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在任职凤翔期间创作了138首诗歌,其中写景记游诗比重较大。这些诗歌描绘了关中西部的锦绣河山,表达了苏轼对关中西府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反对暴政、关心民瘼的仁政思想以及苏轼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追求,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文化意蕴。在艺术上突破了此前诗歌的局限,采用了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呈现出豪放清雄的风格特征,形成了苏轼写景记游诗特有的结构模式,表现出了更为成熟的艺术技巧,奠定了此后苏轼写景记游类诗歌创作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2.
李群玉是晚唐著名的“湖湘诗人” ,他的写景记游诗是唐代“湖湘诗歌”的一朵奇葩。李群玉的写景记游诗 ,主要是描绘湖光、水色、江月 ,吟咏楚地风物 ,他的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湖湘地域特征 ,且语言清丽 ,诗句清新 ,表现出了诗人远离俗杂的清逸襟怀 ,具有与晚唐众多诗人迥异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太谷学派两代学人留下的苏州记游诗和赠友诗,联系时代背景和学派背景,讨论了与这些诗歌相联系的学派活动,以及从诗歌中反映出的各个学人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4.
清末的爱国主义者丘逢甲1895年从台湾内渡回祖国大陆后,写下了大显的关心国家、民族安危,决心要收复台湾的爱国主义诗篇。记游诗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这些记游诗,不但可以进一步了解一向写诗善学古人,井主张“诗界革命”的丘逢甲的诗歌理论和实践,而且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诗人本身。丘强调写诗要“诗中有我”,诗中有人;主张诗要“留心风化”、“以经世为心”,以热爱祖国、探求其理、要求改革、力挽危难为宗旨去开辟诗境,注意诗的“开阖变化”,“不拘一格”,并始终跟随社会生活前进的脚步去不断发出爱国主义的声音。从这些侧面,可以使人感到丘逢甲的确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著名诗人。  相似文献   

5.
楚汉之际,在江东出现有鄣郡、吴郡、会稽郡,但是《汉书·地理志》不载吴郡,所记会稽郡的地理范围包括了吴郡。清代考据学家对吴郡、会稽郡建置沿革进行了考证,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据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有四种说法:一、《元和志》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楚以其地并吴立为会稽郡;二、《史记·始皇本纪》:二十五年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寰宇记》秦灭楚以越并吴立会稽郡;三、《汉书·高帝纪》:六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一县立刘贾为王。……《汉书地理志稽  相似文献   

6.
<慎旃集>是查慎行入仕前山水诗作的精华.行旅过程中,视觉引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使<慎旃集>中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类型化,即人在旅途模式.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异地山水风俗的欣赏和喜爱,是贯穿于<慎旃集>的两条情感线索.查慎行行旅途中秉持随顺自然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调和了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从而使<慎旃集>中的山水记游诗在体现类型化的同时,也具有安顿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郡记"是记载郡内众事的官方典籍。"郡守问士"涉及的仪式性内容与"郡记"密切相关,显示出"郡记"犹如地方长官治民的行政"手册"。不仅如此,上计文书和"郡记"间记载内容的相似性,表明"郡记"的有关记载是以郡县编制的系列上计文书作为资料来源。重要的是,上计文书和"郡记"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行政系统。上计文书是上计制度的产物;"郡记"是适应于地方郡县行政层级的运作而进行编纂的,实质是郡廷控制下辖属县的各种资源,从而达致政务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8.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散文的代表作 ,寄托着作者深厚的骚怨情感。这种“骚怨情感”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主要体现为 :一是继承了“山水比德”的审美观照传统 ,二是发扬了屈原的“怨刺”精神 ,三是渗透了积极进取的儒家人文精神 ,四是展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9.
不一定     
李南 《华人时刊》2004,(5):48-48
随手翻翻,忽然就翻到了李白的《任城县厅壁记》。认真读过这篇文章,忽然就想到了这个题目。 清王琦注本《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八收录李白写的记、颂、赞这三种题材的文章共二十篇,《任城县厅壁记》列为第一篇。“鲁境七百里,郡有十一县,任城其冲要”。任城即今天的山东省济宁市。李白26岁那年,怀“四方之志”出蜀远  相似文献   

10.
秦郡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难点,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解决.本文从已故谭其骧先生的秦四十六郡说入手(1982年谭又修正为泰四十八郡,除去所含《汉书,地理志》的泰三十六郡,谭氏新考出的实为十二郡),以《史记》和《汉书》为依据,对谭氏新考出的十二郡逐一加以分辨.笔者肯定其中的黔中、闽中、东海三郡,见诸《史记》,为秦郡无疑,余下的广阳、陈郡、胶东、济北、常山、河内、衡山、鄣郡、庐江等九郡,概非秦郡。泰一代置郡的总数应是《汉书·地理志》所标注之三十六郡,加上黔中、闽中、东海三郡,共三十九郡.然而,不可谓秦的郡制为三十九,泰一代郡制应如《史记》和《汉书》所言,是三十六郡。  相似文献   

