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人口转变论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人类历史上,人口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前人口转变时代、人口转变时代和后人口转变时代。后人口转变时代又有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准均衡发展阶段;二是稳定均衡发展阶段。我国人口转变在20世纪末已经完成,现在已进入了后人口转变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该阶段是我国人口发展的更为关键的时期,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2.
人口转变论是以西欧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对人口发展不同阶段作出描述性说明的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人口发展不是一个独立自行运动的过程,而与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密切相关;人口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人口再生产分别呈现出“高—高—低”、“高—低—高”和“低—低—低”三种形式。虽然各国人口再生产的转变情况和转变动因  相似文献   

3.
人口转变类型的概念国际上早已提出,近年来国內发表的文章中也常见到但均系、定性概念,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三个类型。由于没有数量指标概念,不好具体应用,不能分析某一国家人口已转变到何种类型,也不好比较国家与国家之间人口转变所处的不同类型阶段。因此,有必  相似文献   

4.
"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本文首先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时期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挑战,并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的人口问题的解决特别是计生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文  张再生 《南方人口》2002,17(2):14-18
二十世纪末 ,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本文首先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时期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并对“后人口转变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欧盟人口转变与中国之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新 《人口学刊》2001,(2):39-43
我国在世纪之交已经完成人口转变,与欧盟内生性的均衡人口转变过程相比。我国人口转变是典型的外生性非稳定过程,二者在主导因素、途径和结果上形成强烈反差。我国将面临的人口挑战主要是巩固和稳定低生育率,缓解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的负外部性,促进内生性低生育率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人口转变新阶段与人力资本形成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世纪中国经济能否保持过去20余年的高速增长率,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水平.人力资本形成的源泉在于教育与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中国人口转变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为基础教育提供了新的机会,疾病流行模式的变化则对养老和医疗保障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人口转变阶段变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具体揭示了这种机会与挑战,展示了在新的人口转变阶段上人力资本积累面临的任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世界人口发展新趋势,在传统人口转变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转变过度理论,并认为当前人类人口转变远未完成。随着各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人类人口发展表现出“较低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并正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其他国家蔓延,我们将这一人口发展模式称为“人口转变过度”。首先,人口转变过度这一人口发展特征的存在意味着传统人口转变中出现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并不是人类人口发展的最终形态,但人类社会又不可能永远处于人口负增长的状态下,人类自身再生产水平终将会回升到更替水平左右,因而人口转变过度又可以分为“人口转变恶化”和“人口转变回归”两个子阶段。其次,虽然人口转变过度是在传统人口转变基础上形成的,但与传统人口转变存在明显差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口发展阶段,最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持续负增长。再次,人口转变过度形成的原因在于维持高生育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发生了改变,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人类走出人口转变过度的关键是人口再生产水平回升并长期稳定在世代更替水平左右,这依然要有赖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后,世...  相似文献   

9.
<正> 新中国成立35年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不合理的人口结构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正在经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由高增长向低增长的转变考察人口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全国解放以前,总的说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但不同历史时期增长率差异很大。从公元2年至1947年全国人口由5,959万增加到39.60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11%;而近代  相似文献   

10.
目前欧洲人口出生率不仅是全世界最低的,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研究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历史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处于人口转变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过程现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即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过渡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欧洲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历史,可以发现,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从自然生育到家庭限制的过程。从欧洲各国发表的全国普查资料进行研究称之为宏观角度研究,从天主教、基督教等地方教区对每个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国总和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和更替水平以下。这表明,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稳定低生育水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人口已处在低生育率阶段,但人口过多仍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保持低生育率,调整人口规模和结构是今后长期的任务。本文结合当前实际分析了稳定低生育率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有利条件。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从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孩”政策的兑现、生育率的水平及其地区差别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人口的现状。指出城市化将成为21世纪中国生育率下降空间拓展的主要动因。生育观念的转变,是长期稳定低生育率的直接必要基础。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和取得的经验为稳定低生育率提供了有利的起点,而盲目乐观情绪不利于稳定低生育率。出生性别比偏高和人口老龄化是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极大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压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宝贵的“人口红利”期,也为世界的人口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相似文献   

14.
一 最近三十余年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不复存在,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形成。 人口转变包括死亡率由高变低和出生率由高变低两个方面。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以上降到10‰以下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出生率从七十年代初的30‰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使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对21世纪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和任务 ,对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干部培训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也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新时期计生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一、事业成败 ,关键在人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即稳定…  相似文献   

16.
人口转变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兼以中国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老龄化其实是人口转变所必然引致的一个人口学后果 ,是人口转变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继下降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一次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不仅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由高向低的下降过程 ,同时也是人口年龄结构由低向高的“抬升” ,即“老化”过程。当然 ,人口转变与人口老龄化在发生时间上并不同步 ,前者始于死亡率的下降 ,后者始于出生率的下降 ,由于两者初始下降所存在的“时滞”效应 ,因而人口老龄化的显现在时间上总是晚于人口转变。人口转变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演进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一般讲 ,在人口转变初期出现的是人口年轻化 ,或称“逆老龄化” ;到了人口转变中期 ,出现以生育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相对意义的“底部老龄化” ;当人口转变进入后期阶段 ,代之而起的将是以死亡率下降为主导的 ,具有绝对意义的“顶端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不仅妇女生育率的降低要大大快于农村地区,而且在计划生育管理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是随着人口低增长阶段的到来,特别是上海、北京等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人口持续负增长或接近零增长的局面,使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角度对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口转变是由低级人口均衡转变为高级人口均衡的跃迁过程,人口"总量相对静止、结构高位稳定"是最理想的人口发展状态。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超前经济发展的"人口转变"和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后人口转变"两个阶段,人口转变过程中需跨越"高少儿抚养"和"高老年赡养"的两次陷阱。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和提升人口素质是未来根本任务,从较短期看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从中长期看总和生育率回归更替水平,是"后人口转变"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的人口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和人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低生育率和长寿水平都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本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育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刻画我国人口转变的主要特征,讨论我国未来人口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所经历的迅速而重大的人口转变,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伟大的实践创造出伟大的模式。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为世界人口转变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口转变必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留下波澜壮阔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新阶段人口研究和人口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低生育水平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研究和人口工作的课题,总结了人口工作成功的主要经验,考察了新时期的人口新情况,质疑传统人口转变理论最后阶段的历程,提出从承载力、城市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人口管理制度、低生育水平下的计划生育、老龄化、新的人口研究领域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人口和人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