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常说,“嘎百福歌”是黔东南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中艳丽的奇葩,这话自然不错,但却含糊不清;《苗族文学史》参照诗、乐、舞高度分离的现代文艺理论框架,把之当做诗歌样式来进行全面评述,仍然难免机械硬套的嫌疑。因为嘎百福歌诗(词)乐合一、散韵相间、又说又唱的客观存在本身,就充分说明它不仅仅是一种诗歌形式,而是一种民间曲艺样式。  相似文献   

2.
哈撒儿既是历史人物,又是传说英雄。哈撒儿是一位传奇色彩较浓的历史人物。哈撒儿传说在17世纪以后的蒙古文献以及民间广为流传。哈撒儿传说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多样。我们将哈撒儿传说可分为正面传说和反面传说。这两类传说中的哈撒儿形象均与其性格、体貌、精神和历史功绩以及成吉思汗事业相关,有其历史渊源。哈撒儿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慕克奇的社会价值论,部分是根据他对区域主义和生态学的看法,部分受他在南印度的研究工作以及研究盖茨(Patrick Ged-des)1914和1915年访问印度时各种建议的启发。慕克奇不仅受派克(Park)的影响,也受门福特(Lewis Mumford)和俄顿姆(Odum)的影响。他接受“自然区域”的概念,可是认为派克、麦金西(Mckenzie)、柏吉司(Bur-gers)以及其他等人“并没有给予区域的统一性以足够的重视,面这种区域统一性是由社  相似文献   

4.
报载,天津闽侯路一位臧姓女士家中,一日发现一只“又凶又贼”的老鼠,打既打不着,捉又不敢捉,于是灵机一动,把另一房间的一只猫抱来,扔在老鼠面前。谁知猫竟“嗷”地一声惨叫,被老鼠吓昏过去。惊叹之余联想颇多。 从尧爷那时候起,猫就以善捕鼠而为人所知、为人所重了。《札记·郊特牲》记载着:“天子大腊八,伊耆氏始为腊,腊之祭也,迎猫,为其食田鼠也”。周秦以前,猫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文化繁荣作出了宝贵贡献。 傣族的历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生活斗争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同时又在汉族历法及南亚佛教国家佛历的影响下逐步得以完善,但仍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点。傣文历书“宝巴伽登[pop~4b~1k~1twn~4],是祖国天文宝库中的一分重要宝藏。 笔者五十年代初参加了西双版纳的社会调查,曾接触过一些有关资料。据说傣族曾用过三个历法,也有的曾经历三个时代。一个叫“当补腊萨哈” [t(?)m~1pu~6la~6sa~1xat~2](橄榄时代),即没有“召勐”(土司),没有佛寺、没有负担的时代;第二个叫“滇鲁腊萨哈”[t(?)n~1du~1la6sa~1xat~2](谷米时代),即有召勐、有佛寺,但没有负担的时代;第三个  相似文献   

6.
西王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论证西王母有三类 :一是历史上确曾存在过的人 ;二是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三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作为人的西王母应是西周初期活动在环青海湖地区的羌人母 (幕、膜、穆 )部落首领 ,不一定是女性。《山海经》中对西王母形象的描绘是笼罩在神之光环下傩文化现象的记录 ,现存同仁县年都乎村土族的“於菟”舞极可能是这种傩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祭竜”,“祭”是汉语祭祀之意,“竜”是傣语音,本意为森林。远古傣族先民认为万物有灵,生息与森林密切相关,从而产生对树木、森林的崇拜。其神林(竜色)、鬼林(竜披)和寨心、勐心植树,均是森林崇拜的历史发展和衍变。(详见本期《傣族“祭龙”、“祭竜”之辨析》一文)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他喜好一位朋友对他的评语:“感情之浮”、“思想之杂”。(见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他自己也说:“我的思想——如其我有思想——永远不是成系统的。”(《落叶》)思想复杂,并非杂乱无章。本文所探讨的,正是徐志摩诗的思想线索。  相似文献   

9.
试论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风格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宣城人(今安徽)。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四川中江)实生于开封。梅、苏是北宋中期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在北宋诗坛上均享有很高声誉,以苏梅并称。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是他们的好友,常以诗唱和,欧称梅为“诗老”,赞扬他“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对苏舜钦则称其“名重天下”,“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南宋的刘克庄则称梅为宋诗的“开山祖师”而陆游《书宛陵集》后则评梅为唐代李白,杜甫后的第一位作家,有“突过元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南的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歌手,傣语称为“赞哈”。“赞”就是“会”、能够”的意思;“哈”就是“唱”的意思。“赞哈”就是会唱的人。 西双版纳的每个村寨,都有一两位大家所公认的赞哈;在一个勐(相当于一个县)里面,又总有一两位大家所公认的全勐最有才华的、唱得最好的“赞哈勐”。在解放  相似文献   

