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逐步健康发展中,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形势也是令人鼓舞的。1982年,全国107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72个自治县旗)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64.93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81年增长14.07%,超过同期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幅度。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80.97亿元,比1981年增长14.18%;工业总产值完成283.96亿元,比1981年增长13.97%,都高于全国增长幅度。民族自  相似文献   

2.
2011年,恩施州GDP首次突破400亿元,由2007年的198.6亿元增加到415亿元,年均增长11.5%,同比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8.9亿元增加到97亿元,年均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87.5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7.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0亿元增加到31.8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年均增长19.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见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州长,是在州政府会议室里。州长正在主持召开全州“七五”计划执行情况和“八五”规划的一个研讨会。我列席了这个会议。“七五”期间,这个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3亿,其中重点工程投入1.3亿。今年,农业总产值可达1.12亿元,年均增长7.9%。粮食产量可达10.7万吨,年均增长6.4%;棉花可达3030吨,递增21%;牲畜存栏133.5万头。工业总产值可达3800万元,递增13.1%。对外贸易额由1985年的50.7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850万元,递增75.7%。  相似文献   

4.
关于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我国民族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160亿元,比1987年增长了198%,年均增长速度9.5%,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从1989—2001年,13年民族地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683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8%;仅2001年当年完成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3610亿元,相当于1989年的近10倍。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空前丰富的产品,使民族地区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2001年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51亿元,比1989年增长3.7倍,年均增幅高达13.8%。在经济总量指标大幅增长的同时,民族地区人均水平不断提高,到2001年,全国…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与特点今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20年来,通过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纵观20年的发展历程,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特点明显。发展的速度快。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和新疆五个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407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7269亿元,年均增长9.8%,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1984年以来,民族自治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极大改善。200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118万千瓦,是1984年的3.6倍。工业生产稳定发展。199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5313亿元,…  相似文献   

6.
“六五”期间全国民族用品生产取得较大进展。1985年全国轻工民族用品总产值达到8. 4亿元,比1980年的3. 3亿元增长1. 5倍,平均每年递增21%,大大超过了“六五”计划总产值5. 4亿元的指标。然而,民族轻工企业在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牛志男 《中国民族》2012,(10):44-46
以规划为抓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逐渐显现记者: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乐长虹:党的十七大以来,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跨越式发展逐渐显现。民族地区GDP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也高于东部地区平均发展速度。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742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1664亿元,增长1.15倍,年均增速13.6%,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由9286元增加到27342元,增长1.94倍。地方财  相似文献   

8.
<正> 改革开族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纵向比较确有了历史性的前进;横向比较,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诸项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在显著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15年我国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4万个,实际利用外资近600亿美元,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的260个市县,随着东部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东部引进大批的境外资金和国外先进技术,经济实现了高速度的起飞。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9022亿元,扩大开放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就占总产值的65%,而少数民族居住集中的西部地区仅占3.8%。1993年全国农民平均纯收入为921元,而内陆民族地区仅占平均纯收入的40%—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全国一样,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半壁江山”。以湖南慈利县为例,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4.7%,上交税金2202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8.3%,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40.7%,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慈利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从整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却远不如沿海发达地区高。因此,发展乡镇企业,不仅要增加产值,更要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看宁夏     
数字宁夏: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率自1998年以来,宁夏的经济增长率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人均肉、蛋、奶占有量1999年,宁夏全区畜牧业总产值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人均肉、蛋、奶的占有量均比20年前增长10倍以上,远远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在我们称之为“母亲河”的那条大河的身旁在沉积亿万年岁月的黄土高原上有一个雄浑大漠与柔美江南恍惚交织的地方——这就是宁夏2003年中国面积最小的自治区与新世纪第一届民族运动会将碰撞出一束耀眼的光炬第七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将提前到2003年9月…  相似文献   

