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问》2015,(5)
高句丽始祖传说的创造与再创造与高句丽侵夺夫余旧地是密切关联的,好太王碑中的高句丽始祖传说构建于北夫余灭亡前后,载之于《魏书》始祖传说则再创造于东夫余灭亡前后,二者具有一致的目的,即建立对夫余旧地和夫余旧民占有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学问》2010,(5)
现存的中外古代文献中,记载高句丽建国传说的史料比较多,有的记载比较明确,有的比较模糊,还有的在辗转传抄过程中出现讹误。认真梳理这些史料,去伪存真,还历史本来面目,对于研究高句丽的早期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记载高句丽建国传说的史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确的高句丽建国传说,另一类是夫余的建国传说。  相似文献   

3.
五女山山城     
正五女山山城位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城东北8公里处的五女山上。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第一代王城"纥升骨城"的部分遗址。据载,公元前37年,中国东北地方政权"夫余国"王子朱蒙率领一部分人在此建国立都,号称高句丽。作为第一代王城,高句丽王朝的政权在此经历了整整40年的时间,先后有两代国王在这执掌政权。山城依山势而建,呈不规则的楔形,远远望去似一只单靴,南北长1540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0,(4)
一个民族族源神话文化内涵、文化形态及其文化渊源是认识这个民族文化特质、判断其民族归属的重要原则与根据。高句丽族源神话与中华文化有内在渊源。李奎报的《东明王篇》存在着篡改高句丽始祖出生神话文化性质、美化王氏高丽先世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学问》2015,(6)
夫余前期王城在吉林龙潭山山城一带,由龙潭山、东团山和三道岭子山城构成三位一体"山城拱卫"格局;其后期王城,也应从吉林市之西有三位一体"山城拱卫"格局的地方寻找。辽源龙首山、城子山、工农山山城构成三位一体"山城拱卫"格局,且附近具有东辽彩岚夫余墓地等深厚的夫余文化积淀,据此推定,辽源龙首山山城一带为夫余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与此相联系,推定商岭、子城、高句丽夫余城、渤海夫余府和辽代回跋城等地望。  相似文献   

6.
《学问》2010,(4)
高句丽始祖传说中的"河伯女"内容是高句丽人为增加其始祖传说的神秘色彩而增添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其始祖朱蒙驾驭水族的能力,弥补其"鱼鳖架桥"传说的不足。其增添的内容也与内地相类传说息息相关。王氏高丽建立后,许多文人加入到改造海东传说的行列,高句丽河伯女传说得以继续发展,内容不断增强,形象日益丰满。  相似文献   

7.
东汉对夫余国的重视,最突出的表现是夫余王葬用玉匣.玉匣即玉衣,东汉赐予夫余王葬用玉匣的时间断限开始于安帝永宁元年(120)至顺帝永和元年(136)之间,原因之一是夫余与东汉往来密切,具备了东汉皇帝赐予夫余王葬于玉匣的条件与可能性;原因之二是面对东北诸夷混乱局面,夫余王夫台遣子尉傀台为东汉平乱做出了贡献,东汉对夫余王的亲自到访“作黄门鼓吹、角抵戏”,这是赐予夫余王葬用玉匣的最佳和合理时机.而赐予葬用玉匣的结束时间为延康元年(220).从形制上看,夫余王葬用玉匣符合“银缕”的可能性.已使用玉匣的是夫台和尉仇台,文献中最后的玉匣主人是简位居.夫余王葬用玉匣的出现,一方面可见其葬制规格之高;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夫余国在汉魏时期曾强大一时,堪称东北边疆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东汉的政治版图中居于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8.
《学问》2015,(4)
隋丽战争是隋朝与高句丽之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其规模之大堪称中国古代史之最。"杨谅东征"是隋朝首次征讨高句丽,奏响了隋唐两朝大举东征高句丽的序曲,但却以失败告终。首次东征之败绝非事出偶然,主观因素是其战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学问》2015,(6)
辽源市龙首山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土筑山城,最早修筑于汉代。此城南端濒临东辽河,附近有两个土筑护卫山城(七一古城、工农山古城)。龙首山山城既是"夫余后期王城",也是"高句丽扶余城"和"渤海扶余府",更是辽代黄龙府最初所在之地。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5,(1)
东明圣王、琉璃明王时期高句丽政治体初兴,内以桂娄部为核心,外则依靠联姻与沸流等部结成同盟;大武神王时期,随着代表夫余势力的掾那部的加入并与桂娄部结成联姻关系,为高句丽王权强化提供了契机;从大祖大王时期开始,伴随着桂娄部与夫余势力间联系的紧密,高句丽王权获得了更多提振,通过授予诸部酋长层级化的政治名号强化了对诸部的统治,同时统治地域也有所扩大,并在部落体制之外,出现殖民城邑这一新的地方统治形式;到新大王、美川王时期,沸流部、掾那部等传统势力先后衰落,王权乘势而兴,高句丽早期地方统治体制得以抵定,即以桂娄部(内部)为核心,划分国家其他部分为东、南、西、北四部,四部由国王任命的大使者行使监管之权,同时,由王权直辖的打破部落血缘组织的城邑管理机构也得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09,(9):4-5
集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美誉。集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市。集安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高旬丽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边疆民族政权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存续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孝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王子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建国,故称高旬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  相似文献   

