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今的中国社会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中国究竟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哲学工作者应做出哲学的思考和回答。一、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中国没有经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受双重规律支配的。一方面要服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遵循“各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决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已经成为历史和现实。但是由于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异常繁重,特别是在我国因遭受重大挫折至今还比较落后,东欧一些国家出现剧变的情况下,一些人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便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象中国这样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超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应该退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重新走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否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关系到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带根本性的理论前提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毛泽东同志《矛盾论》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作过科学的论述。他说:“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当中有些文章认为社会的发展可以“超越”某一历史阶段,其中多数文章认为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以“超越”、“逾越”、《跳过” “跨过”等等;但也有不少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不能超越的。那么到底如何理解“超越”一词的涵义,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本文愿意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以便和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提出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设想起源于孙中山。为了预防资本主义,孙中山从主观社会主义出发,提出了“避免论”。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为方法,将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建构了新的理论架构,即独具特色的“超越论”,使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毛泽东关于坚持生产力标准与坚持共产党在政权中领导权的思想是东方落后国家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东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别主要继承了恩格斯的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前者突出科学理性,后者突出人道主义,它们的区别是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反映。前者适应理性启蒙的需要,促进工业文明兴起,能够纳入资本主义框架;后者产生于工业文明走向反面的时期,适应批判资本主义的需要,是埋葬资本主义的哲学。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别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的基础。这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个重要观点。革命导师列宁在继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社会主义因素才“直接地、实际地显现出来”,这不仅为我们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且这一思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较好的印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能够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思想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有力印证,既表明其思想理论的前瞻性,同时也再次证明他们所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建基于实践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历史观,在破解社会历史关系中化解人与自然博弈的非合作特征。这种基于历史视域考量人与生态环境的生态观必然导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诊断与批判,为我们超越生态危机的抽象价值观解决方案提供了全新的立场和境域。顺应我国"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的"国家需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维度为基盘,整合和超越西方生态理论厘定的话语模式,构架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头脑中萦绕着,这就是马克思究竟是怎样成为“马克思”的。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一些早期著作之后,我认为“求实精神”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时指出:“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5页)“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2页。)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国建立让会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关键。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就这个问题谈两点粗浅认识。 解放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没有“超越”资本主义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前前后后,社会上和理论界在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上有几种说法:有的说中国“超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有的说中国“跳过”了资本主义;还有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发展的图象,在马克思的许多著作中,早已将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国家,同欧洲的发展线路科学地区分开来。在作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发展典型的中国,新生产力发展的微弱因素,始终未能形成一股足以突破其传统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力量,从而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近一、二百年来,中国的物质文明发展,就像16世纪以前西方文化落后于东方一样,变得停滞,差距越来越大。尽管新崛起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企图征服中国,但事实上,其客观后果反而刺激了中国人接受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是地处领土边缘的香港等一小部分沿海地区,却先后被占据,这里传统的生产方式迅速被破坏,转向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从而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历史地形成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在一个东方大国内产生了“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这必将给世界历史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回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发展历程,卢卡奇突破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束缚,走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求索为我们昭示了创新发展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可能。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衰颓,卢卡奇试图以浪漫主义的理论姿态介入以至实现批判性的重塑,但最终难竟其志。转向马克思主义后,卢卡奇将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实的可能寄托于克服实证主义意识形态之上。在卢卡奇看来,克服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关键在于“击穿”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神话”,阐明其孤立性、非历史性与意识形态性,卢卡奇给出的答案是强调“社会总体、社会历史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辩证法。通过重新发掘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较为出色地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向20世纪挺进的理论任务,但对于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的偏重使得卢卡奇未能成功。回到卢卡奇处求取正反两方面的理论经验,目的在于指引我们坚定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完备的物质准备,国家资本主义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后必经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已经作出的抉择。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呢?这又是历史提出的重大课题。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我们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夺取政权,避免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生产力,但正因为我们逾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形态向共产主义形态过渡的运行轨迹,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方法,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的理论依据。一、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必须经过以三大阶段为主的若干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同其它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一样,都会由于内部矛盾的运动、变化而呈现出种种不同的若干发展阶段。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从不同的社会形态上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五个大的发展阶段,而且对同一社会形态内部,也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原始积累时说过:“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理论界少数人鼓吹“资本主义补课论”,说什么“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要求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补课,并认为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这种观点从理论上看是反动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他们回避了各种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及在中国长达一百多年时间的实验都彻底破产的历史事实,不愿承认这些铁的历史事实所揭露的中国社会的规律——近代中国没有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土壤,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它既救不了国,也行不通.  相似文献   

1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倡议与创新性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应对当前全球风险挑战的需要,更与世界历史从封闭、孤立走向开放、联合的规律性趋势相一致,是世界历史向更高阶段发展过程中一个可能的“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中,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间关系是现阶段历史发展的焦点所在,并集中表现为两制国家间关系。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正是对两制关系内在对立性的超越,在差异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中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前进,促进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要补资本主义的课”(人称“补课论”),这是长期以来在一些人中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的认识问题.主张“中国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的人,主要有以下两大理由:一是认为“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属性,发展商品经济就是补资本主义的课”;二是认为“中国超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因而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可是,这两大理由都是错误认识.弄清这两大认识问题,对于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范义 《金陵瞭望》2007,(6):14-14
我们习惯上说“西化”的时候.一般都不包括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形成的。“五四”时期,是新旧思想观念和中西文化猛烈冲撞的时期。西方许多的新思潮、新思想不断地闯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那个时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不过.那个时候比较多的人是把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思潮,作为“西方化”来看待,因为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