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2006年9月.南京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十大文化精品”评选揭晓,“十大文化名人”为:叶兆言、吴建宁、吴为山、陈应歧、许均、孙晓云、陆剑杰、陶琪、黄丕谟、缪炳文。“十大文化精品”为:话剧《平头百姓》、电视文献专题片《伟人周恩来》、油画《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丛书《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民歌《茉莉花》、杂技《顶碗》、越剧《柳毅传书》、话剧《虎踞钟山》、电视文化系列片《金陵文脉》、图书《南京百年风云》。  相似文献   

2.
《夜店》是中国话剧史、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研究《夜店》的剧本改编,包括艺术内容和形式,以及有关的背景、过程。首先是从高尔基的剧作《底层》到柯灵、师陀的话剧《夜店》的外国剧作中国化;其次是柯灵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影片《夜店》的舞台剧电影化。对《夜店》的剧本改编的艺术性、创造性有深入的、细微的解释,并给予客观的、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巴金的小说《家》被多次改编成话剧或电影,文章主要分析从巴金的小说《家》到1956年版电影《家》电影改编中如何处理文学性和电影性的问题。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探讨1956年版《家》在电影性表达中的叙事转换,文学性包括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表达方面的得与失,在具体的分析中体会经典作品改编的启示及正确看待不同时期电影改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6月12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之作,越剧《丁香》公演在紫金大戏院拉开帷幕:《霓虹灯下的哨兵》、《虎踞钟山》,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话剧作品来自“南京制造”,而南京题材的(包括南京出品和参与拍摄)一批影视作品已经或即将在银幕和荧屏亮相  相似文献   

5.
《中华魂》2010,(4):I0003-I0003
莫元季,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195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师范大学企业经济管理系毕业,大学学历。1979年从部队转业后,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先后参加莎士比亚话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罗伦佐以及布莱希特的名剧《伽利略》等一大批世界经典戏剧的演出并获得好评。1982年正式投入影视剧的拍摄,先后拍摄了《北京人》、《林海雪原》等40多部电影电视剧。  相似文献   

6.
南开早期话剧很少被人注意和研究,但其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话剧艺术史上有其自身的价值。文章通过对南开早期剧作和曹禺名剧的比较,可以在《一元钱》、《一念差》、《新村正》中窥见经典剧作的朦脆身影,从曹禺名剧中能依稀寻找到开拓者的足迹。从南开旱期话剧到曹禺,中国话剧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便是这种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周小平 《北京纪事》2011,(6):100-101
大概没有哪一个故事能像“白毛女”那样,从1945年创作至今被改编成话剧、歌剧、京剧、舞剧,并拍成黑白电影和彩色电影芭蕾舞剧,并一直被人们喜爱。也没有哪一部电影像《白毛女》那样与我的生命轨迹不断交错着……  相似文献   

8.
《祝福》问世后有多种艺术形式,多个版本。比较其中有代表性的四个,会发现这四个版本就是四个时代的再现:1924年,鲁迅的《祝福》着力批判的固然有"有恶意的闲人",但更着力批判的是由无数个"无恶意的闲人"构筑起来的"老旧中国",矛头指向旧思想、旧礼教;1956年,夏衍编剧电影《祝福》则明显带有当时流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路,矛头指向"剥削阶级";"文革"结束,1978年,越剧电影《祥林嫂》删除了1956年版本中明显的关于阶级斗争的情节,但对"愚昧百姓"的批判仍持审慎态度;2008年,越剧《祥林嫂》则全面恢复了对原著的理解,重新将批评的对象转向鲁镇那些"无恶意的闲人"。从这四种诞生于不同年代的《祝福》我们可以读出时代变迁的轨迹,正所谓读诗亦为读史。  相似文献   

9.
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以民间传奇故事《白毛仙姑》为素材,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编剧,马可、张鲁等作曲的歌剧《白毛女》,以开拓性的思想、艺术成果成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作品,被载入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史册。在此后的60多年间,它不断地被改编成电影、芭蕾舞剧、京剧、川剧、沪剧、越剧、粤剧、鼓词。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戏剧史家周贻白(1900-1977)最早将《桃花扇》改编为话剧《李香君》。周贻白依据各类相关史料,对原剧的情节细目和相关人物做了不少改动,但并不成功,使《李香君》远不及原剧。此剧于1940年7月17日由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璇宫剧院首次公演。《李香君》还曾于1942至1945年间在重庆上演过,由著名话剧与电影导演贺孟斧(1911-1945)导演。  相似文献   

