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岳阳师专的戴锡琦副教授常有佳作问世,最近又读了他的新著《屈骚风景线》及其增订本《楚辞新说·屈骚新译》,对戴先生勇于上下求索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的精神深感敬佩。 这本书从一些不同的视角对屈骚作了一次相当全面的分析,他先从分析屈原其人其文开始,然后分别从表达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辩证法、酒文化、巫文化等角度对屈骚作了多角度的透视,引证丰富,视角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对楚辞的接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借"香草美人"意象,寄遥情于婉娈.屈骚中的"香草美人"主要表达政治之恋,李商隐的诗歌亦如此,精神上直承屈骚,但诗意朦胧;其二,叙"高唐"故事,寓感伤于艳情.李商隐的身世遭际、性格气质与宋玉相似,故有宋玉式的文学选择"感伤与艳情",但李商隐显得从容不迫,而更加细致入微地观照现实的悲剧与心灵的优美,从而展现出晚唐诗歌典型的"绮怨"之美.  相似文献   

3.
所谓视角(或称视点,聚焦)是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就是叙述人(故事的讲述者)是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叙事视角是建构叙事虚构作品的基础.不同的叙事媒介决定了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在叙事视角运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叙事效果.本文以小说<红高粱>与电影<红高粱>为例比较分析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视角问题.  相似文献   

4.
真正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文学,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量地区性的现代文学史料的整理出版,不仅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可能,而且本身就包含着研究的眼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总的说来,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努力,仍未摆脱建构现代性大叙事的诱惑,其研究潜力因此受到了根本性的限制.将地域文化视角转化为对话性的解构力量,反思现代性大叙事对差异性的压抑,是激活其研究潜力的关键,目前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  相似文献   

5.
<请你抚摸我>与<廊桥遗梦>讲述的都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婚外情.从两位主人公对事业与婚姻、爱情与道德这两对矛盾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发现女性对婚姻普遍存有一种忧患心理,正是这一心理使得女性只愿去接受,保持现存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东乡族是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宗教文学在东乡族中的长期传承过程中,呈现出它的变异特征,首先表现在原有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吟诵讲述变异为东乡语的吟诵讲述, 这就为伊斯兰宗教文学打上了鲜明的民族性标记.小经文是以阿拉伯字母来记述东乡语的文字,"拜提"是诗歌之意.东乡语小经文的"拜提"有它产生、发展、消亡、濒危的自身规律,研究它的这种轨迹和它的主要作品<哈散与候赛尼>、<战黑娜姆>、<矣利夫>、<和者阿姑>、<葡萄蛾儿>、<诗司乃比>、<来拉尕黑>所表现的文化意蕴,对我们思考"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工程,有许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贝克是杰克·伦敦的作品<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它作为一条狗,却较其周围的人更具人性化,它拥有疑惑、羞愧、正义的情感和神秘的能力.伦敦强调了其主人公人性化的优点,从而使读者能认识到人性的部分内涵.<野性的呼唤>对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这本著作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杰克·伦敦其人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8.
<一个中国的村庄>是杨懋春先生撰写的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的一部民族志作品.它和<江村经济>、<金翼>等在早期中国人类学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围绕这个村庄的多次重访,既是一种对中国人类学不远历史的追忆,更是新老人类学者间(当然还包括村民)的一种跨时空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9.
<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以真实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于是启示我们去探讨关于进行民族教育研究应持有的态度和方法,并通过思考弱势族群教育滞后的隐性症结,解析教育在对人发展影响过程中的关怀意识.呼吁从实际意义上关注在边缘中守望的弱势族群.  相似文献   

10.
宗教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对宗教的产生及其与巫术等等的关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的学习,结合著名学者的观点,拟对以往宗教学说中关于自然与超自然的论述及其仪式、功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巫术间的区别,作一肤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