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天津地区高校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进行了小样本调查,了解天津地区重点高校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该文依据社会调查资料,对土族乡村教育现状、村民的教育需求及学生求学目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加速发展土族乡村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壮、京、毛南、仫佬四个民族教育和社会发展历史的回顾、现状的透视、未来的展望,分析和论证了民族教育改革是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基石;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这一基本命题出发,阐释了民族社会现代化是民族教育变革的根本动力和终极指向;以各民族人的现代化为中介,论述了民族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互适和互促的关系,进而印证了民族教育与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变奏论。  相似文献   

4.
泾源县的回族教育问题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几度变迁起起落落,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因素以及现实环境的影响,泾源县的回族教育仍有许多困难与不足。本文拟通过对泾源县回族教育的历史现状与经验不足的研究与探讨,引起大家对回族教育的重视,促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戚兴宇  韩松言 《民族学刊》2023,14(2):83-93, 159
本文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构建了教育生态系统和政策关注焦点政策文本的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民族教育政策的收集、整理、编码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究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文数量和发文主体在时间序列上的变迁规律,基于不同的时间序列对民族教育政策在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生态完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系统的构建和完善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生态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田野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强 《回族研究》2003,(4):104-110
当前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形式比较多,清真寺、经学院、阿拉伯语学校、民族幼儿园等都成为新的学习场所。以往学者对经堂教育的论述比较多,缺少对这一教育其他形式的综合探讨。实际上,各种教育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困难。本文运用个案调查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思考,认为在保持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基础上,在长时期内仍将摸索前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武术的民族精神,武术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中的价值、武术对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及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代武术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弘扬,使武术教育能够真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弘扬民族精神的武术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回族教育是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关注、探讨的问题。回族教育不仅关系到回族本身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发展。近十年来回族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回族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回族教育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具体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的自我评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八耻"方面的践行优于对"八荣"的践行,而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等三方面的践行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目前高校应在加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应该重点注意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八荣",尤其是自觉践行服务人民、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民族体育文化中蕴含着诸多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为学生审美情绪的提升与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兴趣奠定良好基础。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除了要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外,更应该要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确保学生能拥有健康体魄与向上风貌,促使学生全面成长。鉴于此,研究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内涵及关系,旨在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宽空间,为育人工作提出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于审美进行浅析,并分别从审美与修身、审美与教育、审美与通识进行研究,从而更进一步地去了解教育的本质及发展,为以后相关研究者进行研究垫底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东乡族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年来东乡族教育研究文献的分析,本文认为东乡族教育研究的内容涉及女童教育、课程与教学、学生心理、学生生理、成人教育等五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格局.研究方法呈现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能够拥有全面审美追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教育,不只是一种文化知识的传承方式,更多的是,需要将学生们的创造力、智力和想象力进行充分发挥。通过艺术教育,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艺术教育,以往都是针对艺术学生进行的,而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对非艺术生开展艺术教育,成为众多学校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对非艺术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入手,根据艺术教育的内涵,对艺术教育对非艺术学生的实施意义,进行具体的说明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民族教育学“跨学科”的综合属性,对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给予方法论层面的思考.首先从本体论层面厘清民族教育“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的区别,把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的“跨学科”方法体系命名为“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进而从认识论层面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两极对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两个着力点”,进一步从价值论层面突破“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方式,剖析了民族教育“客体主体化”现象对田野研究方式的投射,最后通过辨析“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之别,论证了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不仅规避了“方法中心倾向”的局限,而且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许多教学经验的分析,笔者认为把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和思维上有很大的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今后的大学教育中,要把红色文化更好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加强对学生的“学风”培养,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作用,拓宽宣传教育渠道与维度,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节庆方式,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贯彻和落实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近几年新疆高等院校普遍提出了"民汉一体化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高校教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本文以推进新疆高等教育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民汉双轨制"教育模式的探讨,检验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结果,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某高校的实证研究,对"民汉一体化教学"开展了前瞻性的调查和探讨,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政策中的相关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高我省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质量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青海少数民族女童教育质量研究背景的分析 ,提出了青海省女童教育质量研究过程中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是推进我国地方乃至中央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的需要。本文作者通过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对我国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发展边疆教育构建以“大国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国时期化解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的一项国策。边疆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化、边疆教育国策的制定和边疆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勃兴,渊源于民国时期政府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双向互动。从知识分子群体层面来看,边疆教育认知涉及边疆教育概念、边疆教育与边疆治理的关系、边疆教育与边疆民族关系、边疆教育的具体实践等问题,切实影响了国民政府边疆教育政策的实施及对其社会实效的评判。探究知识分子群体边疆教育的认知与实践,既可清晰窥探民国时期边疆治理的历史轨迹,亦可考察近代中国国家意识视域下知识分子群体的“边疆形态”及其学术价值,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经验总结和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0.
周炜 《中国藏学》2011,(2):140-148
文章作为2006—2008年对西藏拉萨市属6所小学的藏语文教育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拉萨实验小学等6所小学藏语文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而对6所小学的藏语文教学进行了个案研究。最后,在对西藏自治区小学藏语教材建设的历史途径及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模式、小学藏语文远程教育进行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作者对这次调查的基本认识和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