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存在主义,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曾在许多国家风行一时。后来,逐渐出现了与其它资产阶级哲学派别合流的,趋势;目前,传统的存在主义正日趋衰落。可是前几年,存在主义的思潮却像一股浊水,冲击着一部分人,特别是部分青年学生的头脑。其中主要的影响,就是所谓存在主义的“入学”。存在主义哲学家标榜他们的学说是一种“关心人的生存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伪满洲国是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后建立的殖民政权.在日本的操纵下,该政权建立了一整套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职官制度.依照伪满洲国<政府组织法>,在"执政"之下设立的机构中,握有实权的是国务院下属的总务厅,其权力牢牢掌控在关东军手中.人事行政是国家组织运营的基础和核心,根据统治的需要,日本确立了伪满洲国"日满两籍官员并用"的方针.无论哪一级政权,最终的权力则操控在关东军手中.日本对伪满洲国的具体操控是通过关东军司令官兼驻伪满洲国大使来实现的.在殖民统治中,形成了"总务厅中心主义"和"日系官吏要职制".总务厅表面上是国务总理的幕僚机构及执行机关,实际上却操控着伪满洲国的实际权力.伪总务厅长是日本人,他有权代理伪国务总理,处理一切事务.伪满洲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构成了以总务厅为中心的殖民统治网,统治网的核心是日籍官吏,形成了日本对伪满洲国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机构是总务厅,正真掌握实权的人是关东军司令官和日系官员,伪满政权成为不折不扣的殖民政权.  相似文献   

3.
1938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第一次将抗战的意义提升到了建国的高度,即抗战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国家重建和民族复兴。因此,《抗战建国纲领》公布后,"抗战建国"迅速成了全面抗战时期的主流话语。1938年5月22日,贺麟发表一篇题为《抗战建国与学术建国》的时事评论,在充分肯定《抗战建国纲领》之积极意义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术建国"的主张。于此前后,胡秋原、张其昀、潘梓年、潘菽、张申府、胡先骕、吕振羽、吴泽等学者也就"学术建国"的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抗战建国"话语下"学术建国"的讨论,主要涉及(一)为何要"学术建国"?(二)怎么样"学术建国"?(三)要建一个什么样的国?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尽管和清末以来的"学术救国"思潮一样,讨论参与者主要是学术圈里的人,但讨论的本身却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推动了文化和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冯桂芬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一位不很重要的思想家。目前对于冯桂芬的思想在继续展开讨论。不少同志就冯桂芬的政治思想、经济主张和向西方学习等问题,都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而最后归结到他的思想的阶级实质的判断,并且出现了相当大的意见分歧,相持不  相似文献   

5.
卢丽 《日本研究》2011,(1):68-72
南原繁作为日本著名的政治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在二战后日本处于民主国家转型的关键时刻,奔走呼号,他不但给日本国新宪法、新教育法等国家全部基本重要法案的设计赋予了全新的思维,还唤起了茫然自失的日本国民创建新民主国家的热情。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挖掘并梳理南原繁的“建国构想”。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4):96-99
两面政权是一种特殊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在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力量相对弱小时,将工作的突破口对准敌伪基层保甲人员,让其为我所用,暗地里替共产党服务,从而成为白皮红心的两面派。学界对于这种独特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研究,开始较晚,取得的成果也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说,对于两面政权的研究可有可无,相反,这个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本文试图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两面政权的研究历程做一梳理,同时就两面政权的概念提出一个新的思考,以期为之后该方面的研究做一借鉴。  相似文献   

7.
军队“兵头”现象的产生及实质{俄m.B.梅尔库洛夫俄罗斯军队中的“兵头”现象(兵头指让新兵服从自己并任意欺负、羞辱新兵的老兵)早就存在,只不过近几年才在社会舆论中曝光,对此,官方亦不否认。人们过去一直认为,非条令性相互关系进入军队是由于允许服过刑的青...  相似文献   