11.
“九五”期间,民族地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完成了第九个五年计划目标,为“十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2000年,民族地区(指五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诲三个多民族省,下同)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98亿元(其中,2000年数为初步统计数,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5年增长扣50.9%,年均增长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4635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是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兴起的,是随着少数民族人民商品经济观念的增强而勃发、壮大的。1990年,内蒙古、宁夏、新疆、广西、西藏和云南、贵州、青海,已有乡镇企业217.51万个,总产值达273.91亿元,实现利税44.89亿元,上缴税金16.69亿元。其产业也形成了农、牧、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综合型经济格局。民族地区乡镇企业而不再仅仅是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补充,而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有关部门,一向对民族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198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青海回族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青海回族教育的发展,我们对以回族为主的西宁市城东区的学校、家庭等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研究,并报出了对策建议。一、城东区基本情况西宁市城东区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总面积114.59平方公里,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三分之一。近几年,城东区经济发展显著,1996年全区社会总产值达到2.89亿元(1990年不变价),工农业总产值1.84亿元。在教育方面,城东区根据《城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省市有关精神,继《城东区教育事业发展"八五"《规划》后,又制定了"城东区…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打开统计资料,呈现在面前的是:截至1988年,民族地区仍有82.6%的人口集中于农村,农业总产值占其工农业总产值的43.68%,农村各业中种植业比重高达57.67%(因民族地区有很大一部分人口从事畜牧业生产,因此从另一个角度降低了这一比重);1987年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6元,而东部发达地区是462.55元,东西部差距是86.55元;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第四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表明,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3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12.45%的平均增长率。其中有6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率达到100%以上。从吉林省来看,有3个民族超过全省人口平均增长率(9.3%),其中满族人口增长102.6%,只有朝鲜族人口增长7.12%,低于全省和全国的人口增长率。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过快(更改民族成份是一个重要原因),将给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新的困难。控制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6.
延边各族人民经过41年的艰苦努力,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延边经济发展迅速.1990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可达到42.2亿元,比解放初增长了20.1倍,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了2.1倍;国民收入可达到34.3亿元,比1978年增长4.2倍;全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9年至1990年累计达到50.2亿元,是前30年的2.5倍. 为加快延边经济的发展,延边州委和州政府根据州情特点,提出了如下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遵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市场需求,以基地型农业为基础,以资  相似文献   

17.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自治区。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2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17.75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5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13.75亿元,增长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1元。国民经济摆脱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历史巨变,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各省(市)兄弟民族的大力支持。西藏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的历史。我们永远忘不了国家关心西藏、发展西藏和兄弟民族支援西藏的深情厚谊。一…  相似文献   

18.
沈阳是我国东北的一个重工业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它是满族的发祥地,又是锡伯族的故乡。全市有3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74%。其中,满族28.2万人,朝鲜族8.3万人,回族2.9万人,锡伯族4.4万人,蒙古族2.9万人。沈阳辖9区3县。全市有5个民族乡和20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生机勃勃的民族乡浑河站朝鲜族乡有8个民族,2.4万人。1984年建乡以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总产值25.620万元,比1985年增长4.5倍,年平均递增40.7%。全乡人均收入1498元,比1985年增长92.5%。年均递增14%。浑河站乡坚持超产创业的路子。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坚  相似文献   

19.
东安 《民族论坛》2002,(3):18-19
东安县地处湖南省西南端,土地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共有瑶族、壮族、侗族、回族等1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3500人,分布于全县17个乡、镇、场。改革开放以来,东安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工作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做到了工作部署有位置,措施落实有对策,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汉族尊重少数民族,多数人关心少数人,各民族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集聚村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2000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1580元,比1990年的510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长率为10%,超过全县7…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末,我国共有140个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104个自治县(旗)。自治地方总人口13927.0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6072.23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43.6%。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 1986年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72.37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扣除自治地方区域变动因素和价格变动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8.4%,其中广西、宁夏、新疆都高于全国的9.3%的增长幅度。农业民族自治地方在战胜了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198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63.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85年增长2.7%。其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