11.
本人有幸被《沈从文全集》的主编张兆和先生招邀为编委之一,承担了传记、诗和杂文两卷的编辑工作。趁《全集》第13卷,即“传记”卷行将面世之机,将本人在编辑过程中的一点想法记述如一下,以就正于广大读者。《沈从文全集·传记》卷,依作品发表的时间先后共收5个作品集,即《记胡也频》、《记丁玲》、《记丁玲续集》、《从文自传》、《从现实学习》。其中《记胡也频》最初分34次连载于1931年10—11月上海的《时报》上(前11次题为《诗人与小说家》,自12次始用《记胡也频》),1932年5月由上海光华书局结集出版。们已丁玲》和《记丁玲续…  相似文献   

12.
《马氏文通》认为内动字不能带止词,但可以带转词,并根据内动字与转词之间的意义关系把内动字所带转词分为四类:记处,记效,记行之缘起,记行之所同发。  相似文献   

13.
睿娟 《中国农村》2008,(12):22-23
世界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历经5年零5个月67位著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目前平均每天3000名游客…… 借助“甲天下”的山水,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已经成为了桂林乃至广西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相似文献   

14.
湘州考     
地方志对湘州的记载混乱,一些权威著述和工具书,辗转相因,对于其创设时间和所辖郡县及现今所在地域记述误谬,一直不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作者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从五个方面对湘州进行了考证,纠正了一些误谬。一、湘州设置于西晋,不在东晋;二、南朝只有一个湘州;三、湘州初由荆、江二州八郡析置;四、湘州辖郡考;五、晋宋湘州四省四立。  相似文献   

15.
学界大抵不知北朝有邵县。邵县当始置于北魏皇兴四年(470年)或稍后,废于东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先后属北魏怀州邵上郡、司州河内郡、司州邵郡及东魏东雍州邵郡。邵上郡始置于北魏皇兴四年,太和十八年(494年)并入河内郡,孝昌二年(526年)复立郡,改名邵郡。北魏立邵上郡、邵县、邵公庙皆出于攀缘西周召公之目的,在北魏汉化潮流中具有特别之意义。北魏设立邵郡之目的在于保卫首都洛阳之安全。胡太后乱政而未于邵郡等地及太行山诸关隘布防,或未以足够之兵力布防,导致尔朱荣之军轻易入洛,北魏因之而发生若干剧烈变动,以至速亡。北魏永熙三年(534年)东西魏分裂后,邵郡乃东魏边地之军事据点。西魏于危急存亡之关头即大统三年夺得邵郡,且以之为极其重要之军事据点,积极经营,并占据黄河东岸大片地域,奠定强大之基础。北周之世,邵郡亦是其极其重要之军事据点,在其稳定、发展乃至灭齐诸方面皆发挥有极其重要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山水游记的起源和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说的山水游记散文,是狭义的文学散文中的一类,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就山水游记的特质来说,须有三个要素:第一,对游历途中的山川景物作了具体而真实的描绘。第二,有游踪的记途。第三,有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前人对山水游记的起源也曾提出过一些精辟的见解。清人刘熙载说:“都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把隐士)胜景。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自刘氏此论一出,今天不少研究者都认为(水经注)是山水游记的源头。近人刘师培把山水游记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提出:“赵至入关之作,鲍照大雷之将,…  相似文献   

17.
三郡乌丸考     
曹操平定幽州的三郡乌丸,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是“三郡”的具体名称,后世史家说法不一。事实上,“三郡”是指幽州下属的辽西郡、右北平郡、辽东属国。将辽东属国解释为辽东郡或上谷郡,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8.
鹤见祐辅(1885—1972),日本评论家,曾留学美国。主要著作除《思想·山水·人物》外,还有《南洋游记》、《欧美名士印象记》、《拜仑传》等。他的杂文集《思想·山水·人物》于1924年由日本东京大日本雄辩会社出版,共收杂文三十一篇。鲁迅于1925年2月13日购得此书。嗣后即陆续选译,至1928年4月3日译讫。5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单行本。鲁迅共选译了二十  相似文献   

19.
明代茅坤云:“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复王昫谷乞文书》)。山水记是柳宗元散文中最富艺术独创性部分,开拓了古典散文的新领域,确立了山水记在文学史上作为独立文学体裁的地位。正因为此,“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仅有的几篇山水之作也就被遗忘了。深研之,二人此类作品艺术上却有不少可比较处,且从中亦可受到些许启示。本文拟从景物选择、描写手法、语言艺术三方面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元好问的创作实际和其他有关资料,对他的思想发展脉络作了一次初步的梳理。认为他虽少有抱负,胸怀济世之志,但在四十五岁之前,他的思想总是偏于旷放和归隐。这是因为:第一、屡试不第;第二、入仕后又未被重用;第三、身处衰世,缺乏应有的政治热情;第四、自然山水对他的陶冶。元好问从被召入京任职后,思想开始发生变化。金朝的灭亡是他思想的转折点。他后期的济世之情一方面表现为对故国的深深哀悼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新朝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