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少数高校的部分学生参与学潮,除了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外,还可以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进行探讨。本文将力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学潮的若干心理因素作一初步分析,并对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与教育措施,作一点心理学上的思考。一、传统角色形象的影响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传统的角色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代人或一代特殊群体(如大学生)的活动取向。当人的行为与传统角色行为相符时,就会给人以满足感。从传统上看,“大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形象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敢于率先用激进的方式表达对  相似文献   

2.
尽管社会工作已于2004年进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标准目录,成为一个正式的职业门类;尽管社会工作者享有“和谐社会的工程师”之美誉,但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工作仍是一个社会知晓度较低、社会认知度较差的事物.笔者以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工作者”等一系列直译为汉语的职业称谓以及有关社会工作从业者的职位描述既无法准确表达其内涵、描述其角色,也难以反映其职业地位,更不符合人际交往中的“悦人原则”.  相似文献   

3.
长河 《老年世界》2009,(18):28-29
社会栋梁起于家庭苗圃,任何一个社会角色都是从家庭走上社会舞台的。每个人在成为社会角色之前,必定首先在家庭中进行“排练”。因此,家风是奠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的信息交换,包括认知上的信息交换,情感上的相互体验和行为上的相互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偏弱,不能适应集体生活,阻碍了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应改变教育现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络中的人际互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际互动是小群体社会学关注的论题之一,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也是一种社会行动。结构论、过程论和符号论等学派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互动。结构论者认为互动即是角色互动,强调“角色”;过程论者认为互动即是主客互动,强调“自我”;符号论者认为互动即是符号互动,强调“符号”。无论学者强调什么,互动都少不了行为发生的社会环境。而在互联网络中却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信息交流环境,它网络化的结构打破了人类以往受制于社会阶级和地理区域的人际互动模式,而创造出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空间和人际关系模式。互联网络这…  相似文献   

6.
把握好交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作为社会活动之一的人际交往当然也不例外。尽管说人际交往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从总体看来,人际交往是动态的。所以,为了使我们的交谈得体、交际适度,在交际圈内有个好人缘,就不能不对人际交往的“动...  相似文献   

7.
李军  王志良 《职业》2012,(21):48-49
近年来,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严重的"高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是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场所,其成败在于师资的水平的高低。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健康的维护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优良的教师,除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  相似文献   

8.
在京剧舞台上,有唱红脸的,有唱花脸的,有坤角,有旦角,形形色色的角色组成了一台戏。人生大舞台也是这样,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每一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在社会这个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社会这个天平上称好自己的分量,俗话说,要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大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十七年女性文学文本是不能忽略的事实存在,通过对十七年文学中五类女性劳动者、女战士、女英雄形象的具体分析来找寻女性与历史、政治之间的暖昧关系,探究女性在文本生成中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与女性个体之间的丝丝关联,引发人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要适应社会就必须与人交往.本文分析了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扰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26日,8名青少年由成都市儿童福利院转入二院。 14~20岁是一个人人生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8名青少年产生了许多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范围缩小、程度浅,对自我的认识产生疑惑,对新环境产生失望、迷惑等。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必然影响他们的发展和成长。  相似文献   

12.
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微观社会生态学导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层次上的社会生态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但与此同时,微观层次上的社会生态学研究却未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作者从人际空间影响人际交往的角度,依据目前已经积累起来的实证资料,阐述了人际空间需要、人际距离及个人空间位置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大量将成为微观社会生态学重要内容的研究领域,揭示了微观社会生态学研究不仅重要和可能,而且将会成为一个富有理论价值与实用意义的新兴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大学生,大学里应该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4.
王红艳 《社会学》2005,(1):7-15
地位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个“扭结”。而且,“在任何社会环境里,地位总是同公认的价值规范相联系并引发出某些态度的。总之,地位以及与地位联在一起的角色,决定了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切入状况……。  相似文献   

15.
得到他人的好意、恩惠,报以真诚的感谢,说声“谢谢”是交际礼节的起码要求。概括起来“感谢”有四种功能:一是表达自我情感,人们在接受别人的善意言行之后,一般都会产生一种感激之情,情动于衷,发乎言辞。道一声“谢谢”,常常就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二是显示礼仪规范,在现代社会中,感谢别人的好意、帮助,是一种社会的规范,文明的标志。只有如此,一个人才是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一个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三是强化对方的好感,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一方的善意行为必然引起另一方的“酬谢”,而这种“酬谢”…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不仅是信息社会在技术上的一种表征,更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它也必然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社会化,即青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这构成时下关于青少年成长及其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庞艳鹏  刘洋 《现代交际》2014,(6):226-226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际交往的方式多样化的时候,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却存在严重的问题。从课堂、家庭、学校、社会等领域,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不同侧重的培养,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宽恕一般人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高尚而难能可贵的行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有段很有见地的名言:“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请记住这个原则:真诚地关心别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来说,人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尊敬和赞美,都希望选择、保持和发展有价值的交往,都盼望得到种种实惠,而要达到以上目的,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始终坚持“真诚”这一原则.并且不能求全责备,而应求大同,存小异。其实,只有那些不够聪明的人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才会动辄指责和抱怨别人。世事纷纭,…  相似文献   

19.
站在世纪终端,回望50年来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变迁,深刻表明了人们的交往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不打上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烙印。本期视点邀请了各界人士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同时记者还进行了街头现场采访。相信这是一个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们都有感受,都有话可说的"节目"。王顺(男河北丰润宾馆副总经理)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因为从人际交往状态的昨天到今天,可以反映出社会、国家的重大变化。我觉得新中国刚成立后的50年代,可以算是国人人际交往的童年时期。这个时期,人们近乎生活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朴素平和的社会风…  相似文献   

20.
培育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效果不佳,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仍旧存在各种问题。本文试析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实效性的路径选择,从注重当代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注重当代大学生的学校人际关系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三条路径探讨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