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前苏联逻辑学发展的分期及其概况 ,揭示了前苏联逻辑学对我国逻辑学发展的正负面影响和启迪 ,指出逻辑学与国际接轨不仅仅意味着形式逻辑的现代化 ,而应是全面接轨。解决科学向逻辑提出的全部问题 ,是逻辑学与国际接轨的主题和实质。当代逻辑学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倾向 ,必然要求广大逻辑学工作者求同存异 ,合作互补 ,以利于我国逻辑学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逻辑学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宁莉娜逻辑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学,它的诞生为人类的理性文明开辟了新天地,它的发展给人类的思维进化带来了勃勃生机。那么,驱使逻辑学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这门古老的科学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本文主要以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关系上,西方科学哲学的科学进步观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将发展与进步等同起来,“发展即进步”;另一种以社会历史学派为代表,将发展与进步对立起来。其实科学发展并不等同于科学进步,但二却又密切相关。科学进步是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科学进步是对科学发展性质的一种说明,发展作为一种上升的运动正是通过进步而表现出来的。同样,科学进步的模式与科学发展的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科学进步模式既包括了科学发展模式,同时还包括了对“好的科学”的标准所给予的价值或目标的说明。发现和确立这一标准一直是科学进步问题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从文艺复兴到黑格尔时代 ,逻辑学与哲学在分离的过程中出现曲折。培根倡导归纳法 ,用科学方法论取代演绎逻辑的地位 ,其结果 ,一方面发展了归纳方法 ,另一方面 ,也模糊了人们对逻辑学的认识。黑格尔则把逻辑的内涵不正确地扩大 ,认为逻辑学不仅要研究形式而且还要研究内客 ,这是对逻辑学认识的一种倒退。然而 ,他的意外的但却是极其重大、影响深远的收获是发展了辩证法 ,这在人类认识史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逻辑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逻辑学是人类文化发展结出的硕果,又对人类文化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当我们展望我国21世纪的文化前景时,应该对逻辑学在我国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逻辑学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作一番回顾与思考,总结其间的经验和问题,以便为我国今天的新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逻辑理论工作者为了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逻辑学更好地为我国四个现代化服务,正从两路向逻辑科学进军:形式逻辑现代化的研究和辩证逻辑的研究。辩证逻辑的研究,不仅是逻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逻辑界广泛地讨论着能否用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是否属于逻辑学科等重要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从逻辑科学(以下简称逻辑学,避免与其下属的逻辑学科、分支学科混淆)发展的序列、层次性及其功能的角度考察则能看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同属逻辑学中的学科,它们在逻辑学的发展进程中处于不同的序列和层  相似文献   

8.
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8月在北京举行,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由亚太地区国家举办。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逻辑学发展的历史,认为逻辑学作为一种科学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民族文化发展引申的结果,因此一定文化土壤孕育的一定的逻辑学不能超越一定的文化,它必然要受到一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样逻辑学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学科,一经形成就会对相应的文化现象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和制约。在逻辑东渐和文化大融合已有时日的今天,探讨这种影响和制约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对近代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他结合中国古代的名辩思潮及其有关论著,阐发了一些具体的逻辑原理,而且,也许还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用西方逻辑、印度因明来参照解释《墨经》等中国古典逻辑著作的基本内容,从而自觉地、系统地进行了世界历史上三种古老的逻辑科学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本文就是试图对章太炎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墨家逻辑学、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学是世界文化史上三个古老的民族(中国、印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黑格尔站在历史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恶”是一种历史进步的动力的思想,实现了对其前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超越。他的理论基点是人的无法摆脱的“自然属性”,从而肯定了恶的起源及存在的合理性。黑格尔“恶动力说”在批判继承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本体论的高度肯定了“恶”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科学地阐述了“恶”在历史进步中的积极作用,受到马克思、恩格斯赞扬,其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宝贵素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的30年。在这30年中,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通过几代逻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逻辑学研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当然,与国际逻辑学研究相比,我国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仍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3.
论世纪之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即将进入新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将是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崛起和腾飞这一近现代历史主题的新世纪,是决定中国历史之命运的极为关键的又一百年。在这新世纪到来之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来源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它就是民族的自我意识,是民族成员对…  相似文献   

14.
<正>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对墨家逻辑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墨家逻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贡献,在于他较早地、也是较自觉地运用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和阐发墨家逻辑学的主要内容,初步进行了人类思维史上三种古老的逻辑科学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为中国近代逻辑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展龙 《天府新论》2009,(6):121-125
吴晗一生长涉文史,覃思著述,曾对我国20世纪史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丰富独到的治史精神也成为了我们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唯物主义史观;二是彰显史学致用意识;三是秉承求实考据之学;四是倡导史学普及理念;五是恪守历史教育精神。这些精神对于促进历史科学的赓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史学工作者来说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五四”85周年之际,本刊约请张建军、张斌峰两位教授就我国逻辑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笔谈。著名的逻辑学专家张建军教授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五四”时期我们虽然引进了“德先生”与“塞先生”,但忽视了“逻先生”,以致影响了科学、民主在本土的生长、发育。他呼吁“在‘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旗帜在我国飘扬了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应该真正重视‘逻先生’,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加大健全的逻辑意识与逻辑思维素养的培育,使之成为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良性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逻辑学是‘社会理性化的支柱型学科’,逻辑的…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毛泽东对逻辑学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作出了无人替代的重要贡献。他号召广大干部和中学生都要“学点逻辑”,大大提高了逻辑学的学术地位,使之在教育园地上有了牢固的一席之地。毫无疑问,毛泽东的逻辑思想是他所作所为的前提与基础。如同任何人一样,毛泽东的逻...  相似文献   

18.
名和实,不但是中国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而且也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它标志着概念和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名分(或官职)和与之相应的道德品质,实际功绩之间的关系,具有逻辑认识和政治伦理的双重意义。在先秦时期,名和实这对概念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並在这一历史演变中,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之问”是面向我国教育的一道难题.从逻辑的观点看,这一难题与“李约瑟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联,我国教育中逻辑教学环节的长期赢弱是导致“钱学森之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逻辑学不仅是科学的支撑和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要素,对于人的理性素养的塑造以及社会的良性发展,它更是不可或缺.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任务,迫切需要“逻先生”在我国社会各层面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主要是研究推理的科学,而命题间的逻辑关系是命题逻辑推理的依据。所以,研究命题间的逻辑关系,对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研究这方面的文献不多。在传统逻辑教材中,在不考虑空类的条件下,对直言命题A、E、I,O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讨论,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命题间关系的部分场合。本文试图从更广的视野来讨论此问题,简要地分析命题间的逻辑关系,并把这十种关系做为十种命题运算的逻辑根据,继而分析我国现行一些逻辑教材中的几种流行观点,以便澄清问题,消除误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不得不引用某些书中的例子,望这些书的作者谅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