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布什:经常拜读《罗斯福王》 《圣经》对布什的影响有目共睹,从来没有哪位总统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像布什这样强调宗教。在伊拉克战争前夕,布什还很不慎重地将这场战争比喻成“新时代的十字军东征”。  相似文献   

2.
存在一个美利坚帝国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拉克战争引发了关于“美国帝国主义”的新一轮争论。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未充分展开:这个术语通常是为这场战争的批评者所使用,而被战争的支持者所抵制。尽管战争的支持者信奉的如果不是帝国主义,则肯定是帝国,那么,华盛顿是新的罗马城吗?存在一个美利坚帝国吗?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吗?在我看来,我们应更好地理解美国在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不是纠缠于这个旧术语。对美国使用强权的批判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因此我们最好看清楚我们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对我所提问题的最简单回答依然是“肯定”的。在建构全球市场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儒学传入日本关于中国儒学开始传入日本的过程,成书于720年的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应神天皇纪中,有如下记载: “十五年秋八月壬戊朔丁卯,百济王遣阿直岐,贡良马二匹。……阿直岐亦能读经典,即太子菟道稚郎子师焉。于是天皇问阿直岐曰,如胜汝博士亦有耶。对曰:有王仁者,是秀也。时遣上毛野君祖荒田别、巫别于百济,仍征王仁也。其阿直岐者,阿直歧史之始祖也。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8):118-122
在长达二十余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中,战争管控的失效是探究这场战争爆发与扩大的重要因素。联盟政治缺陷、域外敌对性国家波斯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双方安全困境的塑造、战略透支与团体迷思,以及雅典帝国极致的战略目标等都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导致战争双方对于危机管控失败,这些变量也成为分析战争管控失败的思考路径,借此为当下处于权力转移之中的世界,提供有关战争管控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5.
《学问》2010,(2)
公元670年至675年,新罗在协助唐王朝灭亡了百济、高句丽之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与唐王朝驻军爆发了战争,史称唐罗战争,其中"买肖城之战"尤为史家关注。中国古代史书与朝鲜半岛方面史书对此战的记载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日后中外学界对此战评价多有分歧。经比对分析,成书于王氏高丽时期的《三国史记》对此战之记载多有不实。  相似文献   

6.
《学问》2015,(4)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19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记载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和前三王的传承,好太王的统治,以及好太王戎马倥偬、东征西讨、开拓疆土的功业,同时记述好太王陵守墓烟户的来源、数量和守墓烟户制度。其中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倭寇侵入朝鲜半岛后,高句丽好太王亲率水陆大军往救新罗,击退百济,驱除倭寇的一段战事尤为重要,中国、朝鲜、日本的古籍鲜有记载。碑文按年记载的史实,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十五年战争与日本报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十五年战争,是指1931年至1945年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同中、美、英诸同盟国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对于这场战争本身及其历史地位,学术界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的。至于作为“总力战”的一个重要环节——宣传战线——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掉了。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打算尝试  相似文献   

