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现行《继承法》对如何进行遗产债务的清偿没有作出详细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很多纠纷。为了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立法上有必要对遗产债务清偿作出详细的规定。笔者认为,遗产债务的范围应包括继承费用、被继承人生前所欠债务、遗产酌给债务、遗赠债务等,遗产债务的清偿顺序应当是继承费用、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债务、遗产酌给债务、遗赠债务等。  相似文献   

2.
限定继承制度与放弃继承制度从本质上来说都有保护继承人的固有财产、不被用来强制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作用。我国继承法对两种制度的规定很好地体现了对继承人合法利益的保护,但却忽视了对遗产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维护,没有做到对继承人与遗产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平衡。文章介绍了我国限定继承制度的现状,从引进有条件的限定继承制度,及时声明接受限定继承并制作遗产清册、设定遗产管理人等六个方面对该制度进行了评析与完善;介绍了我国放弃继承制度的现状,并从放弃继承的期限、方式和效力,放弃继承后对放弃的应继份的归属问题,关于放弃继承可否附条件或期限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评析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遗产债务清偿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清偿遗产债务的责任,以及继承人之间在遗产债务清偿时的连带责任,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不仅关乎继承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经济交往秩序的稳定与安全有效的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因而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现行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却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与不足.本文章将尝试对这种疏漏及其产生原因做出探讨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特殊普通合伙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伙制度,通过适度切断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以隔离合伙人之间的风险,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债权人利益.为了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利益和无过错合伙人的利益,需要区分债务清偿顺序和债务分担责任,并且在已有的合伙债务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差异化的债务清偿顺序和债务分担责任,从而有效地实现特殊普通合伙的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台湾海峡两岸在继承法中,关于遗产继承方面均采用限定继承原则。所谓限定继承,是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遗留下的债务只以所继承的遗产为限承担责任。其立法目的,无疑都在于公平的保护继承人与遗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与我国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地区虽然规定了限定继承原则,至于其适用方面,规定得太过于简单。也正因如此简略,造成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对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给予足够的保护,已导致偏离该原则最初的立法主旨。现首先将简介我国台湾两岸地区关于遗产继承原则的选择过程,再以我国台湾地区做出的与限定继承原则配套的详细规定作对比,来分析我国大陆地区关于该原则的简单规定所产生出的问题,以期能对未来我国继承法的修改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不良资产清算的制度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来看,按照企业效益从低到高的变化,企业的控制权应当依次掌握在债权人、股东和管理者手中.相应地,首先应得到保障的是债权人的利益,其次是股东的最低预期收益,最后是企业管理者的收益.债权人在企业收益不足以满足其预期收益时应当拥有企业控制权.企业收益不足以偿付债务本息就说明企业的清偿能力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判断企业的清偿能力出现了何种问题、未来能否恢复足够的清偿能力和如何恢复清偿能力,就应由债权人来决定.此时债权人将直接承担决策的成本和收益.债权人之间的筛选分歧可以通过允许就企业价值进行投标和建立重组权交易市场的办法来解决.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以债权人为主导的企业筛选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筛选制度,不仅是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必然渠道,而且是金融不良资产清算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8.
继承人旷缺是指继承人有无或生死不明的状态。为保障未知继承人、遗产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我国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继承人旷缺制度,并对无人继承遗产的性质,遗产管理人的选任、职责、责任、权利,以及无人继承遗产的最终移交等问题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9.
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法颁布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继承纠纷层出不穷,债权人利益受侵害的问题显现得尤为突出,而中国现行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却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与不足。对遗产继承实践中债权人利益受侵害主要表现形式及对继承法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完善的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保险合同中,受益人的保险金给付请求权属于固有权并非继受而来。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取得的保险金不得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不能用以清偿被保险人生前的债务,保险人受益权方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在充分保护受益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寿险合同具有储蓄性,倘若投保人为逃避债务,将自己的财产借寿险机制转赠于受益人,从而导致失去清偿债务的能力,则法律如何保护投保人的债权人的利益呢?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律应该引入相应的规制机制,以保障被保险人的遗属获得足够的经济保障,同时兼顾投保人的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投保人利用寿险机制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清偿。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全球性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这一全球性工程30年来三大里程碑作历史回顾,并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民间文化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等,作了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运动中出现的忽视地方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本文从地方园林文化的传承问题入手,结合“汇芳园”的修建及特点,探求历史园林文化与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如何继承和发展地方历史园林文化遗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现代设计文化之中,形成以特色地区为基础的风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总结了“汇芳园”设计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园林建设中应注重对潮汕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实现地方历史园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市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及长江沿岸,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们应该在一般保护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情况,探讨开发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方法。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首先加紧对一批土家族、苗族的濒危珍贵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可分为以大脑为载体和以物质为载体两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权利价值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独特的自然观、宇宙观和社会观,因而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和未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我国立法特别是刑事立法的缺失,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匡正严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遏制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的蔓延,必须检讨我国有关刑事立法的疏漏,完善我国刑法抗制犯罪的机能。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当前开征遗产税在公平和效率方面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只有当生产力水平较高时,开征遗产税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体开征时间可以根据遗产税的价值基础、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公平效果、经济政策效应和社会效应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遗产税是否应该开征以及在什么时候开征,一直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目前有一些人对于我国是否有必要开征遗产税,是否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提出了质疑。文章论证了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征收遗产税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自然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及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壮观的一段峡谷,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地跨重庆东部和湖北省西部,因其险峻的地势、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对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按照国际公约和国家法规对景区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实行强制性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