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德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4
有鉴于20世纪中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蓬勃发展,汉语或中文一词已经不能涵盖这一时期文学生产的驳杂现象。尤其在全球化和后殖民观念的激荡下,我们对国家/区域与文学间的对话关系,必须作出更灵活的思考。“中国至上论”的学者有必要对这块领域展现企图心,如此才能体现“大”中国主义的包容性;而以“离散”观点出发的学者必须跳脱顾影自怜的“孤儿”/“孽子”情结,或自我膨胀的阿Q精神。在今天,文化、知识讯息急剧流转,空间的位移、记忆的重组、族群的迁徙以及网络世界的游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经验的重要面向。为此,如下这组文章分别围绕中心议题,从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王德威)、新加坡后殖民典范书写中的鱼尾狮个案(王润华)、本土性的可能与限制(朱崇科)等角度重新立论,力图给华语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进路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鱼尾狮神话:新加坡后殖民书写的典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4-7
有鉴于20世纪中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文化的蓬勃发展,汉语或中文一词已经不能涵盖这一时期文学生产的驳杂现象。尤其在全球化和后殖民观念的激荡下,我们对国家/区域与文学间的对话关系,必须作出更灵活的思考。"中国至上论"的学者有必要对这块领域展现企图心,如此才能体现"大"中国主义的包容性;而以"离散"观点出发的学者必须跳脱顾影自怜的"孤儿"/"孽子"情结,或自我膨胀的阿Q精神。在今天,文化、知识讯息急剧流转,空间的位移、记忆的重组、族群的迁徙以及网络世界的游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经验的重要面向。为此,如下这组文章分别围绕中心议题,从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王德威)、新加坡后殖民典范书写中的鱼尾狮个案(王润华)、本土性的可能与限制(朱崇科)等角度重新立论,力图给华语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进路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谢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6)
近年来,新马华文文学的本土性作为新马华文文学的一项重要话题资源颇受大陆学界的关注。这一理论空间的开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算起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文章将联系新马华文语境,并借重海外华文文学学术理念变迁、视野拓展的有关认识,以大陆学界的此类研究为观测对象,梳理总结这十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批评研究并作适当评价,揭示该论题的演进和它超越自身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文斌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6):55-57
以王润华、黄锦树等人为代表的后殖民论述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殖民,因而必须去中国性.通过分析他们的有关言论,及对应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性关系的梳理,可证明他们的后殖民论述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5.
朱文斌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6):77-81
在全球化语境下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非主流民族文学 ,“双重文学传统”使东南亚华文诗歌在现代与传统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中超越了单一维度 ,呈现出繁复的面貌。世界性、本土性与中国性集结纠缠在一起 ,凸显了东南亚华文诗歌的民族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肖怿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5):113-117
文章集中探讨1927-1931年先后流亡南洋的三位中国革命作家洪灵菲、许杰、马宁在文艺理论、文化和社会活动方面对南洋社会和新马华文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影响的交互性。这对我们了解战前该时期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脉络有指示作用,同时具体到这三位作家,对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疆拓境”的一面应有更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13
泰国留中总会文艺写作学会的《春色满园——十年散文选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特色鲜明。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出的佛国人以坚韧善良、真诚质朴与包容豁达为特点的本土色彩,用汉语言文字包裹起来的浓浓的中华情怀,以及本土性与中华性的互渗交融,是泰华文学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龙扬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5):90-95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的发生学基础不同,文化背景、表述策略、史料系谱等诸多方面决定相关研究必须体现出契合自身特征的学术话语和规范。提升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品质问题近年来颇受学界关注,由于研究对象存在世界性与跨越性的交织,决定了研究视野应当保持开阔和开放。海外华文文学既是"语种的华文文学",也是"文化的华文文学",有着和而不同、自足自立的内在意义与特质。恰当的切入点就是指向问题的关键所在,自觉融会新知既是对人类已有学术成果的尊重和借鉴,也是推动研究本身走向新境界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文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以及文化传统的历史影响,主张文学与文学史的研究必须在相应的文化传统的框架里进行。作者以欧洲文学和文学史研究为例,指出缺乏欧洲文化传统整体意识的文学研究往往容易使研究成果沦为地理与时间的碎片。 相似文献
10.
