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人类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已是非常深刻了,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绿色的生态文明是人类走过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以后,不断加深对世界和自然本质的认识,不断调整文化走向,转变情感认知和价值观,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所形成的新的、最先进的人类文明形式.经过科技革命和工业化的过程,发达国家饱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的困扰,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和探索,认识到人类社会能否稳定持久发展,取决于人类如何小心谨慎地面对社会发展给自然造成的改变和影响,研究人类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谋求符合生态规律、为生物圈所包容的社会发展,应是生态文明观的根本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向自然学习,遵循自然生态的伦理原则和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文明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纵观人类发展史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 ,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采猎文明 (原始绿色文明 )、农业文明 (黑色文明 )、工业文明 (灰色文明 )三个发展阶段。进入 2 1世纪 ,人类社会开始向生态文明 (绿色文明 )迈进。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对工业文明造成生态危机从而危及人类生存的深刻反思的结果 ,是生产力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是人类文明意识不断提高使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主导的结果。而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 ,森林的兴衰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按人们目前对文明的普遍看法,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积极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据此,我们可以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在认识生态,适应生态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5.
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到何等程度,人类自身永远只能是大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在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建立起和谐的人类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它反映了人民的心愿,指明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它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叉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低碳技术到熵理技术再到熵理文明,不仅使我们加深了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促使我们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进行反思,从而建立低耗节约、与自然和谐共存、符合生态规律的新文明社会。低碳经济就是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使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熵理文明为低碳经济的技术文明指向了一个与机械文明完全不同的文明范式。  相似文献   

7.
按人们目前对文明的普遍看法,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积极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据此,我们可以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在认识生态,适应生态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优越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人类的历史是人类在劳动和斗争中不断改造世界的历史。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反映了社会进步和开化状态。文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自脱离了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后,已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文明、封建时代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的文明。这些文明在历史上都曾放射出时代的光辉。但是过去各个时代的文明,都是同劳动者的被奴役、被剥削、被压迫相联系的,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剥削阶级一直把科学和文明当作“剥削劳动的手段”。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迄今最高  相似文献   

9.
试论历史认识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认识是人类求知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它既提供延续着人类认识文明的成果和过程,又展现着其无限宽广的认识前景。我们既从历史认识中求知,又随人类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历史认识。这是历史认识的特点与优点。解释是历史认识的根本性原则,所有有意义的历史认识都是解释的成功,而解释的本质要求既使历史认识获得当代意义,又使历史认识充满无限的前程与生机。历史研究,正是在历史认识与解释中发生,更在其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史已跨入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作为一个反映国家文化、科技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社会重要窗口公共图书馆,加速其全面建设是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然发展趋势。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图书馆业的要求,目前最关键和紧迫的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图书馆管理人才。 1 社会、经济发展呼唤高素质图书馆管理人才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和知识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重视科学与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对资本主义既有客观现实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是通过现实批判建构未来的理想社会。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更加本质地体现着马克思对人类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形:第一,社会存在——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总体存在;第二,社会形态——人类历史进程变化中的经济关系和由这种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国家制度等的总体称谓;第三,人类社会——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联结的人的彻底解放状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本身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构成,同时也是人类可欲求的价值目标,它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道德基础和人性的动力。重温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对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治理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通过共同协商和共同行动来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无论是从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规章制度还是从主客体方面,都可以看出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融合。中国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以自己的视角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并对自身和全球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应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引领,以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视角参与全球治理,为全人类经济、政治和理论等方面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3.
马歇尔认为,生产从最终意义来讲只有自然与人类两个要素,生产过程是互补性的生物物理过程;生产的目的在于产生效用,也就是通过改变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之能较好地适合于消费者欲望的满足;而消费则可以看作是负的生产;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追求不断变化和进步的人类,经济学的中心概念必须是关于活力和运动的概念;在人类的生存竞争中,获得生存的民族往往是那些为了其周围人的利益最愿意牺牲自己,因而是最适合于共同利用环境的民族。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经济学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依靠力量、社会有机体的生存法则、经济过程的数学化以及经济增长与消费转变等问题均有十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可以理解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思想。然而 ,学术界在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上却分歧较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入手 ,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经济社会形态和自然历史两者都是“同一个逐渐变革的过程”。在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之前 ,社会形态的每一次更替都是人在社会关系方面把自己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的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社会历史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一种根本性的质变 ,是无产阶级的解放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则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是由无产阶级解放向全人类的解放过渡的过程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社会历史这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发展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似自然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C-D生产函数、借鉴Lucas人力资本模型,以1978-2006年的经济增长数据为背景,建立了陕西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陕西省在1978-2006年间,人力资本贡献份额仅为18.36%,远小于同期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58.3%),但人力资本因为其外溢作用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大于计算结果,且人力资本的贡献受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最后,给出了提升陕西人力资本贡献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精神是人类经济时代所共有的一种精神,它随着人类对其生存意义不断的觉解,有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如果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精神还表现为一种人与自然原始浑然的综合性的话,那么以商业经济为开端、以工业经济为展开的经济精神则逐步呈现出一种理性的求利计算精神;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经济技术精神,必然要求一种互利的、道德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被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后,全球环境依然加速恶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各个主权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极为缺乏把全人类的共同环境利益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的生态道德。如果主权国家不能形成生态道德,克服国家形态上的伦理利己主义,国际环境正义也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全球的环境保护事业将遭受严重阻碍。因此,每一个主权国家能否确立生态道德,就成为人类能否有效抑制全球环境加速恶化的重要伦理前提。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与人类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运用,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实质。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推动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科技进步是人类实现自由的根本动力。第一,科技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人类自由的发展史。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人类自由的空前发展。第三,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推动人类实现最终自由。人类自由程度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科技及生产力的推动下实现的,尤其是发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人类自由程度的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从“人本”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以生活价值论为基础的新财富观。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出发,以生活价值论的观点对财富、价值等经济学核心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生活即是存在本身,生活是理解经济现象的原点,虚拟价值是生活对象化产物的命题体现了“本质、现象、过程”和“体、相、用”的统一;广义虚拟经济的出现不是人的异化,而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树立新的生产、消费、生活观,改变“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寓财富创造于生活过程,实现和谐的经济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个体的生活质量一直以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对个体生活质量的测评主要是通过评估个体对于自身生活的满意度来完成的。然而,生活质量的影响要素是复杂而多变的。因此,正确识别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观因素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可能途径。本文以旅游为视角,分析了其作为现代休闲生活内容及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人们的幸福感,强化享受和满足的体验,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强调了旅游对于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