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以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致产生了三种政府职能模式。在近代早期,与自由主义的有限政府相伴随的是保护型政府职能模式;到了20世纪30年代,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开始建立起来;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创造。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没有走出西方资产阶级话语霸权的阴影,实现经济腾飞之后,纷纷放弃了这一政府职能模式。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也选择了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并取得了引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坚持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只是一项实践成就。需要自觉的理论探讨来为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浅谈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鸣 《社科纵横》2007,(9):169-170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本文概述了任务教学法在国外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任务的界定、任务的选择与设计,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原则与实施模式。从而更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发展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 ,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但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有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本文试图作一辨析。马丁·特罗理论———并不适合中国国情目前 ,支配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界的发展观是马丁·特罗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机会的扩大 ,高等教育必须从精英型(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发展到大众型(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15%至50%) ,再过渡到普及型(大学生占适龄人口50%以…  相似文献   

4.
登记公示型动产担保物的范围不应完全无界,又该如何界分?理论上讲,交换价值、公示方式和权利实现次序是影响担保物范围的因素。各国立法例中存在三种限定担保物范围的立法模式,中国法的模式为具体列举加法定排除(许可)的模式。就中国法而言,不用限制登记公示型动产担保物中有体物的范围;宜仿效美国法第9编的立法模式,概括列举登记公示型动产担保物中的无形财产,并采取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即可以设定质权的兜底条款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一经提出,备受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的广泛关注.毋容置疑,"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双创"型教师队伍的打造,如何激励"双创"型教师,其激励机制值得深入研究.该文在"双创"型教师激励机制中引入教师需求分析,提倡建立信息传导感应机制,及时获悉教师基本情况.并从激励水平、激励空间、激励结构三个维度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以期完善"双创"型教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政党组织形态的演进史建构的政党类型学是划分政党类型的一种基本路径。一般来说,将政党划分为精英型政党、群众型政党、全方位型政党、卡特尔型政党和数字型政党等,是划分政党类型的一种基本方法,尽管它不能全面和精确地反映很多政党的状况,但它反映了世界政党组织形态发展的一条基本路径。正是根据这一基本的演进路径或类型划分,才能较好地对世界政党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演进的基本模式进行比较和阐释,以阐明政党内部的中央领导、基层组织和党的公职部分之间的权力关系及其变迁。这是认识政党的组织形态和功能变迁规律的一个重要视角,尤其是如何认识以数字型政党为代表的政党模式的新变化,进而探讨这种变化所导致的政党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包括比较分析不同政党的特殊性,是政党研究和政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黎相宜 《社会》2009,29(6):107-126
本文利用“框架借用”的概念,对处于同一集体抗争“主框架”下的失地农民与知识精英两个不同性质群体的集体抗争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失地农民通过借用知识精英的话语及策略以建构自己的运动框架,形成草根型框架借用;同时,知识精英也利用失地农民叙事框架的“弱势”特征,形成精英型框架借用,而二者之间的非对称性,很可能导致精英将草根的利益诉求进行“失真处理”,使草根的部分利益诉求被“置换”。  相似文献   

8.
张宏玉 《学术交流》2008,(3):184-186
高等教育质量观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进程有着重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其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依然在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教育质量,树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经迫在眉睫.鉴于此,必须将传统的、单一的精英型、学术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发展的、多样化的、适应性的、整体性的和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推动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并正在继续面临着发展模式的选择。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在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教育规模上,采用英才模式还是大众模式?在教育内容上,在学术模式与实用模式之间如何选择?在教育形式上,如何处理学校教育模式与社会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在发展重心上,是以质为主,优先采用内涵式发展模式,还是以量为主,优先采用外延式发展模式?在管理体制上,在计划模式和自由模式之间,如何寻求最佳的结合方式?如此等等。本文重在分析这些发展模式的内涵和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间招商引资竞争是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下的典型现象,但近年来我国的恶性招商引资竞争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居民整体福利水平下降,因此有必要对招商引资竞争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规范,并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型。通过1999—2009年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间招商引资竞争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提出针对当前我国政府模式转型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琰 《社会工作》2011,(4):56-58
在香港,无论是接受政府资助的社会服务机构,还是自筹经费的社会服务机构,都必须面对评估和问责的要求.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接受资助方-政府的评估与问责,而后者更多是向社会公众交代.说到对受资助机构的评估,就必须要提到《服务表现监察制度》.它是对受资助机构进行规管、厘定及评估服务表现的重要文件,包括社会福利署与受资助机构签订的...  相似文献   

12.
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逆选择问题阻碍了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从医疗保险逆选择过程的第三方即医疗服务机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解决逆选择困境,结合预期效用理论对医疗服务机构在逆选择过程的角色扮演作出阐述,指出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构成逆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认为实施群组保险等解决逆选择困境的措施必须与医疗服务机构改革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实操技能和综合素质,对高职学生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2+1”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校企需求信息不对称,企业对实习生管理不善,学生思想波动等现象,文章试图找出原因并尝试以多种方式进行疏导和解决,以期为各高职院校的项岗实习过程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京冀区域经济联系的现状及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京冀之间的区域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 ,详细分析了两地之间的经济联系现状 ,并最终得出两地之间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住宅制度的变革产生了住宅所有者的群体 ,该群体的成员不同于传统的住宅分配体制内的城市居民 ,由这些群体构成的社区也成为不同于传统城市社区的新型社区。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业主委员会的个案调查 ,试图分析这一真正的居民自治组织产生的社会背景或必然性 ,探讨该组织自治管理社区的可能性 ,以及考察这类新型社区中主要纠纷的产生原因和自治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东彧 《社会工作》2009,(18):57-59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使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突现。据发达国家经验,大学生就业辅导的开展正是针对该现象提供的有效帮助,只是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辅导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发展空间。本文试图从系统论和生涯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大学生就业辅导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课堂讨论法是公认比较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学生对讨论话题缺乏合作精神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文章试图从合作学习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课堂讨论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8.
谈谈“北京精神”中的“厚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北京人的厚德应是在北京地缘文化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方正、仁义、容让和实诚相互交融共生的动态品格,这种厚德才是北京所独具并在全国和全球独放异彩的城市文化精神。白杨树、老槐树或胡同都可能是北京人厚德精神的典范象征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制度、住房供给体制和住宅金融体制的缺失,试图从一个新视角来剖析房价上涨过快的制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江霞 《创新》2007,1(6):97-100
在多元文化交汇的今天,伴随各种意识形态的相互激荡,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有着淡化的倾向。如何在高校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难题。通过探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探索在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