8.
“中日伙伴关系”的背景、实质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年 1 1月底 ,中日两国政府在江泽民主席访日时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中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本文拟就“中日伙伴关系”的背景及其实质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趋势做一展望。一、背景 :两国关系的重新调整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中日关系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此为背景 ,1 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共同确立的关于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平友好的诸项原则频频受到日本一些势力的挑战 ,中日关系在迭起的政治摩擦中出现了滑坡局面。这些情况表明 ,冷战后中日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阶段。细…  相似文献   

9.
1894年1月朝鲜东学道道徒全臻准领导全罗道古阜郡农民首举义旗.在"辅国安民"、"尽灭权贵"逐灭洋赓"的口号下,  相似文献   

10.
《圈套》这本书以一九七三年苏联社会做背景,掩盖苏修社会矛盾的阶级本质,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把对苏联人民实行残暴镇压的工具──公安机关,描写成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平与安全的保护者。 众所周知;自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他们就背叛了无产阶级专政,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在国内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早在一九五六年苏共“二十大”后,苏联叛徒集团胡说斯大林时期制订的刑法已经过时,大搞司法改革。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颁布了《关于国事罪的刑事责任的法令》,规定要严惩所谓“反苏煽动”,“聚众骚乱”的人。五九年、六一年又先后发布各种惩治条例。六…  相似文献   

11.
成晓星 《社科纵横》2003,18(6):13-14
本文全面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作用以及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阐述了民族文化的精华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论述了先进文化的作用以及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7,(8):14-17
一带一路战略以和平、合作、发展、共赢为其核心理念;以政策相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和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为主要使命。其现实意义体现在:是应对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重大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为边海防事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试论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从明治维新开始走向军国主义道路的,具体地说就是在“征韩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历史根源,同时与明治初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佐藤政权时期“冲绳归还”的政治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生 《日本学刊》2012,(3):143-156,160
在难以改善中日关系的背景下,佐藤荣作首相选择了争取冲绳归还作为自己政权的最大外交课题。他不仅亲自提出政策课题,而且始终掌握政治过程的主导权,同时制造有利的社会舆论并利用秘密外交渠道进行交涉,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时机,以等待型政治作风循序渐进地实现了这一政策目标。在此政治过程中,包括自民党等各个政党、外务省等行政机构、社会团体在内的其他政治主体及政治行为者未能发挥较大作用,也因此反映了首相决断型决策过程乃至政治过程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哲学发展史的视角,对“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新唯物主义贯穿了辩证法;新唯物主义颠倒了唯心史观;新唯物主义以实践观点为基石,并对哲学发展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说.  相似文献   

16.
“腐败不可避免”论的实质是“腐败合理”蒋德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腐败的问题日益突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理论上对腐败的不正确认识,尤其是“腐败不可避免论”的盛行,不能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腐败不可避免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国经济学界常用的概念之一。在治理整顿期间重新认识“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不仅对于正确理解目前经济调控目标,进一步明确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创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经济学也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一直是发展经济学所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发展经济学关于这一问题有过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认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涵义就是经济增长,即财富的不断丰富,其数量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这种观点在本世纪  相似文献   

18.
凌德 《东西南北》2012,(19):25-27
2012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班子正式上任。为了打响施政“头炮”,上任第二天,梁振英和他的新班子成员便走基层聆听民意,实践其竞选时的承诺。这其中,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和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最引人关注。香港媒体称,这三大司长都具有雄厚的政治实力,在梁振英团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于“差异就是矛盾”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维护传统的说法,即“差异就是矛盾”,把它作为普遍的原理,对它全盘肯定;另一种意见,则全盘否定“差异就是矛盾”的命题。这两种意见,都各有合理之处,但又都各有值得商榷之处。现在就“差异就是矛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及它是否是矛盾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差异就是矛盾”,这是多年以来,不仅在我国哲学界,而且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的理论界中,颇为流行的观点。“差异就是矛盾”是怎么来的呢?它既不是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发明,也不是出  相似文献   

20.
计志宏 《创新》2009,3(4):72-75
“科教兴国”战略是新时期我党的治国方略,它的形成是建国后党的三代领导人艰苦探索的结果。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奠定了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践与创新,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化作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