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好辩”是孟子语言的主要风格,在纵横论辩之风盛行的战国时代,孟子即因其善“辩”而卓然自显。人们多把孟子的“好辩”归因于战国时代的纵横风气,却忽略了作为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对孟子的影响:稷下的文化重心地位满足了孟子起而“辩”的需求;稷下盛行的“议论”风气促成孟子采取“论辩”的形式;而稷下“相生相灭”的辩驳特色,又影响了孟子的论辩风格。  相似文献   

2.
李华 《东方论坛》2010,(4):48-53
"好辩"是孟子语言的主要风格,在纵横论辩之风盛行的战国时代,孟子因其善"辩"而卓然自显。人们多把孟子的"好辩"归因于战国时代的纵横风气,却忽略了作为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对孟子的影响:稷下的文化地位满足了孟子起而"辩"的需求;稷下盛行的"议论"风气促成孟子采取"论辩"的形式;而稷下"相生相灭"的辩驳特色,又影响了孟子的论辩风格。  相似文献   

3.
"好辩"是孟子语言的主要风格,在纵横论辩之风盛行的战国时代,孟子即因其善"辩"而卓然自显.人们多把孟子的"好辩"归因于战国时代的纵横风气,却忽略了作为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对孟子的影响:稷下的文化重心地位满足了孟子起而"辩"的需求;稷下盛行的"议论"风气促成孟子采取"论辩"的形式;而稷下"相生相灭"的辩驳特色,又影响了孟子的论辩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 《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风格明畅犀利,那些记叙孟子与人辩论的文辞尤其出色,富有雄辩性和说服力。在先秦诸子中,孟子的善辩可以说是首届一指的。在《孟子·膝文公篇》中,孟子的学生公都子问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一语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孟子生当兼并激烈的战国中期,人民生活惨苦,“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现象触目皆是。各派思想家都要代表本阶级的利益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好辩是政治、学术活动中的一大特色,辩士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论辩艺术:行人之辩,委婉多切;策士之辩,辩丽横肆;墨者之辩,逻辑严密;儒者之辩,醇厚简约。构筑他们论辩艺术的基石是丰厚的学养、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辩术。  相似文献   

6.
斯蒂芬·图尔敏的论辩理论区分了分析性论辩与实质性论辩,阐释了“域依赖”与“域独立”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辨证的论辩模式,强调论辨理论应关注语境、领域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国内学界对其理论的介绍与研究主要集中在逻辑学与语言学的范畴,未重视其对论辩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从论辩角度对其理论展开论述,以期为国内论辩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7.
有争鸣之势,必有论辩之文。诸子欲“以其道易天下”。遂“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作为中国社会政治影响极大的儒、法学说,《孟子》和《韩非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也极大。孟子论辩,服膺于自我精神高度,辩说过程呈现一种向心式回归过程,其论辩艺术依托自己强有力的完善的儒家理论体系,将论辩焦点归结到自设前提上来驳倒对方,“理懿而辞雅”。韩非则秉从功用,论辩艺术呈外向型特征,即将论辩的问题和观点借助独特的逻辑形式和修辞艺术,使其实证化、外在化,风格“峻峭”。二者的艺术风格根源于不同的文化性格,而这又都注入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性格之中,故对其论辩艺术的研究,其意义便远不限于其论辩本身  相似文献   

8.
孟子以善于论辩著称,他的善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上的优势,孟子对自己要推行的政治主张十分自信,且很善于揣摩对手的心理;二是孟子在论辩中常大量运用讽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迂回进逼,使得对手无法招架和还击.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诸子之文中 ,《墨子》和《孟子》带有鲜明的政治论辩色彩。《墨子》为文长于说理 ,逻辑严密 ,巧言善辩 ,锋亡毕露 ,开我国论辩文、说理文之先河 ;《孟子》散文则迂回曲折 ,善设机巧 ,鞭辟入理 ,欲擒故纵 ,机锋百出 ,辞气声势兼备 ,在先秦散文中独标一帜。  相似文献   

