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主要是来自北方地区的匈奴族。因此,秦汉王朝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做法,一方面在北方边境地区修建长城,另一方面在长城沿线设立一批军事性质较强的城市。秦汉时期的古城,大部分位于秦汉长城沿线内侧,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包头地域内沿长城内侧修建的大大小小的城池比比皆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王梓夫  白苓 《领导科学》2005,(22):53-55
一秦汉章没有想到,自己命运的改变,竟是从一场不可思议的车祸开始的。出车祸的时候,模阳市市长秦汉章正在奋不顾“官”地保护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模阳古城,因为市委书记冯奈正在利用所谓的“大多数”,强行通过建设模阳新城的规划。长期以来,冯奈与秦汉章的势不两立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两人谁也没有拉帮结派,帮派是自然形成的。由于矛盾的焦点是在对待古城的态度上,冯奈主张彻底改造古城,建设阳光大道、阳光广场、阳光新城,占尽一个“阳”字,被称作“阳派”;而秦汉章主张“保护模阳古城,弘扬花馍文化”,占尽一个“馍”字,被称作“馍派”…  相似文献   

3.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总是以建筑作为支撑;而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总是以美术设计作为坚强的后盾.我们虽然地处内地,其建筑的发展远远比不上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可纵观我们的建筑历史,可以发现,其实我们正经受着现代建筑的变革.比如三峡人坝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淹没在175米以下的千千古宅,都足以说明我们今天身边所发生的一切,那么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的诞生,它总是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我们看建筑也一样,不但要看其造型和装饰是否美观,还要看其是否做到了实用、坚固与美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较好地解决了国家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我国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总体来说还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孙东海 《决策》2005,(10):1-1
近来,芜湖市正在倡导“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城市文化大讨论,这一讨论牵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芜湖是安徽沿江的一座古城,历史上,这座古城享有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的美誉,而在当代,这座城市凭借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享誉全国:一是中国民营经济发轫者的象征——“傻子”年广久;二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的象征——奇瑞。说到年广久人们自然联想到创业,说到奇瑞,人们自然联想到创新。  相似文献   

6.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以水为脉,依山而建,精巧独特,朴实自然;纳西古乐,清纯妙曼;东巴文化,厚博典雅;既有山城风貌、水乡姿容,又富音乐韵味、文化氛围;是座鲜活溢彩的高原古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共同营造出的一方灵山秀水;它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体现了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吴铭 《科学咨询》2003,(2):40-40
最近笔者随一个经济、社会考察团赴英访问,那里保护古城的举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伦敦巴特莱特建设建筑规划学院院长米歇尔·考林斯教授就保护和建设古城问题,饶有兴趣地向我们作了解答。他说:"保护旧房子比新建更困难、代价更昂贵。但英国政府有个古建筑保存条例,各个城市都要遵照执行。"他翻出资料,指给我们看:"根据规定,凡是1840年前的建筑物,一律要加以保护,不得更改外观1900年前后的建筑物,根据是否有保留价值而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凡是不适应的可予以重建。"他接着风趣地说:"没有料到,这样的规定,倒为英国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推动了英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永智 《经营管理者》2009,(14):375-375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大发展阶段,各种钢筋混凝土建筑已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着。虽然这些钢筋混凝土建筑给我们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空间,给城市增添了美丽的景观,但是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灾害,湖南衡阳发生的“11.3”火灾事故与今年“2.9”央视新楼配楼高层建筑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许多无辜的生命葬身火海,给许多家庭留下深刻的悲痛,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触目惊心。笔者就建筑上普遍运用钢筋混凝土构件与一些火灾案例分析,就火灾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危害和采取措施谈点初浅的认识。一、火灾中火对钢筋混凝土的影响火对钢筋混凝土的影响和损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相似文献   

