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不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艺运动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文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原则,尤其是《讲话》中在回答文艺如何为广大群众服务时谈到的“普及”与“提高”这一文艺思想,对我们当前以至今后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普及”与“提高”,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如果要使文艺真正为人民服务就必须首先努力于普及,因为“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提高”就是“沿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沿着无产阶级前进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文艺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结合中国文艺运动的实践,提出了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对于这一方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这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文献。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造性地解决了革命文艺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指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是革命文艺问题的中心,在中国文艺史上,首次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而贯彻这一方向的正确途径则是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相结合,首先是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讲话》在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讲话》对中国现代文艺大众化进程的推动。简略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艺大众化”趋向,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待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出现。《讲话》明确地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推动了文艺大众化的进程,对整个革命文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文学艺术正出现一片前所未有的蓬勃气象;在党的关怀下,文艺之花重又繁荣生长,一个社会主义文艺复兴的灿烂美景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四十周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光辉旗帜.它不仅在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深刻地和彻底地解决了文艺和工农兵根结合的问题,而且还规定了我国文学艺术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使解放区的文艺和我国的革命文艺事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我国文学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质变性的跃进.从此,我国革命文艺进入了新的人民文艺时代:为工农兵和表现工农兵的时代,作家和群众、文艺和群众、革命文艺和文艺传统开始结合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已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的文艺运动也在越过了光荣、曲折的里程之后开始走上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历史证明:《讲话》所提出的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至今仍是照耀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胜利前进的灯塔。今天重读《讲话》,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五四以来,特别是对左联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最佳总结。实践证明、它的许多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同时,自《讲话》发表之后半个世纪以来,正是《讲话》培育了一大批新一代优秀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而且自《讲话》发表以来的现代中国文艺的许多优秀成果都与《讲话》的主导思想指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均简称《讲话》),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艺问题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讲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当时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阐明了革命文艺的方向、方针和方法问题,为我国的革命文艺运动指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可以说,《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四十年来的文艺实践证明,《讲话》  相似文献   

9.
一文艺的工农兵方向,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四十八个春秋了.它的提出,最早见于毛泽东一九四二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的提法是:“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后来人们习惯上称它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光辉思想指引下,在江青同志的亲切关怀、精心培育下,革命样板戏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终于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急风暴雨中登上了文艺舞台,从根木上改变了文艺舞台为封、资、修文艺黑线所统治,为地主资产阶级少爷小姐、才子佳人所霸占的面貌,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占领了文艺舞台,把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了过来。全面实践了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显示了我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所向披靡的巨大威力,展现了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光辉前景。革命样板戏,从反映二十年代斗争生活的《杜鹃山》到反映六十年代斗争生活的《海港》《龙江颂》,深刻地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我党领导革命文艺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讲话》的指引下,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延安及各解放区的文艺运动得到了蓬勃健康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讲话》所论述的根本问题,是文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这是“五四”以来新文学渴望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五四”时期提出过“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左  相似文献   

12.
到今年五月份,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讲话》解决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从而奠定了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这是《讲话》的中心内容,也是它的最大贡献。 “任何文艺都有个为谁服务的问题。”(周恩来)这不是人为地强加给文艺的,而  相似文献   

13.
1942年5月2日——5月23日,革命圣地延安召开了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时隔五年后,1947年7月25日——8月10日,晋冀鲁豫边区也召开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与会的代表们一致提出了“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口号.于是,这一前一后两个会议及会议上所产生的《讲话》精神和“赵树理方向”,便从此成为中国新文艺运动发展史上的两个影响极其深远的理论命题.所谓《讲话》精神,就是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创立的中国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4.
延安整风运动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作为延安文艺的分水岭,使得延安作家的文学创作、理论话语阐释发生巨大转折。从整风前后延安文艺状况的比较着手,以报告文学为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报告文学在《讲话》发表后异军突起,不但成为实践《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精神的重要文学样式,而且成为延安文艺由多元向一体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四十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讲话》的发表,引起了解放区乃至全国文艺面貌、文艺工作者面貌的深刻变化。在《讲话》的指引下,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与工农兵结合,工农兵群众参与文艺活动,便革命的文艺运动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形成了一个有史以来空前蓬勃、热烈的群众文艺运动的高潮。在这个高潮中,群众性的秧歌、戏剧活动一马当先,它深入到解放区城镇、农村的各个角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以《白毛女》为代表的小国民族新歌剧。《白毛女》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较早的主要成果之一,在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发展上起了奠定基础和开辟道路的巨大作用。今天,回顾、总结《白毛女》创作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民族新歌剧,促进我国文艺创作的进一步繁荣昌盛,将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四十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对我国“五四”以来蓬勃崛起的新文学理论与实践,给予了科学地总结。他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顺应历史潮流,从文艺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入手,科学地阐发了文艺理论上一系列原则性问题;并根据当时解放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讲话》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把平淡的日常生活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从而造成“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史上一个经典文献.他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总结“五四”以来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原则和无产阶级文艺的方针政策,其中也包括了批判继承文艺遗产的理论原则.几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这些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仍然要坚持以《讲话》为指针,全面准确地贯彻批判继承文艺遗产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献,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光辉运用和发展。《讲话》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现实,提出并解决了文艺工作中的许多理论和政策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到一点,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抓着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明确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五十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我国文艺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运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系统而深刻地总结了“五四”以来我国文艺实践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则和文艺方针政策。正是在这篇《讲话》精神的光辉照耀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艺术家的问题谈谈学习《讲话》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以党的领导人身份正式确立了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基本任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研究劳动人民的生活,学习民间创作的形式,并且第一次把读者对象提到了文学创作的首要地位。《讲话》发表之后,一直被作为马列主义文论的经典著作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性文献而得以最广泛的传播,并受到文艺理论界的一致肯定和推崇。从解放区直到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现、当代文学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作宗旨,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基本创作原则的文学格局,并且把新文艺的理论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切显然与《讲话》的指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