11.
摆是云南傣族村寨仪式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视的一种仪式活动,特别是帕嘎摆时间长、场面大、消费高,主要内容及核心部分是“卤”和“阿祚”。其中做摆助兴过程中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又是最热闹、最吸引人的部分,能达到娱神佛、娱人又娱己的目的,蕴含着东方式的休闲娱乐健康观。  相似文献   

12.
“撒尔嗬”是土家族源远流长古老独特至今仍在流传盛行的丧葬祭祀歌舞仪式。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撒尔嗬”是汉语音译,又译“散忧儿嗬、“三友儿嗬”等,音意兼译为“跳撒尔嗬”,意译为“跳丧鼓、“打丧鼓”、“闹灵歌”等。形式上有坐丧(文丧)、跳丧(武丧)、绕棺(转丧)等。现在主要分布在湖北清江流域的长阳、巴东、五峰、鹤峰、建始、恩施等土家族聚居区,在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土家族聚居区也有程度和形式不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青山处处飘忠魂”(《天安门诗八首》)一句该怎么讲?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过传忠老师这样说:总理的骨灰撒遍祖国大地.这个动词呢(指“飘”字),就是说青山处处飘着总理的骨灰.这个形象很自然地使我们联系到总理,想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总理就是死了,他老人家也要让骨灰撒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中华大地.一想到这,我们每个人都会很激动.(《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过老师准确地把握了诗句的形象,“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刘勰《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四月底,我和石台县商贸委、县合作社的二位同志赴“全国第一养牛大县”的安徽省蒙城县考察养牛事业。到达该县后,在县委宣传部慕部长和秘书科杨科长的陪同下,去庄子的故乡——庄周乡马沟村听取养牛专业户葛维连介绍他养牛致富的经验。途中慕部长告诉我们:“你们来的不是时候,今天是星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  相似文献   

16.
山图,古笮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曾写道:“山图采而得道。”其实他并非传说中的“长年神药仙人。”据《后汉书·笮都夷传》记载:山图“为笮都县土出。”并常年于此定居。平素喜欢骑马,一次不幸足被烈马踢断,当其痛苦非常,偶遇一位从山里来的道士见他疼痛难熬便授与一治伤药方,方列地  相似文献   

17.
圆舞曲也叫“华尔兹”(waltz)是流传最广的舞曲。圆舞曲的原词大约出现在780年前后,但类似圆舞的舞蹈则早就存在.圆舞是三拍子的旋转舞,跳舞时一对对的男女舞伴,按照圆舞曲节奏滑行、旋转,情绪欢快、活跃,在很早以前圆舞曲就已属于人民大众了。圆舞曲的速度大体是小快板,三拍子,节奏富有弹性,第二、三拍常常“抢拍”即拖长一点,而富于流行性。德国音乐学家库尔特·萨克斯在他的《世界舞蹈史》一书中把1750—1900年这一百五十年划分为圆舞曲时代,而本文将要介绍的这首1867年由“圆舞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完成的作品正是完成于这一时  相似文献   

18.
伦文叙     
伦文叙,字伯畴,别号迂岗,广东南海县黎涌村人。他生于1466年(明宪宗成化二年)少年时代便聪敏好学,长大以后“长身玉立、头颅大二尺许”,是个身材魁梧的美男子,而并非传说中那样丑陋。伦文叙在科举途上也运气特好。明朝弘治十二年时,他进京考试,原被主考大臣定为“传胪”(二甲第一名,即第四名)、但大臣们后来发现.原拟定  相似文献   

19.
勾魂玫瑰     
江河 《社区》2002,(16):27-27
城市阴天无雨。花店的生意一如天气,冷清得令人沮丧。我刚要关店门,一辆红色的士“嘎”地停在店前。车门打开,一位风度翩翩的大款模样的先生走下车,径直走到我的店里来。“小姐,帮我送一束花去。”那语气不容拒绝。“好的,先生。”我礼貌地看着他点点头,却见先生的脸显得有些焦  相似文献   

20.
一 古代文人特别强调读前人的书,杜少陵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昌黎曰“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贪多务得,细大不捐”。黄遵宪曰“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诗。”蒲松龄也是一位博综群籍的人,他自幼苦读,嗜太白,慕太史公,及长,在刻苦攻四书五经的同时,博览经史、诗词、野史杂录,中年以后设帐绰然堂,有毕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