9.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泉州就是闽南最繁盛的地区,曾有“海滨邹鲁”之雅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遗存尤其丰富和瑰丽多姿。泉州古城的地方建筑特色与城市风貌,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和风格,又融汇了多种宗教和外域文化,直到今日,仍然以其独特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泉州的城市名片。有人概括闽南古建筑文化的特色是“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术楼还有中西合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的风采。泉州的建筑还因其独特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有关方面对中国5个城市的各阶层居民进行了调查,经过归纳分析,得出了当前城市居民理想的生活模式。 家庭——家庭小型化,户规模以3口人为主,户结构以核心为主,有一定效量主干户。两代人家庭希望分开居住,但相距不能太远。  相似文献   

11.
今天,那些打着各种幌子对城市进行不负责任的破坏、摧残,已经发展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对城市的挑剔和批判体现的是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同时更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强暴旧城一哄而起的旧城改造其收获却是对古城和古建筑永难修复的破坏!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旧区改造所破坏的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炮火摧毁的还要多!我国文物保护界也有类似说法,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以建设的名义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00年。自1982年始,我国先后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古城罗马也被称为"永恒之城",其涵义之一就是自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和面貌永恒不变.不要说遍布全城的古迹,就连历史中心区的各种公共建筑、民居、狭窄的街道,乃至散落其间的残垣断壁,都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但现代化的生活步伐却没有停止,罗马市民现在平均每1.6人就有一辆汽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路况长期依旧,这样一来,罗马便成了一座交通十分拥挤的城市.  相似文献   

13.
[案例简介] X市是中部地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级市.2007年,A当选X市人民政府市长.根据X市古城遗迹众多的特点,上任伊始,A提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修复古城的构想,希冀在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及城市面貌的同时发展地方经济. 方案定下来后,A开始踏踏实实地实施城市建设计划.在A的大力推动下,几年后,X市面貌焕然一新,古城修复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更可贵的是X市市民对A也更加敬重.A有了一个很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筑是设计者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特殊物质——精神活动。历史文化蕴含了一种精神文明,是美的一种体现,与文化的和谐显然成了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以日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建筑具有多元价值和多重意义.是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遗存,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似乎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对传统建筑的破坏在世界各地屡见不鲜。近几十年来.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之中,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传统建筑既“空前重视”,同时也造成了“空前破坏”。大量的传统建筑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被损毁,如舟山的定海古城、福州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襄樊古城墙等无一幸免.令人震惊和痛惜。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08,(49):25-25
安徽合肥作为全国的建筑劳务之乡,虽然拥有30余万建筑大军,但成建制的多远足他乡或在城市谋生,每年活跃在农村建筑市场的还是那些"放下镰刀,拿起瓦刀"的"游击队"。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村住房普遍质量不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12,(9):31
在城市的建设中,文化氛围稍显缺失。有些地方在发展中走"重经济、轻文化"的道路。文化和艺术是建筑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这样的建筑只能被称为建筑垃圾。城市建设那么多的垃圾,对公民的视野是一种污染,对公民的生活是一种负效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永达我在美国芝加哥看到一座很有意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春节期间,颇具争议的明星官员——山西大同市长耿彦波调任太原,引发当地市民挽留和舆论的广泛关注.耿彦波主政大同5年期间,曾推出一揽子古城重建计划,希望把大同3.28平方公里的古城恢复到明代时的格局.市民以签名、举横幅等方式深情挽留耿彦波,既有对耿彦波城市建设工作的感激和肯定,同时也有对领导者"人走政息"的担忧.这种担忧并非无中生有.有"改革先锋"之美誉的山西长治市委原书记吕日周,曾在长治大力推行以整顿吏治、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加强舆论监督为核心的改革措施,一度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当吕日周调任之后,长治的改革浪潮很快就平息下来.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建设是现代都市文化展现的重要方式,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不断实施的城建工程却使众多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问题,再一次推到城市建设者面前。由于遗址、遗迹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或世界文化文明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因而,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又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难题目前在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它不单纯是一个建筑群或者住宅区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它与违法建筑联系在一起,既蚕食城市发展空间,影响城市整体规划,又因建筑质量低劣,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给居住者生命财产带来直接威胁。因此,深圳市此次启动清理违法建筑、违规占地和“城中村”改造行为,并把此次改造行动作为检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最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