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问》2015,(2)
黑龙江中上游两岸是达斡尔人的祖居地,早在明末清初就建立了一系列城寨,其中多位于黑龙江左岸及其支流上,以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中下游为代表。17世纪上半叶,该区域的达斡尔人主动"内附"满清。中叶以后,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达翰尔人被动"南迁嫩江之滨"。1900年"俄难"期间,余留在江东六十四屯的达斡尔人再次被动"南迁"黑龙江右岸。至此,黑龙江左岸已鲜有达斡尔人居住。南迁的达斡尔人为抵抗沙俄、驻驿屯垦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虹 《学术交流》2001,(1):127-129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达斡尔族文化作为黑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民族性还是在地域性上,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黑土文化蕴涵着达斡尔民族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达斡尔族文化为黑土文化铺垫了浓重的精神底蕴.黑土文化对达斡尔族文化的整合与再造,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和风格的基础上,挖掘黑土文化精髓,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达斡尔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族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传统,其民歌丰富多彩,旋律形态复杂多样,颇具特色,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的生活.其衍变经历了单句乐段、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多句体,直至升华为比较高级的单二部曲式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鉴于民歌承栽着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文化的珍贵记忆,传承保护达斡尔族民歌这一艺术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采取的传承举措为:从娃娃抓起,使民歌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纳入"黑龙江少数民族民歌欣赏"内容,使之起到传承的标本作用;通过举办艺术节展演、演唱大赛等形式,推进民歌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桂凤 《学术交流》2006,(11):111-11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作为旅游业发展最具吸引力的民俗旅游的基础。受到国际和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一些地方对其开发利用的水平相当高。黑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其内涵广泛对黑龙江省10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问题加以调查分析,我们要走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达斡尔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过程中,达斡尔族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品格.在开垦和发扬北疆文明的历史中,在清代以来的反抗外敌入侵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革命斗争中,在有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转折时刻的历史选择中,其认真对待历史足迹、珍视历史传统、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斡尔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促进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对促进北方各民族间感情的融合与增强,对促进达斡尔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今天黑龙江省的三千二百万人口中,包括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赫哲、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吉尔吉斯等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其他都是少数民族。汉族何时到龙江,这在汉族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中是不可缺少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居住在太平洋西岸山区的惠考尔人(Huichol)也许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一个梦想用神话来维持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民族. 惠考尔人是古代阿兹特克人的后代,世居墨西哥西北的西埃拉·马德里山脉(Sierra Madre Mountains).从久远的年代开始,他们一直相信,他们所拥有的神秘的宗教仪式可以保持自然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于耀洲 《学术交流》2003,1(7):104-106
达斡尔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其爱国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明显的表现。具体可概括为民族的先进文化、善于把握时代精神、杰出人物的作用和重视教育的传统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这个穿衣扣扣子的比喻非常形象,而且内涵丰富。那么,人生的第一个扣子来自哪里?就是家庭的教育。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风和家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家风和家训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家  相似文献   

10.
李鲁歌 《学术交流》2001,(2):119-123
曹雪芹最早的祖先是轩辕黄帝,曹芸、曹彬、曹玮、曹孝庆、曹善翁、曹子义、曹端广、曹俊都是曹雪芹的祖先;曹端广应是曹俊之父,他于明永乐二年从江西南昌武阳北上至丰润(今属河北),住了三年左右,然后入辽,"著籍襄平",后又南下七十里定居于辽阳,在此生下曹俊;后来曹俊及其后代曹智、曹锡远、曹振彦、曹玺等多人"世居沈阳".说曹雪芹的祖籍是灵寿、武阳、丰润、襄平、辽阳、沈阳,都不算错.  相似文献   