11.
也谈《中原音韵》的写作缘起——兼与赵诚先生商榷@金欣欣$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北京100710~~~~~~  相似文献   

12.
花鼓灯歌舞艺术是中国汉民族民间歌舞艺术重要品类。兼具舞蹈、灯歌、锣鼓与后场小戏表演等诸种表演样态。从历史学、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解读花鼓灯歌舞艺术的文化历史起源、文化结构解析、文化定位研究及其当下意义,对花鼓灯歌舞艺术进行文化信息梳理,确定其区域文化坐标。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也有一定的贡献。黄宗羲前期对戏曲持肯定态度,其戏曲观的核心是重本色当行、重情、重俗重真,是晚明戏曲观的延续;晚年则极力排斥戏曲。黄宗羲戏曲观前后的转变,与其前后期学术思想的转变有关。其学术思想的转变是由早年的明学转向后期的清学,其戏曲观的转变也与此相对应,由明人戏曲观向清人戏曲观转变。  相似文献   

14.
《打严嵩》是京剧中常演常新经久不衰的传统剧目,历代京剧艺术家都有擅演此剧者,如谭寇培、余叔岩、马连良、周信芳、金少山、裘盛戎等。《打严嵩》一剧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这与剧中所体现的高超的叙事艺术是分不开的,该剧无论是从其独特的结构方式还是风趣幽默的戏剧风格或是其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戏曲创作中,自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学追求。清曲论家梁廷枏所著《藤花亭曲话》便明确标举戏曲语言贵乎自然的创作理念。在梁氏看来,语言上的自然性表现为对情自肺腑的真实、庄语入曲的巧妙和文辞声律的谐调。以上三者,既是梁廷枏语言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又是他提出的裨益于语言自然性的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周贻白"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直接指向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活态"表演的事实,运用活态传承、地域标志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周贻白在地方戏研究中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出地方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首先保持其地域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5)最负盛名的女性作家田村俊子,站在日本近代女演员诞生的源头,通过自身经历和身边事而创作的一系列“女演员的故事”,即《秋海棠》《嘲弄》《后台》《白昼之暴虐》等作品,真实生动地塑造了一群在表演路上执着追梦、刻苦训练、独立自主的女演员形象。通过文本细读并结合同时代女演员诞生的社会背景去阐释小说中女演员在表演路上所遭遇的困境,认为在长期以来都由男性来扮演女性角色的男权舞台上,以表演主体的女性开拓能够表达自我的女演员这一新职业所遭遇的困境也是打破封建因袭并获得社会地位的“新女性”的诞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齐如山在近代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应被忽视,而经由他改造之后的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美学本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遭到鲁迅辛辣讽刺的梅兰芳艺术在西方世界受到普遍赞美,这使国人从此因自豪而无法看清梅兰芳艺术的本质,也因此无法深入地评估齐如山戏曲实践的得失。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主要是为皮黄戏设计舞蹈和服装。为了给他的“戏曲舞蹈化”实践寻求存在的合理性,齐如山引用了大量汉魏以来的舞蹈文献,但其实他的舞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自他对皮黄戏舞台的熟悉。由于舞蹈化的程式动作占据了剧作的主体,梅兰芳艺术成了一种追求形式美的艺术,人文关怀的主题也就被淡化了。  相似文献   

19.
湖南戏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1980年代后期以来便每况愈下,其生存现状颇为困窘,不少剧种只有1-2个国营或集体制剧团或民间业余剧团在支撑,大多数剧团名存实亡;演出市场不断萎缩;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没有新的观众群出现。产生、形成、发展于农耕文明的戏曲难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湖南戏曲衰落的根本原因;此外,城镇化运动的兴起,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也加剧了湖南戏曲的衰落。  相似文献   

20.
京剧与能剧分别作为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国粹,在本国都享有很高的地位。通过回顾京剧与能剧的历史,从布景、面容、服饰、题材、剧目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可窥见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史。京剧与能剧的最大区别是京剧具有写意性特征,能剧具有内敛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