10.
孟子认为自己的“好辩”是不得已,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与当时的纵横游士之辩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孟子在论辩时始终坚守道义,高扬自我精神,处处体现出大丈夫的气概。孟子自认为“知言”,并善养“浩然之气”。“知言”和“养气”都是孟子道德修养学说的重要内容。在孟子看来,言语与一个人的人格修养、精神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孟子始终围绕政治伦理来阐述语言的社会功能。孟子非常著名的“以意逆志”的观点,从文本解释学或者说从受传者的角度对言与意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怎么解读文本,怎么求得语言的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儒学的代表作者,孟子在具体的政治论辩中每每出现违背常情的极端化逻辑。“国君进贤”片段呈现出语义表达与语义所指之间的冲突,就是这种逻辑的具体表现。这种不合情理的逻辑是一种话语策略,可让其思想争取更多的受众。孟子自谓不得已,折射出儒学或中庸之道在面临思想竞争中难以避免的群己困境:慎言而沉默,抑或“好辩”而鸣世?从理论上看,儒学的群己观相对独立于心性观,群己观在汲取心性之本的同时,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在喧嚣时代里,这一极化的话语策略对于当代儒学乃至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荀散文艺术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气”、论辩艺术、语言艺术三个方面对孟、荀散文艺术进行了比较阐释。阐释表明:孟子散文以“文气”磅礴激越,论辩机智灵活、语言生动精练而见长;荀子散文则以“文气”雄浑雍容、论辩严谨有力,语言质朴富丽而取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说”,第二部分讨论“难”。“说”和“难”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常见的两种论辩方式。它们当然都属于论辩,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论辩。它们的特殊性在于它们的特殊的目的和特殊的语境。本文在讨论“说”的时候,从上面所讲的特殊性讨论了“论证”、“说服”和“说”,从它们所涉及的语境因素的复杂性而逐步复杂化并互相区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孟轲以好辩闻名于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出于“不得已”。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滕文公下》)。至于为什么“不得已”,孟轲曾对其门徒公都子作过比较详细的解释,他从人类社会兴亡、治乱的历史回顾着手,指出当时“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在这种形势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因  相似文献   

15.
简论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海明威的“冰山”风格,是作家的一种艺术追求,一种艺术境界。它力图实现作品更大的思想容量,使作品具有底蕴和充满力度。“冰山”风格的形成,得力于海明威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储蓄,得力于严谨的创作态度,得力于作家对文字简约的刻意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真实表现,并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思想散发着耀眼光芒。士的壮大,讲学授徒之风的炽盛,带来学术思想的空前繁荣和活跃。各个学派一方面要宣传己派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又要攻讦别派的谬误,因而论辩之风大盛。孟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其雄辩、善辩赢得无数次辩论的胜利,也为后人留下许多论辩技巧,供后人参考使用。现代社会举办辩论赛,唇枪舌剑之间,辩论技巧的运用是取得胜利的法宝。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孟子》,其中的论辩艺术为后人的辩论赛提供了很多辩论技巧,并已被后人实践之。  相似文献   

17.
《孟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典范之作,《孟子》一书在思想性上优于《论语》之处,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民贵君轻”观点的确立。就艺术性而言,《孟子》一书长于譬喻,语约而意尽,论辩气势磅礴,技巧高超,此皆为《论语》所不及。《孟子》一书的成就,既归因于孟子本人的气节和抱负,也得力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8.
律师论辩逻辑——律师逻辑论辩的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律师、论辩、逻辑”三位一体的角度阐释律师逻辑论辩的四要素。一是律师论辩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二是律师论辩应具有熟练的逻辑思维技法,它包括归纳思维法、演绎思维法、辐射思维法、收敛思维法。三是律师论辩应具有灵活的逻辑论证技巧。逻辑论证技巧是指律师把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到律师论辩中去的具体方法,其主要论证方法有因果互证法、三段论论证法、类比论证法。四是律师论辩应运用机智的逻辑辩驳方法,即直言辩驳法、假言辩驳法、二难辩驳法、归谬辩驳法。  相似文献   

19.
历史比较纵横谈刘启云(娄底师专,417000)比较法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位老师就是在比较了夏商周的礼后,才决定以周礼来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的。孟子好辩,他辩论的特色之一就是善于用“比”。马、恩、列、斯等革命导...  相似文献   

20.
论辩的构成,不外乎三个要素──逻辑结构、言辞表达、思维方式。逻辑结构涉及的是论题问题,也就是立论的论证对象,它所要回答的是“辩什么”。它要求辩者在论题明确的前提下,遵守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的规则。言辞表达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在回答“怎样辩”时,让人明显感受得到的一种行为表露。论辩没有这二者,当然不能成立。但是,支配决定这二者的,则是思维方式。从现象上看,论辩无疑是一种在逻辑路线引导下的言辞对抗艺术;论辩双方的胜与负,都是由言辞的交锋来决定的。然而言辞的交锋,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的相互对抗;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