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人口素质的概念进行讨论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关于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而且使用离散系数法测度我国的人口素质水平,并将其作为一个变量引入生产函数,对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定量角度说明了人口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浙江现象”与人口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普”、“四普”、“五普”资料显示 ,浙江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处于中下水平。然而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 ,1978~ 2 0 0 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全国第 12位跃至第 4位。本文对受教育程度处于全国中下水平的浙江人口群体创造了全国一流经济业绩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并且认为 ,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是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因子综合得分对人口素质和经济系统进行协调分析,得出结论2000年与1990年相比,经济系统对人口素质的协调程度下降,人口素质对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稍有改善,人口素质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口素质提高的速度慢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人口素质有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之初,在我国人口出生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对于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人们有许多的设想与思考,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人口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认为人口数量的压力仍很大,人口工作只能着眼于人口数量的控制;一是认为人口数量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低下的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上升为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工作重心应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去;还有一种是比较科学和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ISODATA方法的人口素质状况聚类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而社会发展又对人口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人口素质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人口素质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在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人口素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ISODATA方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人口素质状况进行聚类,划分出三类区域,并从单项指标的角度展开区域差异分析。最后从经济和教育两方面对区域差异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注重家庭道德教育,提升家庭人口素质。这是我国人口计生工作重心由宏观向微观转移,以及群众生育观念转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基础工程。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决定以被广东省确定为“人口计生宣教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紧紧围绕广东省“幸福家庭促进工程”的要求,从区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家庭人口素质提升行动”,在全面提升家庭成员恩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重点关注家庭成员伦理道德素质的提升,努力促进幸福和谐家庭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明确地否定了近年来在人口学界与计划生育工作中流传颇广、影响较深的“低生育率高增长量”与“低增长率高增长量”之类的“低率高量”观点,从学术上阐述了该论点产生的背景,进而做了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国际贸易模型和失业搜寻模型分析框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贸易开放对就业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就业没有直接影响,贸易开放对就业的间接影响则取决于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若一个地区的资本—劳动比率偏高,贸易开放将减少就业;反之,若一个地区的资本—劳动比率偏低,贸易开放则有可能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9.
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新增长理论模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有关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增长理论模型如何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分析养老保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了设计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通过不断刺激人们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最后对模型的理论意义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中国人口进入低生育阶段,人口低增长最终会带来劳动力供给的低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情况下,劳动年龄人口从相对比重下降到绝对数量下降,将会诱发工资率的不断上升。在劳动成本上升和养老负担加重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甘肃14个少数民族国扶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重点考查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贫困人口数量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不应只强调市场机制下的宏观扶贫效应,而应采用政府直接干预的方法,通过特殊的扶贫措施,才能实现真正扶贫。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性。因为生产和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而人口老龄化对生产和消费均有影响,也就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然后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尝试引入人口老龄化因素从而对该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得到的结论是:①进一步验证了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的存在;②不同的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人口再生产所处于的发展阶段不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影响程度,即其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和也就不尽相同,但存在的一个基本规律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其负效应就越大,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减速效应也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三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新失业群体”失业——基于辽宁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辽宁省基本社会特质入手,从制度的角度展开“新失业群体”存在的根源分析。主要是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三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来分析“新失业群体”何以在辽宁省特别突出。即由于劳动力市场三元分割,使得“新失业群体”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职业流动发生障碍,导致了“新失业群体”的失业。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广东省1982-2010年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文章描述了30-49岁剩女的基本特征,并初步分析了教育和职业对剩女比例的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进而提供了女性职业发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婚姻得到了推迟。剩女的规模和比例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城市较高收入群体生育意愿偏高的现象及其理论解释——基于上海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在上海市闵行区的实地调查结果,同时结合其他研究文献和社会新闻报道的资料,对发达地区较高收入者生育意愿偏高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利用伊斯特林相对期群假说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制约西部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收入的某些重要增长是由于增加了教育投资这种人力资本而造成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储量的增长。在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以数据分析了西部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问题,最后给出了加速西部人力资本积累,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不同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生育政策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十个国家1970—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生育政策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对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的经济增长与生育率之间的U形关系,采取选择不同样本、加入政策变量和其他与生育率相关的重要经济指标如妇女的教育程度、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等进行再检验,结果支持该假说,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程度整体较低的阶段与生育率呈现较高的负相关,但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收入效应取代替代效应对生育率起主要推动作用,如果再辅之以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生育率会出现轻微的反弹。因此,对于已采取生育控制政策的国家,可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权衡利弊,适时调整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
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有效就业的视角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储备了大量的无效就业人员,有效就业率低,是奥肯定律失效的微观原因。对有效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表明: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