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清代是我国古代和近代人口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和人口关系最密切的生活资料——粮食的供应也日趋紧张,粮价不断上涨。为此,清政府也采取了一些解决的办法。这里仅就几个有关的问题作一探讨。一、清代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形势概观清王朝以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直到乾隆末年,在这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国内政局稳定,为人口的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加之清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措施,如“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这就使清朝的人口数量以持续不断的速度呈直线上升。康熙二十三年。官方统计该年人丁数为20340655(《清圣祖实录》卷118,)折合成大小男妇可达101732756(按1丁之下有五日计算)。乾隆二十七年,各省人口总共为200472461(《清高宗实录》卷677),中国人口首次突破二亿;乾隆五十五年,全国人口达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出生于明朝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逝世于明朝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享年五十七岁。王阳明出生在余姚,祖籍在绍兴。成长、生活也主要在绍兴。据《明史》载:“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第195卷第5159页)。他的再传弟子李贽在《续藏书》(第14卷第255页)中也执此说。其实不尽然,《绍兴府志》和《山阴县志》都说他“本山阴人,迁居余姚后,仍还原籍。其故居在山阴东光坊谢公桥之后,祠亦在焉。”(《嘉庆山阴县志》卷首·皇言·第61页)王文成祠“在府北二里东光坊。明嘉靖十六年,御史周汝贞建。”“初名新建伯祠,后改为王阳明先生祠”。到了清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府李铎修之”,又改为王文成祠,“有司春秋动支地丁致祭(《府志》入防护条》),薛应旗有告文,马如龙有碑记。”  相似文献   

3.
胡凤丹,字齐飞,一字枫江,号月樵,晚年又自号双溪渔隐、归田老人,浙江永康人。清道光三年(公元1832年)农历三月十四日出生在一个诗书世泽之家。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胡凤丹二十三岁时,以古学取佾生第一;次年,复以古学游痒送入杭州诂经精舍肄业。以后他十赴秋闱,“三膺房荐”,无奈连试不售。于是不得不另谋出路。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奉母命束装入都,捐了个光禄寺署正的小官。次年改官员外郎,分兵部主选司兼库司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胡凤丹被派主管外城办事处,在任上克尽其责,深得上司的垂重,被保升为知府,随升任道员。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忽闻母亲病逝的消息,不得不于同治二年仲秋  相似文献   

4.
《青岛画报》2011,(6):86-93
1、公元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6月14日,清内阁明发上谕,议决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之始。2、公元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奉命率4营驻防胶澳,并兴建胶澳总兵衙门在前海建铁码头(今栈桥),供海军运输之用。3、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1月1日,巨野教案发生。11月14日,德军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在胶州湾登陆,章高元率部退至沧口。史称胶州湾事件。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人移居日本的记载,古来不绝于史。秦始皇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访仙,寻长生不老之药,日久而不返。中外不少学人认为其行踪当在日本,是中国人移居日本之始祖。汉代曾在朝鲜半岛设乐浪、带方二郡,垂四百年,自百济兴起乃废,多达几百乃至几千的汉人自半岛东渡日本。随着中日经济、文化间的交往和交流,历代赴日侨居的中国人屡见不鲜。中国王朝更替之际,亦总有旧朝遗民亡命日本。但综观近代之前的旅日华侨,数量终归不多,旦不少人与当地人民同化,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全日华侨仅八百九十二人。旅日华侨人数剧增,当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6.
朝鲜古代文史学家柳得恭所撰《渤海考》曾在渤海史研究的某些方面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似有偏颇,值得商榷。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地评价历史过程乃是渤海史研究中的首要准则。为此,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柳得恭其人,并在此基础上对他所撰辑的《渤海考》作以分析,以期同仁赐教。柳得恭,字惠风、惠甫,号冷斋、冷庵,堂号古芸斋(堂)。1749年,生于朝鲜儒州(文化),是时为我国清朝乾隆十四年,朝鲜李朝英祖二十五年。其父(王运),进士及第,使柳得恭自幼就有良好的家学濡染,人称其“博学工诗,娴子掌故”①,或“好古,工文词”②,终于也进士及第。柳得恭的老师,是赫赫有名的北学派大师朴趾源,他的实学思想主张,对柳得恭影响很深,使其也成为实学派重要人物。因此柳得恭被誉为“东国文风”,“汉文新派四大家”之一,他是李朝后期北学派的主要代表者。柳得恭具有较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也是实学家们的共同特点。著有《冷斋集》、《盎叶  相似文献   

7.
《南亚研究》2022,(4):F0003-F0003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中印两国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载《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相似文献   

8.
金华洞山塔     
洞山塔位于金华城西15公里的洞山上,白沙溪在其脚下流过。该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它是金华市境内仅存的古塔,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洞山塔是一座砖石结构的空心塔,六面体形,共七层,高30米。每层青瓦檐  相似文献   

