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兰州方言是北方方言内部的一种地方分支,兰州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都是大同而小异的,其中语音差异比较明显,(见拙文《兰州方言与普通话的语言差异》,载甘肃《社会科学》83年第四期),而语汇方面的差异没有语音那么突出。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和生活中注意观察、对比分析了兰州话的口语语汇和普通话语汇的异同之处,初步认为兰州话语汇的构词语素,构词法和普通话基本相同。兰州话的语汇特点主要表现在一部分词语的词形变化和意义范围方面,即:兰州话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形态变化与普通话不完全相同,量词的使用不及普通话那么丰富、准确;亲属称谓繁多;少部分词语的意义与普通话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具有方言义项)。笔者试就这些特点做一粗浅的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苗彦贞 《阴山学刊》2002,15(2):51-53
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三方面都存在差异 ,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寻找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方面的异同 ,探求其规律 ,有助于包头方言区的人们克服学习掌握普通话时声母、韵母、声调方面存在的障碍 ,从而掌握普通话语音。  相似文献   

3.
包头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头方言和普通话相比,语音方面的差异比较突出。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包头方言与普通话既存在对应关系,亦有不同。通过比较,不仅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资料,也为包头地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广普通话,有许多具体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其中,方言调查工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需到大家集体来做。这篇文章想说明一下方言调查工作的意义并提供出一点简易可行的调查方法,希望对有志於做调查工作的同志们有点帮助,并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我们说方言调查工作极其重要,这主要是因为方言调查的成果对我们学习普通话语音即北京语音极有帮助。通过方言调查工作,我们可以总结出方  相似文献   

5.
中古汉语的声调是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的。今天,在南方方言中,仍然保存着入声。可是,北方地区的大多数方言中入声早已消失了。普通话是以现代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北京语音中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古入声字分居到这四声中去了。兰州方言中也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但是,古入声字在兰州话中的分居情况与普通话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兰州方言和北京方言的来源是共同的,它们都是由古代汉语分化而成的,因此兰州语音和北京语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研究这种对应关系可以得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来。掌握这些对应规律,学起普通话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兰州语音和北京语音的对应规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兰州一种音和北京一种音应用范围完全相等(有个别例外字)。包括两种情况;1.两种音完全相同(如兰州的p声母北京也读p声母),2.两种音相当(如兰州的iē、uē韵北京读ian、uan韵)。二、兰州一种音和北  相似文献   

7.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意义重大而深远。目前,在我们海南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内外投资者的急迫呼声,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语言交流不畅,必然会影响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海南是重方言区,海南话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可分为五个方言片——琼文片、府城片、昌感片、万州片、崖州片。受方言影响,海南人学讲普通话在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学习上,都有很大困难。例如,常会出现“你去过前(你先去)”、“我做数(我付钱)”、“不做得(不行)”等与现代汉语语法有差异的现象。至于语音方面,大…  相似文献   

8.
袁蕾 《中州学刊》2005,(3):256-258
豫北方言属北方方言华北次方言的一支,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现在的豫北方言语音独具特色.如果把豫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等进行对比,对豫北方言中普遍且突出的语音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找出豫北方言独特的语音规律.现在按照有无入声为标准,就可以把豫北方言区大致划分为豫北方言入声区和豫北方言非入声区.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方言属于北方话的东北方言区,语音接近于普通话,由于地域关系和历史沿革,加以各方言的渗透和影响,黑龙江话在形成过程中与普通话在语音上也产生了一些明显差异,除声母、声调外,由于汉字书写形体上的联系也会造成很多错误。本文将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文红 《船山学刊》2000,(3):107-110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就是学习普通话的声韵调 ,其中以声调的学习最为重要。我们有这样的体验 ,一个人的声母和韵母都来自普通话系统 ,但他的声调却是方言系统中的 ,我们认为他不是在说普通话 ;相反 ,如果他是用普通话的声调去说话 ,即使声母、韵母咬得不十分准确 ,我们仍然认为他是说普通话 ,只不过是不怎么标准罢了。可见 ,声调最能显示汉语各方言中的语言特征。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最大难点在声调方面 ,以湘方言的代表长沙话为例 ,本文想就长沙人在普通话学习中出现的声调错误和缺陷问题 ,从普通话与长沙话各自…  相似文献   

