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依据语言迁移理论,英语学习者的母语语音会对英语语音产生迁移作用.安徽中原官话方言语音对于受试的英语语音习得有一定的正负迁移作用,分别表现在元音、辅音、重音、连读及语调等方面,其中负迁移表现较为明显.汉语元音松紧对立缺失、与英语相似辅音的发音部位差异、辅音连缀之间的增音等是造成负迁移的主要原因.通过汉英语音对比分析及系统语音干预训练,受试母语方言负迁移导致的语音偏误能够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2.
一一般认为,上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很大优势。这是汉语语音系统的一大特征。但是,在人类开始说话时,不会甲地的人从多音节词开始而乙地的人却从单音节词开始。因此,汉语与其它语言如印欧系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不可能是天生的,除非我们否认进化论。那么两者谁的变化大,也就是说谁脱离原始语音的结构特征更远一些呢?这里先要推测一下原始语音的大致情况。英国语言学家M·斯瓦德什在比较了世界上各种现代语言的语音系统之后,提出了一个人类起源时代原始母语语音系统的假说:这个母语里只有一个元音和十一个辅音。①一个元音的语音系统里,这个元音在区别意义上显然是较少作用的,更多地是为了发出辅音。闪族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英语发音受母语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母语发音对英语语音音素的影响,从而探究如何更好地掌握英语语音的发音技巧和提高英语发音的基本功的能力。对50名大学英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母语发音对英语语音音素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声母发音对英语辅音群的影响;韵母对英语元音素的影响。了解母语发音对英语语音音素的影响对学生掌握纯正、标准的英语发音以及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的提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音方面差别很大,而根深蒂固的汉语发音习惯所导致的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学习非常不利。本文对英汉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和音节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揭示英汉语音的异同,尤其是挖掘其不同之处,以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音的差异,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尽可能排除母语干扰。  相似文献   

5.
广东学生英语语音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学生英语语音常见错误主要体现在辅音错误、元音错误、未失去爆破、吞音和加音等方面,母语迁移、方言迁移、学习策略滥用和语音教学失误是导致以上发音错误的主要原因.纠正以上发音错误的可能对策有:加强语音教学,革新语音教学手段;规范学习策略,注重英汉语音系统的比较;注重合格中学英语师资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蒙古语和满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二者在语音上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基本元音的一致性;基本辅音的一致性;都有半元音和复合元音;辅音可以单独在词中和词尾出现。不同之处表现在:蒙古语基本元音有?。而满语没?音;满语基本辅音中有f.k,而蒙古语的基本辅音中没有f,k。  相似文献   

7.
(一)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语音单位可以是一个由几个音节构成的词,也可以是由几个音素构成的音节,也可以是一个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只能是一个音素。音素,根据发音时气流经过口腔是否受到阻碍,分为两大类。受到阻碍的叫辅音,不受阻碍的叫元音。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元音或辅音都比较丰富。其中的元音或辅音,有的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有的不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那些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元音就叫元音音位,那些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辅音就叫辅音音位。例如普通话元音:  相似文献   

8.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t]、[t‘]、[],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一种是知庄章精组合流为舌尖前音[ts]、[ts‘]、[s],先是知庄章组合成卷舌音ts,继而平舌化与精组合流为ts。这一语音现象在许多方言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的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9.
非洲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声母过程中出现混淆送气与不送气辅音、混淆舌面前辅音与舌尖前辅音以及混淆舌尖前辅音与舌尖后辅音等偏误;韵母有混淆[u]和[y],混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发音以及儿化音发音不准确等偏误。教师可采用可视的教学辅助工具、语音分析软件辅助、知觉训练等方法增强语音学习效果,学习者在语音教学结束后也应继续语音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蒙城方言语音有其自身的发音特点,与英语在发音上差别很大,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母语中的语音知识与英语中的语音知识联系起来,给使用蒙城方言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上造成困难或错误。蒙城方音对本地学习者英语发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声母、韵母的发音对英语辅音、元音的发音干扰上。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一名长沙汉语幼儿的长期跟踪研究,旨在探讨南方三岁以下汉语幼儿何时掌握汉语四声调,其声调习得顺序以及声调发展的过程。结果表明:尽管该幼儿在两岁时区分汉语阳平和上声时存在部分困难,但她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四个声调,可较为准确地进行产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母语接触相应增多,该幼儿产出的声调特征不断向母语靠近,体现了母语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早期交互假设,不支持独立假设。  相似文献   

