道路。经过近七十多年的实践,直至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才面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史开始…  相似文献   

19.
"终结论"者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将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但这一论点受到来自理论和现实的挑战,社会主义宪政正是"终结论"遭遇到的核心挑战。社会主义宪政以西方民主政治为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宪政的超越;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和民生福利原则在资本主义内部架起了通往社会主义宪政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不适应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要求,阶级矛盾激化,只有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替私人占有,才能解放生产力,解放全人类。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社会主义的优势,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宣言》中提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措施在当今世界有的已经变为现实,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出现诸多社会主义因素,但是,这种调整还只是处在量变阶段,经济危机没有消除,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宣言》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