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学往往被那些对它所知甚少的人说成是一门回顾往事的学科。然而,即便是最常回顾往事的考古学者和人类学者,都不会把自己局限于过去,同样,民族学者对人类文化的未来也并非不感兴趣。不仅如此,人类学者还特别关注人类未来及其可能带来的变化。与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所有公民一样,他们也想知道将来将给西方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管人类在生理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在将来,人类文化无疑仍将是人们赖以解决生存问题的机制。可是,有一些人类学家担心人类的生存问题会越来越多,以致于文化不能解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人类学以及相关研究中,民族志已经泛滥得失其本义。将“民族志主义”的出现归结于我们与报道人之间的遭遇或更广义上的田野工作,这折损了人类学的本体论承诺,并丧失了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偏离了人类学主要的工作方式——参与观察。这样简单的归结使得人类学者与教授他们知识的田野对象之间的鸿沟愈发不可逾越,而后者不仅是我们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学术之外生活上的导师。执着于民族志,其实削弱了人类学在公共领域的声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重申人类学的价值,将其作为一门致力于弥合想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裂痕,且不断前进的学科,而非一个以民族志为主的学科。  相似文献   

3.
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费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我常常感到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东方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问题直到今天仍在困扰着众多的东亚的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而费先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他非常出色地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特色.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处于人们注意中心的印度人类学我们应邀著文阐述南亚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状况,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打算只谈印度的情况。就我们所知,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都没有把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些国家虽然也有一些人类学者,但他们基本上都不在研究人类学的机构里工作。斯里兰卡有几位著名的人类学家,但他们都在国外为别国服务。印度的情况则不然,一百多年以来,学术团体和非学术机构都承认人类学的重要性。在详细阐述现代印度的人类学的背景材  相似文献   

5.
转型进程中的中国对社会科学学者是考验也是动力,对人类学者尤其如此.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以后,周大鸣教授始终钟情于人类学的事业,从凤凰村的追踪到乡村都市化的探讨,从人类学系的起步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到以人类学知识指导文化变迁,伴随着二十多年在人类学研究和学科重建领域的辛勤耕耘,周大鸣教授在秉承前辈学人的基础上创新,赢得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蒸蒸日上,闯出了以人类学独到视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田野工作之所以成为人类学学科的重要标识,缘于两者意趣之共通于"活"的状态。它具体表现在,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所携带的重复与灵动,与文化蕴含的强制性与超越性相呼应,使探究日常生活的田野工作为人类学研究提供着"活"素材;田野工作作为人类学者的"活态训练场",在关系性力量的生成与磨砺中,给人类学者注入感悟异文化的勇气和智慧,人类学者便有能力在对文化的实证研究中,承担起其"人型文化翻译器"的职责,从而实现对学术共同体的塑造;最后,田野工作有助于面向当代中国文化事项,为促进平等对话提供经验基础,并实现具有中国文化蕴含的表达,谋求人类学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基础 ,是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 ,也是人类学者的“成年礼”。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在 2 0世纪上半期开始由“异文化”逐渐转向“本文化” ,田野工作也随之更多地在本文化中进行 ,研究方式的转变使人类学者在进行田野工作时遇到了新的障碍与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复活的记忆——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的应用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米嘉顶之韵——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是由人类学者发起的一项旨在复活当地传统体育游戏、歌舞和其他古老传统的应用人类学项目。本文描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衰落,人类学者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一个名为却西德哇的藏族村落与村民对话和共同行动的过程。此外,本文还就本次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经验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因国而异的学术名称当前,在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中,使用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名称,含义相近或相似,一般不易分辨,尤其对门外汉来说,这些名称往往使人迷惑不解。而且,关于这些学科的分类法和命名法,常常由于国家的不同或学者的不同而又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最近美国对这些名称的用法。“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这个名称,原来是美国创造的。现在,美国作为这个学术领域的中心,其分类法已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做学问一定要注重前人学术的积累,不管是做什么研究不要过于相信自己,过于注重自己的智慧,而不关注他人的研究。因为我们相信学术是靠积累的,是靠一代一代的积累的,没有传承,没有积累,这个学问就难以做好。我们不能食古不化,也不能食洋不化。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其实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今后人类学的研究最好产生两条线:一是人类学一直研究的异民族、异文化研究;二是中国还有一个文化传统就是研究我们自己本身,即我们的"边疆学",人类学在这个方面是可以有很大作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