12.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 ,豫南地区出现的介乎本地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言变体———过渡语 ,在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词汇、语法诸方面 ,都存在着若干不合乎普通话标准、也有别于其它语言变体的错误、缺陷及失误 ,从而构成其独特的基本语貌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由于汉语的特征和人们的语言习惯,导致在演唱意大利歌曲时会在元音、辅音、重音、省音与断音等方面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使歌唱语言的准确性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唱好意大利语音的歌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发声来看,尤韵属于平声韵、阴声韵、柔和级韵,发音时,由央元音或前高元音滑至后元音,双唇逐渐收拢,舌位逐渐后移,有欲吐还休之感;尾音醇厚绵长,深沉和婉,有呜呜之声。与尤韵搭配的声母多为喉音和齿音,喉音浊重压抑,齿音阻塞凄切,组合之下,尤韵字的发音带有呜咽幽怨之感。从表意看,尤韵字大多带有忧伤的感情色彩。缘于此,有不少中国古典诗歌通过尤韵来辅助诗歌表现难以排遣、无从诉说的忧伤愁怨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隆回 (雨山 )方言属于湘语区 ,隆回 (雨山 )方言音系 ,包括声母 2 7个 ,韵母 34个 ,声调 5个。该方言较多地保留了古音 ,声、韵、调各方面都具有很多特点  相似文献   

16.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动作、变化等声音的词,即拟声词表达的意义就是表示某种声音。但是不同语言中的拟声词不是对客观声音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客观声音的概括模拟,因此概括程度的不同,拟声词所负荷的意义也有区别,不同语言的拟声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也不同。本文试图从汉韩语拟声词的语音形式,即拟声词音节中的辅音和元音两方面入手,对比分析汉韩语拟声词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汉韩语拟声词的意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笔者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调查现行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母语文化教学的需求和态度,同时也探究了母语文化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教材编写、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教师以及学生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凡是用声调作为手段来表示“词汇意义和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凡是不用声调作为手段来表示“词汇意义和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被称为“非声调语言”。中国境内有藏语、彝语、壮语、傣语、苗语、瑶语等几十种语言都属声调语言之列。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这些语言声调的起源、构成、发展、变化做过十分精辟的研究,但是也留下一些问题有待讨论。比如,声调语言的辅音有“单辅音、复辅音”之分,元音有“单元音、复元音”之分,其声调是不是也有“单声调、复声调”之分呢?这样的问题一直还没有人论证过,通过审听、实验和综合分析有关语料,所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为清代古音学研究之集大成者,不仅在上古韵部研究上贡献卓著,而且在上古声纽研究方面也创获良多。章氏的上古声纽研究,在承袭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结论的基础之上,根据典籍文献语言用例及个人的审音经验,将传统的三十六字母进行重新的分合归并,即:娘日归泥、精组归照、喉牙互易、喻母并影,提出了汉语上古音研究史上第一套完整的声母系统,解释了其间的声转关系,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章氏的上古声纽说,与其上古韵部说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形成了声韵兼顾、正变互补的古音研究。这种古音学说与其“语言缘起说”、“转注假借说”一道,共同组成了植根于汉语汉字特点、具有鲜明中国语言文字学特色的字源学理论体系,为其后撰作系联《说文》同源字族的《文始》奠定了必备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在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进行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各功能区逐渐完善,并形成大小不同的语言中心。学习者在母语的基础上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时,大脑中已具备的母语接触到新的语言将与之同化并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恰当地运用母语学习外语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语文与外语传统学习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