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深层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其中婚姻价值观是总体转变的重要形式之一。宁夏回族婚姻价值观在经历社会转型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集中表现在社会转型后。通过对社会转型前后宁夏回族婚姻观变化的分析,总结提炼出回族婚姻价值观的变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夏回族婚姻价值观在实践中应该确立的合理规范方向。  相似文献   

2.
政治社会化,包括社会的政治化及社会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和社会成员获得政治文化的过程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形成政治认知、校正政治评价、培养良好的政治心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当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政治社会化功能需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定位,坚持以强化政治认同、培养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及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为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深入研究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的涵义、变化趋向及基本特征,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更宏观的、总体的社会转型,是社会转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取向.也是对社会转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然而,目前社会转型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尚未联接融通,社会学界也主要是从人口、环境污染等具体的社会问题介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缺少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宏观的社会学研究。宏观社会学是“对社会宏观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研究”①。可持续发展既是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又是跨世纪的发展之路。顺应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之需要,社会学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到社会转型研究和宏观社会学研究的视野,由微观研究提升到…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传媒在建构和传播"食品安全"图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在食品安全传播中的实化和细化。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食品安全传播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与变化。文章旨在对我国转型期食品安全传播中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而对我国转型期的食品安全传播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食品安全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新闻传播又呈现再政治化的趋势.这种新闻价值观念的改变,是新闻传播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我国这个时期的政治诉求.要想推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影响新闻价值观、引导新闻传播.面对新闻价值的多元选择,必须进行新闻的价值整合,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方面,构建起适应其多种需要的新闻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持续、深刻、全面的整体性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相同步,就其主题特质及其内在轨迹而言,是中华民族之本位价值观念的寻索与探求的过程,意味着社会之基本价值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有效转换,并通过社会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而具体表现出来.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在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博弈中,公正与共享价值观的胜出;在社会政治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由"权力型政治"向"权利型政治"的转变中,现代公共行政的治理价值理念的出场;而在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则表现为由抽象的"伦理本位文化"向新"公民本位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这是价值取向方面,社会由"政治主导"到"经济主导"再到"人文公共性"本位的制度文化追求历程中,新质的社会共享性价值信念和理想的渐进生成与有机呈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价值取向指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表现出的意向。正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工作实践中千百次地进行着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既向社会显示掌握了和奉行着一定的价值标准 ,具备某种价值理想 ,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份具有的社会价值意义以及社会对自身存在和发展隐含的个体价值意义的双重认识及体验 ,因此 ,价值取向总是在人的日常思想、行为选择中平白直露地显现出来 ,并由此成为价值观研究的入口。在社会转型期 ,谁都不否认不同人际群体价值取向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执政党成员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及支柱性作用 ,其价值取向的现…  相似文献   

10.
政治社会化是进行政治文化传播,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政治公民的过程。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将影响到合格公民的培养。形成合适的公民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确立的依据,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的内容应该是:自我独立的主体意识与社会公共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责任意识、正义与契约意识。  相似文献   

11.
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居于作者和读者之同,担当着双向服务的角色.编辑的行为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社会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编辑对稿件的取舍,对社会文化传播起着过滤和把关的作用.在编辑岗位上,编辑的价值判断、行为取向巳超出个人的身份角色,代表着媒体的意志,体现着社会价值观的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12.
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中国文化的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中,各种价值观相互交汇冲突,促使原有价值观内容的变换或价值观“结构性失衡”,从表层到深层,从物质经济到精神文化信仰,从个体到社会,各种价值选择纷繁呈彩.分配制度改革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带来了契机,对于将投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价值观的选择无疑集中表现在择业观上.和以往的大学生择业观相比,当今大学生择业热点突出表现在:(一)经济价值目标强化大学生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当今大学生选择职业,在职业间社会地位相当的情况下,更强调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研究探讨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以期在全社会倡导、强化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所谓价值,是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发生效用的属性。价值观则是对价值标准的评判和价值取向的认定。价值观形成后,支配着主体评判客观事物的标准;它的原则及其方法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利益和需要过程中遵循的指导思想。价值观与世界观密切相关,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反过来,价值观也影响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徐家林 《江汉论坛》2012,(6):132-135
利益分析是对社会转型动力群体行为取向研究的基本方法,利益—立场—行动,是社会转型各动力群体行为的基本逻辑,要推进社会转型则必须整合各群体力量,兼顾和协调各方利益。在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新一轮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各群体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在早期阶段,改革使社会各群体普遍受益,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支持和推进改革的广泛的力量同盟;到了中后期,群体间收入差距扩大,分配结构失调,社会各群体各怀心思,对进一步改革取不同的立场和行动。当前必须兼顾并协调各群体利益,必须把深化改革的利益与各群体的切身利益都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形成推进和深化改革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胡献忠 《兰州学刊》2006,(11):106-108
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新取向,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进行着新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加速臣属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转变;坚持统筹发展,协调社会各阶层政治亚文化间的矛盾与冲突;坚持动态和谐,推动当代中国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6.
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注重实践养成,形成制度保障,营造社会氛围,努力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政治文化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过程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公众参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 进而决定了公众参与的行为模式。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行为模式也不相同,因此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公众行为模式选择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共同作用,由于二者的冲突公众陷入了不知如何取舍的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德莱塞、杰克.伦敦、菲茨杰拉德等三位作家作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作家的代表,运用文化批判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他们的重要作品放在美国现代化转型期的社会文化氛围进行考察,探索他们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判断,阐释美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社会主体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进而探讨同一文化中的不同作家在创作中的共性特征及不同的人生价值理想对各自创作的重要影响,展示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分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过程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公众参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进而决定了公众参与的行为模式.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行为模式也不相同,因此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公众行为模式选择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公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共同作用,由于二者的冲突公众陷入了不知如何取舍的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转型是以党、国家、社会高度一体化为起点的整体性变革。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动引起的冲击和震荡难以避免地演化为政治压力和挑战。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具体变动构成影响政治稳定的基础变量、直接变量及中介变量。若影响政治稳定的诸变量总体上内在协调地向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逻辑相契合的方向发展,则形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反之,则产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治不稳定。构建导致影响政治稳定的诸变量内在协调地向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逻辑相契合的方向发展的支撑体系,构成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实现持续的政治稳定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