杨维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11-114
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论证了实现翻译文学及其经典化的可能性。根据语言这一特性,文学可分为本语文学、外语文学和翻译文学三种形式。翻译文学是本语文学和外语文学之间文字、文学和文化译介实现的特殊文学形式,是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五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那些内容忠实、表达地道、影响深远的优美译文才能称之为翻译文学的经典。明确翻译文学的定义和发生过程,理清和认识翻译文学、本语文学和外语文学的辩证关系,凝练出译界优良传统的永恒价值,对认识翻译文学的重要性和发展我国译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晓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文学中的区域因素是指文学中的区域文化特色,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区域文化因素作用的产物,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控制程度以及文化发展选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文学和区域文学是其典型代表。当代区域文学研究应该从行政区划的现实出发,从中引出区域文学发展固有的规律。这既可以开拓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为文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重庆文学因其行政区划的几经变迁,成为中国当代区域文学研究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2.
邹建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110-116
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出发,以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湖北籍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来源。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地理记忆与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时间叙述;地理感知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意识;地理思维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空间建构;时间和空间距离与海外华文作家艺术构想之间的联系。海外华文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与作家的地理来源、地理记忆有很大的关系,浪漫主义思潮与古老的楚地、楚文化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极大地影响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3.
林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宋代文学研究近年逐渐升温,但其研究格局依然有失衡之处,有待调整。宋诗研究近年来有较大进步,但散文研究相对薄弱。运用新的理论与利用欧美、日本等汉学成果将会促进宋代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次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会集了众多知名学者,并收到大批优秀的学术论文,预示着宋代文学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6-80
文学主张的确立与转变,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明确的线索。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这两个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学社团,从一开始确立文学的创作主张,到试图创立属于自己的文学标准,而后又因为各种原因的不断渗入,使两大社团的文学主张发生巨大转变,最终形成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标准。这一现象为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史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赵朝永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7-44
从提升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效果,到加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及至为国家对外译介战略提供决策建议,均离不开对文学译介与传播活动的实证探究与理论思辨。新著《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可谓应时之作。该书以社会翻译学、描写翻译学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鲁迅、莫言、余华小说英译的五种典型译介与传播模式,据此探究新时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参照模式与可行性策略。其特点可扼要概括为理论基础扎实,选题视角新颖,研究范式独特,兼顾文本内外,观点独创性强,颇具智库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傅异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140-143
胡良桂的主流文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围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从文学的价值功能、作家的责任担当、当代文学的精神缺失等深入思考了当代文学精神建构的问题。切中文学创作时弊,解决文学发展问题的是该研究对当代文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林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01-106
宋代文学研究近年逐渐升温,但其研究格局依然有失衡之处,有待调整.宋诗研究近年来有较大进步,但散文研究相对薄弱.运用新的理论与利用欧美、日本等汉学成果将会促进宋代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本次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会集了众多知名学者,并收到大批优秀的学术论文,预示着宋代文学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丛鑫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1):93-96
王桂妹的新著《文学与启蒙》以卓异的问题意识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就文学和启蒙的关系走进"五四"文学和文化这一丰富的历史存在,其坚实的理论素养保证了对繁复的历史事件做出有效的文学、文化阐释。论著从"一些具体而微却极具诠释效能的话题"中打破了既往的文学史研究中"思想与审美在一系列的启蒙二项对立式中所演绎出错综故事",努力回到历史场域,以清醒的历史意识描绘出一幅以《新青年》为支点的"五四"时代的文学图志,"在‘思想—文学—精神’的彼此投射中透视文学与启蒙的明与暗、光与影"的理路中出色地完成了对"五四"文学的一次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20.
董学文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3):5-9
我在自我理论反思与清理的基础上,郑重地提出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界定的质疑。目前,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论好像一块魔方,可以扭织出各种理论图案;它又像一剂万应的灵药仙丹,可以包治文学百病。可是,这是宣传出来的,并不是它本身的素质。面对不断出现的批评意见,主张“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学者也有自己的论证和辩解,但其论证和辩解多是枝节性的,并没有把握住受批评的要害,也有意避开了该辩解的核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