11.
商周时期的孤竹国人原是东北夷中的一支 ,世居在今河北省东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不仅与商王室同姓 ,而且是商政权北部拥有相当力量的诸侯国。从其名号文化的内涵、语言文字及某些习俗 ,还有伯夷、叔齐的事迹等方面判定 ,这支东北夷在商代大体完成华夏化进程 ,成为东北地区世居类型的汉族之先世。孤竹国人与其他共同体并肩开发东北南部广大地区 ,为燕国以及秦汉积极经略这一地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茹 《学术交流》2012,(8):184-186
在诸多文学体裁创作上,海明威更以小说见长。《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简洁的语言功力、修辞技巧的娴熟运用和见微知著的深刻蕴涵,将一位老人和一老一少两位侍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既有力地揭示了战争的创伤,即生活在虚无中的人们的孤独与无助;又再现了人的尊严、勇敢与顽强,特别是对光明与温暖的向往。所有这些,得益于海明威清新、简约、富有哲思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在唐代前期出现了一个官修正史的高潮 ,唐高祖李渊与唐太宗李世民都下过官修正史的诏令 ,当时的大臣如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曾挂名领导这一工作 ,如令狐德等还实际参与过。在这一官修史书压倒一切的过程中 ,却涌现出了一位利用官修史书之机而进行私修史书的史学家李延寿。他的《南史》和《北史》(合称《南北史》)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秘密完成并经过唐高宗的批准而公开传播的。  一、勇于顺应时代潮流和善于把握历史机遇的李延寿李延寿 ,字遐龄 ,本为陇西著姓 ,但世居相州 (今河南省安阳县 )。生于隋文帝开皇年间 (公元 5 81— …  相似文献   

14.
赵宏志 《学术交流》2005,(11):18-23
中国当今伦理状况最严重的问题是"双重人性问题".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为个性伦理.个性伦理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伦理学,在人伦关系的范围内,深入到人的心理层面探究伦理问题.伦理和道德的关系为伦理包含道德,道德只是伦理中的准则部分和道德评价部分.个性伦理的两个重要范畴为个性和群性,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性,群性是某群体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主张强化个性,弱化群性.传统伦理与个性伦理有原则性区别,即,传统伦理停留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层面,个性伦理深入到人的心理层面;传统伦理以社会为本位,个性伦理以个性为本位;传统伦理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改变个性,个性伦理是根据个性的需要而改变社会的管理方式;传统伦理是从外到内的内化,个性伦理是从内到外的实现;传统伦理鄙视沟通技巧,个性伦理纳入沟通技巧.为实现国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和谐两大主题,提出了个性伦理四原则即,以个性为本位、以实现为本位、以自主为本位、以规则为本位.  相似文献   

15.
汪平 《东西南北》2014,(13):24-26
他是时下印度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他没有傲人的种姓背景,凭借个人奋斗,成为大权独揽的地方"诸侯",并因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而备受称道;他从来没有卷入任何一起腐败丑闻当中,顶着高效、果断、廉洁这些标签;他也被视为强硬的印度教主义者,2002年他治下的古吉拉特邦发生2000多人死亡的惨案,他难辞其咎。他,是一位饱受争议的政治家,他,也是下届印度总理。  相似文献   

16.
以SS事件为例,从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中积极参与者的社会特征及其力量的展示过程中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当前,中国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具有社会边缘人特征.社会边缘人的力量展示过程如下:以社会性纽带为组织后盾;通过有效动员向民众借力;寻求政治机会,使地方政府居于强者弱势地位;引领聚集者挑战地方政府权威.社会边缘人是中国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其参与行动可解释为以工具性为主,情感性为辅;其动员能力强,组织化程度低,但其惊人的力量难以持久.  相似文献   

17.
论黑龙江满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黑龙江主要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文化是黑龙江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术界开展了抢救满语资料、研究满文档案的民族文化遗产拯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满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仅靠学术界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及全民的参与,从而形成持久、广泛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确保满族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工作长期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06,(12):44-46
他是一位刚强的男子汉,但他却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温暖和滋润着流浪儿童受伤的心灵,为他们营造着温馨的家园;他是一位丈夫和父亲,但他却用宽厚博大的胸怀呵护和救助着一个个需要救助的人,为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9.
陈龙正:晚明士绅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贤亮 《浙江学刊》2001,65(6):133-139
嘉善乡宦陈龙正是活跃于晚明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的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言论活动对当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江南地区.陈龙正在其闲居或退职期间,江南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动.作为地方上具有领袖地位的士绅,陈龙正在明末大灾与救荒举措、弭盗与地方防护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非凡的建树.这对于探索江南地区历经多种变动或动荡而仍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一个关键.因为即使就整个明清时期来讲,士绅们早已构成了整个江南地方社会的中坚,地方力量的强大更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对陈龙正这样一位特殊人物在晚明的社会生活的剖析,为了解当时变动社会情势下士绅阶层的动向,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社科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地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建设都还面临重重障碍,如认识不到位,沟通渠道不畅通,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研究方法不适应等。因此,地方社科院要顺利实现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