12.
《学问》2010,(6)
目前,学界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认识虽不尽相同,但是相关研究都基本未脱离传统的研究体系,亦即以《三国史记》为核心的研究框架。而事实上,这一体系本身便存在着两大误区:其一,将《三国史记》所载有关高句丽早期历史的历史传说视为史实。其二,是以南北朝以后的中原史料与好太王碑铭的内容来证明《三国史记》所载传说的真实性,却不知道这些史料系出同源。传说中的朱蒙、类利、无恤这前三王未必就是高氏祖先,他们很可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部落有着不同的身世的高句丽民族的英雄。  相似文献   

13.
《学问》2010,(6)
吉林省的古代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以吉林市东团山遗址的汉代时期夫余文化最为显著。在夫余文化遗址出土和采集的众多遗物里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同中原汉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学问》2015,(6)
传统的以吉林市为中心的"西团山文化"为夫余先世文化说经得起考古学验证,高句丽"扶余城"即渤海"扶余府",《辽史·太祖本纪》中的"扶余城"为渤海"扶余府",渤海"扶余府"与后来《辽史·地理志》中的"龙州黄龙府"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渤海与高句丽是两个族源族属、文化属性截然不同的民族。族源上,二者虽是土生土长于中国东北,但民族形成的轨迹却各不相同。文化上,渤海文化不是高句丽文化的继承者,所谓的"海东文化"实则是汉化了的渤海文化,这与高句丽固有文化占主导的情况大相径庭。政权上,渤海民族政权不是高句丽政权的延续,渤海政权的建立与高句丽灭亡并没有丝毫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学问》2015,(6)
集安是高句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古代高句丽文化精华的荟萃之地,特别是2004年集安以高句丽墓壁画、好太王碑等文化遗产"申遗"成功后,高句丽墓壁画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等特色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也成为吉林省东部地区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学问》2015,(2)
唐朝初年,唐朝与高句丽的关系十分不稳定。公元640年,陈大德受唐太宗之命,出使高句丽,一方面持节答谢高句丽太子桓权入唐,改善双方关系,一方面觇国虚实,为日后唐朝出征高句丽做好情报准备。陈大德不辱使命,缓和并稳定了唐丽关系,并著有一部史料价值极高的《奉使高丽记》遗世。  相似文献   

18.
《学问》2015,(2)
国内城是高句丽第二个都城,也是高句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平原王城。对国内城城墙修筑情况的探讨表明,高句丽时期,国内城城墙经过至少两次的复修,且有一次向内的拓宽处理;西墙内移存在考古学层面的证据,但作为孤例,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我国北方民族政权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是由各民族政权的属性及其与主体民族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的。作者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北方各民族政权的关系,阐明这些政权发展的层次及特点,并把北方草原的游牧型及东北地区的农业型政权作为“边境”民族政权的类型;把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开创的封建割据式政权以及北朝作为“中国”的民族政权类型;而夫余、高句丽等政权则是不同样式的奴隶制政权。建立在中原的属“中国”型政权,建立在边境的属“边境”型政权,同在“天下一体”之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体观是历史形成的,它构成了我国各民族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上民族的不断分化融合,因此各民族的源流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既有多源,又有多流,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说,那个族就仅是那个族的祖先。对我国各族人民来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渤海人的族源,既有粟末  人,又有高句丽人、夫余人、汉人及其他  人。而渤海亡后,渤海人既有西徙辽宁和东蒙以后加入汉族的;又有南徙朝鲜半岛以后加入朝鲜族的;也有留居故地以后加入女真族的①。 高句丽人的族源,既有当地的  各部,又有南徙的夫余人和东徙的汉人。高句丽灭亡后,遗人一部分被唐西徙到陇右、河南、江淮,以后加入了汉族;一部分居住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