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2月20—21日,由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和中国辽金暨契丹女真史研究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协办的“金毓黻与东北边疆史地研究论坛”在黑龙江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等近20个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金毓黻学术贡献、东北史研究、民族史研究、高句丽研究、渤海史研究、金史研究等6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学问》2015,(2)
<正>2015年1月9日,《金毓黻全集》编纂启动仪式在长春师范大学举行。长春师范大学校长、《金毓黻全集》编辑整理指导委员会主任赵骥民,编辑委员会顾问孙玉良、刘信君,主编姜维公、付百臣,以及各分编委员30余人出席了会议。金毓黻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生致力于东北史地的研究和东北文献的搜集整理编辑工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金毓黻先生的学术观点至今  相似文献   

3.
一、东亚都城的研究研究东亚都城,笔者认为应当以如下事实出发,即:都城选址的各个对象区域具体说来,仅仅占东亚世界的一部分。这种现象,不是仅限于中国周边区域的都城,即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的都城,同时,也包括中国各地的都城。当然,尽管是东亚世界,因各国、各地域之异,其都城规划及形状也各具个性。既然各自固有的历史和风土并不相同,其特色亦就不容忽视。不过,迄今我们过于尊重个性,在围绕都城规划上,过分地拘泥于细部,例如道路的形态及名称,街区的规模及名称,城门的位置及名称,宫殿的陪衬建筑及名称,乃至土地制度等个别事实等,往往限定了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5,(2)
唐朝初年,唐朝与高句丽的关系十分不稳定。公元640年,陈大德受唐太宗之命,出使高句丽,一方面持节答谢高句丽太子桓权入唐,改善双方关系,一方面觇国虚实,为日后唐朝出征高句丽做好情报准备。陈大德不辱使命,缓和并稳定了唐丽关系,并著有一部史料价值极高的《奉使高丽记》遗世。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系发行于东北沦陷区、以青年为时象、为敌伪政权服务的一家综合性文化类期刊.其在发表诸多宣扬"王道政治"之言论的同时,也刊登有表现真实人生与现实的文学作品和论析尚属坚实的文学批评文章.<新青年>时东北文学的批评在刊物的自身历史行程中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其早期,<新青年>多关注东北现代作家作品的研讨;中期则重在从宏观视角对东北现代文学进行整体分析与历史梳理;后期的<新青年>中,文学批评的文章已极为罕见,它用更多的版面刊发了较多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与文学批评并不对称的态势.尽管如此,<新青年>在推动和发展东北现代文学批评过程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特有的地位,一些篇章凸现着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京通史》的编撰工作和思路曹子西(《北京通史》主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会长)一、编撰工作简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10卷本《北京通史》,已经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公开出版。分担各卷撰著的北京通史课题组成员共有14人,即:第1卷的曹子...  相似文献   

7.
《学问》2015,(2)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中央为加强对东北党务及东北地下工作的领导,由齐世英创办东北协会并主持国民党东北工作。其在抗日救亡、收复失地等方面颇有贡献,除国民党东北地下工作外,尤以《黑白》及《时与潮》的抗日救亡宣传成绩最大。但由于政治立场、自身局限、派系斗争等因素,限制了其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民族融合的大舞台,统一王朝时期是腹里之地,分裂割据时期又是兵家必争之地,革命战争年代处于前沿阵地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的东北旧体诗创生于东北社会加速近现代化的新陈代谢时段,密切关涉了清末民初东北社会的生活状貌和变迁,其中新旧因素的交织、生灭、移位诸现象较为集中,尤其是传统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在文学场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创作既体现出社会形态中文学的变化,又于文学中显示着社会的改变。其中,感时感事诗成为最为直接体现社会情感的文学选择,实然的社会生活如对现代人性的建设和对现代国家制度的追求在诗中有了更多的表达,景物诗保留了东北在自然、人文发展中的优美景致。在署名方式、创作方法、文本结构方面有新的文学、美学质素呈现,传统的全知视角转为有限视角,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出现了向现代文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北京通史》学术座谈会纪要编者按:一部系统完整地研究北京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北京通史》(全十卷,共330余万字),最近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部分历史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十六年的不懈努力撰...  相似文献   

