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的一个科学化的历史进程。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化、现实化、民族化和大众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密不可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当时科学最高成就的总结与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尊重科学,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当作科学来对待。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science of Marxism),才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scientific Marxism)。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时代内涵,提出这一论断,是江泽民同志的重大理论贡献。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概括为“与时俱进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品质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普适性和明确性。提出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及党的思想路线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发展史上的卓越代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从而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内涵、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本文提出判断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三条标准,并以卢卡奇和弗罗姆为例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9年以来,学术界围绕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了多场讨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必要性、方法,阐述了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相联的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存在着两种内涵:一种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联系的、主要从道德原则出发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往;另一种是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前提条件的强调。在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前一种内涵日渐弱化,后一种内涵逐渐加强。马克思主义传到俄国后,由于种种原因,走上了一条与在西欧相反的发展道路,即唯物史观逐渐淡化、革命乌托邦主义被大力复活的道路。比较经典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演变路径,对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较为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产生的历程,指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认为只有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才能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当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术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比较深入,但仅就其内涵解读的综述尚未多见。本文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解读的研究成果梳理分析,主要从其前提问题、概念内涵、本质三个维度进行解读述评,并总结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创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 验,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的必由之路。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哲学的应用,着眼对实际问 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切入点、结合 点和生长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优良的传统哲学、 通俗的群众语言融合起来,使之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 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历史地分析和逻辑地阐明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必须深入社会、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路线;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理论内涵、理论要求、价值取向和哲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主题、本质、政治动力、必然选择5个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即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勇于同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从含义、特征、意义、方法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进行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挖掘。认为词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三个词汇的机械相加,其本质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有力解答“中国当下性问题”的创造性结合。  相似文献   

16.
塑造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主要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应该确立三个向度:心灵的关照、“思”的向度、底蕴化教学。以此拓展教学的高度和深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达至教育无痕的育人境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这一活动能否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亦离不开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阚可以看出,科学、正确的国情观既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社会的必然结果和生动体现,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基石。  相似文献   

18.
在恩格斯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即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认识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在"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认识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问题的认识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的观点或看法。历史和现实的实践一再证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向"老祖宗"请教、在实践中学习,在破中立,注意持续优化,进行学理探讨等,是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 ,至关重要。既要坚持 ,又要发展 ,这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一以贯之地倡导并身体力行的。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 ,主要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