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6月19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和经济学院联合举办了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入手,提出了民族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思维、新观点和具体建议。学科带头人杨清震教授提出,民族贸易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余石教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创新。张跃平博士提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21世纪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也是造福13亿人民的宏伟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全国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也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泽民同志说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全面、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应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尽快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要把农业科技作为科技的重中之重 ,近期内 ,应该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加快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应该为农村、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 ,免费建立各级各类学校 ,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力度 ,西部地区农业职业中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大学应该完全实行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与发展预测,从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角度分析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从低水平的小康向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小康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小康向地区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从粗放型发展的小康向集约型发展的、经济与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较大的东西差别、城乡差别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建全面的小康社会,在西部地区扶贫帮困是关 键。而让农民参与旅游经营有利于西部农村的扶贫帮困。旅游扶贫应处理好五对关系,即鼓励经营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加大 金融支持力度与规模经营的关系、经济成分多元化与经营集团化的关系、发展旅游业与加大科技投入的关系、发展旅游业与 发展农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民族贸易与全面小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进入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标志。民族贸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民族贸易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只有按照这些要求,进一步发展民族贸易,才能发挥民族贸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文化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可能会陷入极化效应和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旅游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具有抑制和削弱极化效应、促进旅游地全面发展等优势。因此,民族地区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将发展旅游业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面小康的概念及地区经济特点,对目前西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基础进行客观的评估,运用线性和非线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西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方案的量化分析,选择了一条既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兼顾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及全面小康各项指标,且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现条件的最优发展方案,阐述了西安未来全面小康的发展阶段和美好远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民族地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与挑战分析,研究得出"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即围绕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重要任务,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和减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走包容性绿色发展之路。提出民族地区包容性绿色发展需要构建扩大经济机会、使经济机会均等分布、提供最低经济福利、环境质量稳定与提升四大政策支柱,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湖北省民族地区作为经济贫困地区,尤其要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小康。本文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高山蔬菜产业为例,阐述了发展绿色外贸是湖北省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并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建设总体小康时期,逐步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效率公平观及其原则是有其特殊原因和特定历史背景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内在联系,确定和实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公平效率观及其原则.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公平效率观的经济基础;排除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干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通过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公平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首先 ,全社会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作用 ;其次 ,高等教育要深化改革 ,使办学主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再次 ,要强化教育创新 ,使培养对象成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现代经济制度的核心,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较为落后,阻碍了其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法律制度保障差别性支持民族地区金融的发展。现行法律政策等对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支持力度较弱,应从普惠金融法的价值如“安全、效率、普惠、共享”等以及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发展入手,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创新、完善民族自治地方金融法制,促进民族地区金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江泽民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的丰富和发展 ,与总体小康相比 ,全面小康是更高水平的、更加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周密的部署 ,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入手,总结了当今社会存在的城乡、地区、社会经济三大不平衡现象,从财政角度指出存在着三大不平衡的制度性原因,并由此提出了针对这三大不和谐因素的公共财政改革思路,主要包括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财政职能的调整和针对促进农村发展的财政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应,对其效应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全面性、独立性、可获取性以及与财政投入相关性等原则。以县为单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财政支持江西新农村建设效用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部分县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不高,需从调整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和加强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以不断提高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效应,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已经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在这个体系中,文化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东营市金融业发展成效显著,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但与此同时,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均衡性,存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覆盖面不广、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高、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导向、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等措施,补齐金融发展中的"短板",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和谐发展中的金融生态、科学金融与循环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的金融发展,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健康、快速、持续且与人文、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金融运行状态和金融成长过程。和谐的金融发展要处理好金融生态、科学金融与循环金融三个方面的关系:金融生态是金融和谐发展的约束条件;科学金融是金融和谐发展的基本道路;循环金融是金融和谐发展的模式选择。这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和谐金融体。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问题是中国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将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围绕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主题,就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求问题、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研究动态、研究理论、方法创新等5个主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和交流,在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市场配置效率、农业产业链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农村金融生态优化、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农村金融学科建设等问题的未来研究与政策改革上达成了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