9.
袁枚与当时西北诗人吴镇的交往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二人诗文往来,关系融洽.但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人在张晋和许珌诗作是否入选《随园诗话》、如何对待生死两个问题上意见不一面发生论争.这场论争影响了二人的融洽关系,还涉及到乾嘉时期诗学多元化格局和乾嘉文人的信仰危机.乾隆六十年(1795),吴承禧代父作祝寿诗祝袁枚八十大寿,二人关系得以缓和.随后,吴镇两次拜访袁枚于随园,二人尽释前嫌.厘清袁枚和吴镇之间的交往事实,特别是辨清二人论争情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乾嘉文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童力群 《唐都学刊》2006,22(1):121-124
《红楼梦》庚辰本第57回里有“金西洋自行船”,第63回里有“自行船”,说的都是宝玉房里有西洋自行船模型。当时的自行船就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试制轮船成功的是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时在1807年(嘉庆十二年)。由于程乙本亦有“金西洋自行船”和“自行船”的叙述,而程乙本梓行的时间是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早于1807年,因此,宝玉房里的自行船模型,只能仿自于最先试制的轮船。该式轮船的发明家是法国的乔弗莱,时在1769年至1782年之间。因此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四十七年之间的某年。  相似文献   

11.
前言最近10年,北大西洋两岸出现了两个既有区别但又不无共同之处的长期资本积累理论。随着阿格利塔早期撰写的重要著作问世(1979;最初于1976年在法国发表),以及尔后利皮茨(1986,1987)和博耶(1984,1987)等著作的出版,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考古学上看唐代渤海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唐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时,生活在牡丹江流域一带的栗末靺鞨人,趁着契丹李尽忠反叛攻占营州,唐王朝无暇东顾之际,大祚荣率其族众以牡丹江(古称奥娄河)上游为中心“据东牟山(即敦化县六顶山),筑城以居之”正式建国,国号称“震”。有兵数万,占地二千里,编户十余万。震国建立不久,唐中宗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往招慰。到睿宗先天二年又遣郎将鸿胪卿崔忻(唐书作“诉”误,应从旅顺口井栏刻石作“忻”)出使震国,正式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统治的地  相似文献   

13.
忙年喽!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一首民间童谣将人们农历新年之前的腊月安排得满满当当,熙熙攘攘的城市,全是"年"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南亚研究》2012,(3):161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  相似文献   

15.
《国朝三修诸暨县志·赋役志》载:诸暨“乾隆户十一万八千三百五十八,男女大小丁口共九十五万六千五百五十六。”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因为即使在人口众多的今天,诸暨县也只有九十五万二千五百七十一人。也就是说,诸暨的人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比一九八二年还多四千人!为此,人们揣测:一、可能诸暨乾隆时的疆域比现在大,包括了其他县的人口;二、有这么多人口不可能,肯定是县志的误刊;三、康乾之际是盛世太平时期,诸暨这么多人是有可能的。笔者认为前两种说法带有很大的盲目猜测性:后一种说法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未说到根本上。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  相似文献   

17.
《南亚研究》2012,(1):161
一、中文1.专著王宏纬:《尼泊尔——人民和文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2.编著林承节编:《殖民主义史:南亚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5页。3.译著[印]阿马蒂亚·森:《惯于争鸣的印度人》(刘建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50页。4.报刊赵干城:《中国对印度战略浅析》,《南亚研究》,2008年第1期,第5页。  相似文献   

18.
东京中央拍卖(Tokyo Chuo Auction)将于2015年3月2至5日在东京圆顶饭店举行春拍,呈献千余件极具收藏价值的珍品,并特别搜罗一系列秘藏东瀛的珍罕画作及御制艺术瑰宝,当中多件更是首现于拍卖市场。本场拍卖最受瞩目的拍品为清乾隆粉青双耳夔龙纹尊,"大清乾隆年制"款,整体施粉青釉,釉色古雅沉稳,釉质坚致细腻;其颈部及足部分别绘蕉叶纹、回纹及如意纹装饰,并以夔龙花纹  相似文献   

19.
遣隋(唐)使无疑是日本古代对华外交中引人注目的章节.然而作为日本古代对华外交的组成部分,遣隋(唐)使与隋唐前的日本对华外交活动存在不少明显的不同.本文在论述日本古代各次对华外交活动的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对遣隋使及遣唐使与隋唐前日本对华外交进行比较的手法,探究其间的不同,并对这些不同产生的原由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刊启事     
《学问》2015,(5)
<正>一、中国知网收录通知《东北史地》杂志,自2008年起,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该库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该库收录,请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我们将在向该库提供电子版时从中撤出。二、2016年《东北史地》订阅1.邮局订购我刊为邮发刊物,邮发代号为12-84,每册定价10元,全年6期共60元,读者可以通过各地邮政局(所)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