11.
《北京通史》课题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六五”、“七五”期间的科研项目,也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院级重点项目。经过该课题组全体成员近十余年的共同努力,已陆续收集、整理、编撰、出版了一批北京史研究资料专书和专门学术论著,《北京通史》十卷本也已基本完稿。《北京通史》第一卷《先秦至魏晋北朝卷》和第三卷《辽代卷》已公开出版,第四卷《金代卷》和第五卷《元代卷》正在排印,第六卷《明代卷》、第七卷《清代卷(上)》、第八卷《清代卷(下)》、第九卷《民国卷》和第十卷《当代卷》已经脱稿,第二卷《隋唐五代卷》即将完成。为了介绍这项系列科研成果,兹将1988年12月26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通史》编撰工作研讨会”上,由《北京通史》课题组长兼该书主编曹子西、副组长王玲、魏开肇等人所作的汇报,该书学术顾问侯仁之、单士元和特约编审戴逸、何兹全、徐苹芳、彭明、林甘泉、刘北汜、于杰、赵其昌、陈述、陈高华、许大龄等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载,供中国地方史志、区域史、城市史、都城史工作者、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学问》2010,(5)
《辽海志略》是清朝咸丰年间赣榆县令隋汝龄编撰而至今尚未刊付的东北地方志书。该书艺文部分所收诗词、典谟、文赋等,上自周箕子"麦秀歌",下至清道光朝彭浚"陪都试牍序",计1700余首(篇)。其中,清人所作诗歌有570余首,内容广泛,远超前代,反映了清代东北题材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14.
<正> 1988年12月26日,我们院召开了《北京通史》编撰工作研讨会。到会的各位专家对《北京通史》的十卷目录框架进行了讨论,对全书的构思和我们以往所作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不少宝贵建议和具体修改意见。会上所提的问题,有的我们曾经有所考虑,已经在具体工作中逐渐解决,有的引起我们许多新的思考。会后,我把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归纳,连同我的想法整理为如下十条,供《北京通史》课题组各位同志考虑,并恳请各位专家继续给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地方史研究领域的一座丰碑──祝贺《北京通史》出版郦家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曹子西同志主编的三百多万字、十卷本巨著《北京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学术界值得庆贺韵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正> 《北京通史》第八卷属于晚清时期的北京,第九卷属于民国时期的北京。这两卷虽然各具特色,而它们的基本特征颇有类似之处。且从城市建设角度看,许多新型项目兴起于晚清,发展于民国时期。因此,我在汇报第八卷基本构思的同时也兼及第九卷。首先汇报我们的构思经过。开始有个问题颇费思索,就是同中国通史相关联的重大政治事件,写不写、如何写的问题。因为解放后的三十多年间,对于近现代史研究,集中的专家学者最多,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数量也很大,其研究之深度和广度也要大大超过其它各段历史的研究。如果我们再写这些内容,就可能重复,水平也可能不高。如果不写这些内容,回避同中国通史的重复,那写出来的稿子就算不了北京通史,最多不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集是 1 999年 9月 ,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面向 2 1世纪的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收论文汇编而成的。它以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为主线 ,对日本的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和民俗等领域进行了体系化的综合研究 ,并系统化地全面阐述了 2 1世纪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内合作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途径 ,是探索 2 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好书。  全书共分三篇 :经济篇、历史篇、文化篇。各篇分别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和以不同的视角 ,历史地、客观地和正确的反映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全貌 ,对过去的历史和未来走势予以较为准确的定位 ,是历…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与东北间的人口流动由来已久,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高潮。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流动的数量多、规模大,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第二,人口流动是双向的;第三,人口流动的数量随季节变化而改变;第四,华北人口多流向东北的北部,即所谓的北满地区;第五,流入东北的华北人口中,山东人占绝对优势;第六,华北人口流入东北,具有明显的逃亡色彩。同时,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年龄、性别、职业以及阶级构成等几方面的分析,指出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的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19.
史应勇 《唐都学刊》2006,22(3):6-10
郑玄与传世本《孝经郑注》的关系,自魏晋以后一直是个谜。由于汉末经注的影响力,人们见有题名郑注的经书自然以为是郑玄之注,经学里的行家人早就从具体内容中发现了疑点,屡次提出。但由于政治家对到底是不是郑玄作的注并不太在意,故此事一直未能澄清,直到唐代,依然是笔糊涂账。在学界争论不休时,唐玄宗以天子之尊,亲自注《孝经》。自此,《孝经》唐明皇御注本就成了定本,这更促使了民间真的郑注本的散失。宋以后的《孝经》注疏本也是在唐明皇注本基础上为之。清代学者辑出的多种《孝经郑注》本,也都以传世《孝经正义》为主要依据。其实,这些郑注根本就不是郑玄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姚君喜 《社科纵横》2004,19(3):101-103
国内不乏对西方美学史系统研究的著述 ,但都不是非常系统和全面。由蒋孔阳、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 ) ,堪称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和完备的一部西方美学通史的著述。该著从独特的美学史观出发 ,立足于现代视界 ,以其宏大的体系和缜密的结构 ,构筑了一部活的西方美学通史 ,本文将对该著独特的理论视界和美学史观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