11.
语言有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也就表现在这三方面。其中,语音差别比较大,词汇差别次之,语法差别最小。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方言最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由于社会的分化,同一语言分化为多种方言。方言发展的方向有两个。一是社会如果继续分化,两种方言可能分化成为两种亲属语言。一是社会如果走向统一,方言与方言则互相靠拢,而形成民族共同语。汉语今天是沿着后一方向发展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三要素的变化速度不是一样的。语音、词汇的变化比较快,所以变化的结果,在方言中很容易呈现出较大的差别。语法变化比较缓慢,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才会有较小的变化,结果,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差别便很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为例,采用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变异的方法,结合汉语音节构成特点,从新旧式的出现数之比、新式出现时间的推算、新式与老南京话和普通话接近情况比较等三方面分析出汉语方言语音在变异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层次性和方向性特征.分析表明:方言语音变异的过程是一个新式逐渐代替旧式的过程;在变异过程中新式的出现是有时间先后的,分层次的;城镇方言语音演变不一定都是向中心城市方言靠拢,也可能直接向普通话靠拢.  相似文献   

13.
略谈淡化普通话的粤方言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粤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易带的方言色彩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淡化普通话的粤方言色彩必须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入手,着重论述了从语音角度如何克服普通话中的粤方言色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方言语调的界定和把握,一直处于探讨之中。近年来,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全面展开,方言语调的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对于与方言语调紧密相关的语音现象,宋欣桥老师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谈到:语调构成的语音形式,从语音四要素分析,音质成分在这方面表现得并不那么重要,主要表现在非音质成分上,首先突出地表现在“音高”上,其次是“音长”。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方言语调”的基本范围:(1)声调(字调)不准会直接影响到普通话语调,其中声调(字调)调形的错误是影响普通…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语音诸要素入手,全面比较分析了普通话和青海方言(西宁话、黄南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的具体差异,概括了青海方言的主要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推普工作在海南省收效甚微。此问题在海南各推普工作的主要承担阵地——高师反映得比较集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些许探索。 一、学生起点低,方言积淀杂而厚重。普通话在视觉形式的文字世界里和听觉形式的现实世界里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大的使用价值。普通话在听觉形式的现实世界表现为朗读和说话两方面,而语音是朗读和说话的基础,因此,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主要体现在语音、朗读、说话三方面。多语种多方言地区高师学生入学初的普通话水平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属粤方言区的高阳片。粤方言是当地常用方言,人们(这里专指市区里的)在学习普通话时必然会受到粤方言影响。不过,除了粤方言外,人们学习普通话还受北方方言的影响。这使得人们在学习普通话的语音偏误上,既有跟其他粤方言背景学习者相同的问题,又有自己独特的发音影响。本文主要就茂名市普通话学习者在元音与辅音上的语音偏误来做分析,并根据这些偏误给出一定的解决办法,以便在学习普通话时能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北方话为普通话提供了词汇基础。安阳话属于北方话,安阳话的词汇与普通话基本上相同。可是,安阳话里所有的词并没有完全进入普通话词汇。研究那些具有特色的方言词,是整个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推广普通话、编写地方志有直接关系。本文试就部分安阳方言词作一扼要的例释,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丹阳方言处于北方方言和吴方言的交界,方言中原有的文白异读存在两种形式,但在今实际口语中已发生变化.通过将历史材料与实际语音的对比,可见丹阳方言文白异读演变为三种状态.一、处于竞争阶段的异读;二、受词汇限制的异读;三、竞争已完成、没有异读.在竞争中最后保留的是文读还是白读,主要与使用范围,以及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有关.其语音演变特点反映了汉语方言文白异读演变规律及普通话对该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向红 《云梦学刊》2001,22(6):124-126
任何人在学习一种外语的语音系统时都会受到母语迁移特别是其负迁移的影响。作为我国七大汉语方言之一和湖南第一大方言,湘方言与英语的语音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可该方言区的大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差异,不自觉地将湘方音的发音规律和语音特征套用在英语词句上,从而导致种种发音偏误。显然,对湘方音音段音位在该方言区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影响进行调查分析,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湖南高校学子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以及进一步发展湖南高校的英语语音教学与研究,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