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自然"与"无为"的源头是<老子>,但<老子>的"自然"不完全是"自然而然"、"天然"的意思,其中含有一种对于超现实的、甚至是超出想象力的、人力无法与之抗争的力量的敬畏和惶恐的心理.这明显表露出一种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的色彩.<老子>的"无为"思想实质上也包含了一种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无能为力的消极含义.这与当今学界大多对<老子>中"自然"和"无为"的理解显然有别.  相似文献   

2.
约翰·福尔斯的小说<魔法师>和<法国中尉的女人>在结构上模仿了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剧中剧"设置.这种设置给小说中的人物提供了一个"寻找自我"的舞台,福尔斯借此探索了人的自我本质以及个体自由,表达了存在主义人文关怀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弗莱和海德格尔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论分析了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蛋>和<森林之死>.弗莱认为,在文学的想象中人认为自己被上帝从伊甸园驱逐到尘世遭受苦难,最终还会得到拯救,回到那个最初的伊甸园;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职责就是帮助人们寻找回归家园的道路.可以看出:<蛋>是表现人丧失家园的苦难;<森林之死>则展现了人返回家园的宁静.  相似文献   

4.
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浪漫主义及其巅峰超验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理解.<红字>里的"自然"涉及到三方面:物质世界中的自然,自然的人性以及自然的生活本质.这也是霍桑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天津新县志>载"津人之善医者"蒋仪著有<医镜>和<药镜>两书.然经考证,<医镜>乃明·王肯堂所著,蒋仪只是校订刊刻.而名为蒋仪者有二,一为明末清初浙江职业医家;一为隶天津卫军籍的明代进士.<药镜>乃浙江医家蒋仪所著,而非津门进士蒋仪所著.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天津新县志>为首的诸家著述未加详考,将两个蒋仪混为一谈,乃致百年之误.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正纬>并不是<宗经>的附属篇目,而是具有独立的文论意义.该篇的内容主要是辨析"经"与"纬"的关系,在这一基础上,确定了上天图谶--儒家经典--后世纬书各自的地位.在纬书中,刘勰以上天示瑞的图篆为五经的源头,以后人的解经之纬为文学的辅翼,依此来确立<正纬>篇的论文主旨,在篇中对纬书的性质和功用作了正解.  相似文献   

7.
<毛诗序>对<周南·螽斯>诗教义所作的阐说,在经学时代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后世经师有反序派、尊序派,对<诗序>的理解并不一致,讨论主要围绕"后妃不妒"和"子孙众多"两个关键词展开,汉郑玄、唐孔颖达等笺疏<诗序>,认为<螽斯>讲"后妃不妒,若螽斯不妒";宋代"反序派"欧阳修、朱熹等认为<螽斯>讲"后妃不妒,非螽斯不妒";南朱"尊序派"范处义、张纲等认为<螽斯>讲"由螽斯不妒,而后妃不妒";又有经师认为<螽斯>讲"非螽斯不妒,非后妃不妒";今文<韩诗>则认为<螽斯>表现的不仅在于子孙之"多",更在于其"贤",所谓"母教圣善,不止不妒而子多".以上诸家,都未从根本上颠覆<毛诗序>之说."借问中宫谁作范,千秋宜把后妃师",<螽斯>后世诗教之用多与宫闱相关,且关乎皇室安宁、子孙昌大之"国家大事",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政治意义."现代诗学"反对<毛诗序>,提倡在"就诗论诗"原则指导下解诗,固然凸显了其文学价值,然实未得<诗>之本相,与"古典诗学"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理想人格中没有关于"真人"的认识."真"字可能从"贞"字演变而来,本身包含有神秘性的内涵."真人"一词,"内篇"中只在<大宗师>"真人四论"一段出现,可见它不象"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属于庄子的基本思想概念.而且"真人"养"形"养"生",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与庄子忽视"形"的意义、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不类.故可推定,<大宗师>的"真人四论"为庄子后学所缀入.  相似文献   

9.
楚简《老子》否定副词“不“与“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法功能、表义和强调用法三方面,探讨了楚简<老子>中否定副词"不"、"弗"的区别,通过对荆门郭店楚简<老子>中"不"与"弗"的比较研究,以揭示春秋战国时期这两个否定词的重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九歌>是<楚辞>中历来争议最多的篇章,它所祭祀的对象也众说纷纭.众所周知,<九歌>是祭祀"国殇"的,故而<九歌>祭祀的主要是祖先神,并非自然神.祖先崇拜的现实功利性,使得<九歌>在审美方面从原始美向古代美转变.  相似文献   