8.
今日正教国家[法]S.巴基埃今年初,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F.图阿尔发表了一部题为《正教地缘政治学》(巴黎,迪诺出版社)的论著,用一种全新的笔调分析探讨了波斯尼亚战争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国际关系和西方世界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最...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伊拉克战争成为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 ,同时也引起了来自军界、政界以及学术界等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对这场战争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于 2 0 0 3年 4月 1 0日主办召开了“国际法与伊拉克战争”座谈会 ,会议邀请了国际法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 ,探讨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法的影响、伊拉克战争对当前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冲击、伊拉克战争与国家主权原则、伊拉克战争与国家自卫权原则、伊拉克战争与联合国安理会集体安全原则和遵循国际人道主义法等问题。来自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学院、北…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0,(6)
百济在与高句丽、新罗争雄朝鲜半岛期间,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北政权分别建立了朝贡关系。百济在与南朝和北朝不同政权的朝贡中,其朝贡的特点、目的存在较大差异。百济对南朝朝贡主要是出于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对北朝朝贡则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五代战乱,记载朝鲜半岛与中国交往之史实已不甚了了.本文通过爬梳分析,认为包括百济及新罗、高丽在内的后三国,不遣使后梁,与当时中原各政权不承认后梁有关.三国中,后百济与吴越国最先通使,其时在公元900年,其后,后百济一直与吴越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当公元919年,吴越国与吴国之交好,也为后百济与后高丽之间一段时间内的交好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12.
朝鲜半岛出土的木简,有食品货物标签、登记簿、祭祀呪符、题签轴、公文书、《论语》木简等,类型多样。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等古代朝鲜三国的木简各有差异,其中百济木简与古代日本的木简具有密切的类缘性。这表明伴随着物品与人员的移动,木简也随之在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之间、百济王权与倭王权之间流播。在自中国大陆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并被接受的过程中,木简文化发生了各种各样的衍变。朝鲜半岛出土的各种木简,为探讨此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3.
龚娜 《社科纵横》2014,(4):114-1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昭和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在明知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天皇制的国体,依然顽固拖延战争,企图实现一场胜战后的体面媾和。最终,昭和天皇虽然做出"圣断",结束了这场罪孽深重的侵略战争,但其罪责却不能抹消,昭和天皇对这场战争负有直接而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驱散战争硝烟的使者──唐郭务悰使日事迹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驱散战争硝烟的使者──唐郭务悰使日事迹述略杭州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王勇公元663年8月的白村江海战,一改东亚的政治格局:唐朝与新罗联手灭百济,继而灭高句丽,迫使日本从半岛引身自保;新罗统一半岛后,国力足与日本分庭抗礼,两国竞相靠拢唐朝,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  相似文献   

15.
“皇权主义”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战争中的“皇权主义”问题,一直看法不一,争论不休,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关于这场争论,如果能从历史比较研究角度加以考察,具体分析俄国农民战争与中国农民战争中这类现象的异同并探讨其原因,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俄国式的“皇权主义”——拥护好沙皇中国史学界运用“皇权主义”这一概念,其源皆出于斯大林的一语:“在说到拉辛和普  相似文献   

16.
9·1 1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有人说我们是处在战争之中 ,但是它又与孩子们所听说的战争不一样。孩子们不知道它是不是战争 ,它是否发动了一场战争 ,谁卷入了这场战争。有些孩子感到处境危险 ,需要周围的成年人的帮助。那么 ,在我们周围充满了恐怖主义暴力和国际冲突的情况下 ,家长、教师和其他看护孩子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有人正在研究孩子们对于 9·1 1事件的反应。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1 .许多儿童 (主要是学龄前儿童 )不知道或已忘记了这一事件。2 .多数儿童 (至少那些不在纽约和华盛顿附近生活的儿童 )并不经常想到这件事 ,而是关心他…  相似文献   

17.
《学问》2010,(6)
显庆五年(660),唐朝在新罗导引下灭亡百济,并在百济故地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及带方州。后唐朝出于战略考虑于麟德二年(665)八月前将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都督府及带方州合为一个统一的熊津都督府,以原百济太子扶余隆为统一的熊津都督府都督。《新旧唐书.百济传》有关熊津都督府陷落记载过于简略,其记载的熊津都督府都督扶余隆"惧新罗,寻归京师"或"畏众携散,亦归京师"不符合历史事实。熊津都督府于672年五月前后被唐朝主动放弃,与扶余隆无关。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的前言里,石刍纪之先生写道:"如果不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这场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意味着什么."在该书"后记"里,作者指出:"20多年前,我们就这场战争的责任进行过磋商","对不曾学过日本侵华史的人来说,如果能重新客观地学习日本侵略亚洲的真实历史,才会感到我们青年人也应该对这场战争负责".有人可能怀疑:从这个出发点来叙述中国抗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对日本古代律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日本应神天皇16年(公元405年)百济人王仁将《论语》携至日本,中国儒家思想即开始传入日本。自此以后,儒家思想对于日本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文学艺术各领域,均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其影响力虽有强弱兴衰的变化,却一直不曾断绝,直至今日。儒家思想对日本法律有哪些影响?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  相似文献   

20.
梁小娟 《探求》2009,(4):64-70
广州国民政府南征是国共两党首次合作期间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1925年10月,广州国民政府开始举兵征讨南路八属各地以邓本殷为首的反革命军阀势力,于1926年1月攻克邓本殷老巢琼州,扫除了阻碍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实现了广东的统一。南征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二是在敌我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南征军处于优势;三是南征军深入人心的宣传工作;四是省港罢工工人的支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