11.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素以"言皆精练,事甚该密"而著称,但是,明月之珠不能无瑕,夜光之璧不能无纇.本文以其中的<赵尹韩张二王传>为例加以考证,发现传中有事而不核的舛误,现录于下.  相似文献   

12.
刘勰<文心雕龙>受到王充<论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刘勰论文和王充一样,都是从自然之文讲起,把禀受天地的文采、元气与文学创作相联.<论衡>中"文"源于气的思想以及与气相关的"才性"、"才力"说,经<太平经>、曹丕、葛洪,对<文心雕龙>产生影响.王充将"文质相称"的思想引入创作论,并将质文交替变化的历史规律与政治的盛衰和社会的治乱相关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刘勰的"文质"论.此外,<文心雕龙>还发扬了<论衡>所倡导的"博"、"通"思想,指出创作主体的广见博识、丰富积累对创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围绕对<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宽严不等的两种解读.严格论者主张缩小地方设定权,而宽泛论者则认为应当作适度的扩大.两种解读都面临一些诘难.一种可能的策略是适度宽泛地理解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并以"不抵触"原则和<行政许可法>有关条款精神予以必要的约束.  相似文献   

14.
寓言故事"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燕策>,其中的"今日不雨,明日不雨"传世版本均相同,唯宋代陆佃认为"雨"应为"两".对此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本文从"两"有"平分"的核心意义出发,通过语境分析和字形分析,认为蚌开口蚌壳由一分成两,作"两"可通,而且比作"雨"于意为长,"雨"很可能是"两"之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酌定不起诉制度存在明显不足,表现为它未赋予被不起诉人公正审判权,不符合是诉讼主体的内在要求;它违背了解决公正与效率矛盾关系原理的必然要求;它不符合控辩对等原则的需要;它有悖"无罪推定"原则的意旨;它也难以使被不起诉人堂堂正正地返还社会;它也背离刑事诉讼的两大任务.因此,应该完善被不起诉人的公正审判权制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18日至21日,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世界历史>编辑部与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近代以来的战争与社会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苏州举行.来自全国2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大体涉及五个专题:  相似文献   

17.
"猫鬼"、"野道"见于<隋书>、<北齐书>等书,<汉语大词典>将其分别释为"古代行巫术者畜养的猫"、"犹邪道".根据<诸病源候论>的相关记载,论证了<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同时提示,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诸病源候论>这类古代医学文献有着丰富的语言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当代电影中,以目的论和二元对立为特征的男性树状文化模式总是会不断地在其中展现,它们带来的总是"终结"、"断裂"或者"崩溃".而在文化历史步入21世纪的当代电影.对更真实而合乎自然的女性/阴性方式和如自然一样绵延不息的生命本质的追寻已是势不可挡.女性式的精神是内在延续的,是没有起点、终结,也没有中心的,它所具有的"非理性"的认识方式则践行了与以往男性中心主义文化思想不同的"女性式"的思维/体验路线.这条女性式的精神路线,穿越了树状的和以目的论和二元对立为特征的男性社会文化模式,而进入到女性式的块茎的、游牧的和"绵延波动"的模式.通过分析<她比烟花寂寞>、<钢琴课>、<禁入坟场>、<鬼水凶灵>、<对她说>、<罗曼史>等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男性树状文化模式的式微和"女性式精神"凸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留给读者许多的悬念和神秘,根据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从基督教的角度来解读罗切斯特,人们自然会将他与伊甸园中的亚当、蛇、甚至魔鬼撒旦等形象联系起来,这正是<圣经>对作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必然结果.罗切斯特的命运真正阐释了"犯罪--受罚--忏悔--救赎"的<圣经>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史记>叙事首创"互见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然而,今人在嘉许<史记>"互见法"首创价值的时候,对部分互见文字的真伪要谨慎,还应看到<史记>"互见法"体系并不完备,<史记>"互见法"的运用还不很自觉,特别是"互见法"对于今人还原<史记>"一家之言"的哲学真相有很大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