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代杰出的诗人陶渊明,并非“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而是始家宜丰,中年居寻阳,晚年一度归故里,最后卒于柴桑。澄清陶渊明故里的事实,是关系我国文学发展史和正确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探讨了陶渊明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美学价值。他的文学地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作为一名诗人,陶渊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至唐,陶渊明的作品受到较为普遍的重视,至宋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才真正完全确立下来,并以其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诗风而昭示后人。这一现象,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审美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一、酒仙诗人    本书运用幽默手法就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可以说,这个方面在以前陶渊明文学的读解、研究中并未得到重视。    陶渊明的创作是在公元四世纪至五世纪这一时期,当时,日本还没有实现国家统一。但大家不要认为陶渊明的文学始终是落后于时代的旧物。如果仔细品味的话,即使是在现代,我们也能体会到作品所表达出来的亲切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在日本对汉诗感兴趣的人已为数不多。在有限的汉诗爱好者中,他们对陶渊明的印象一般是:“嗜酒的田园诗人”和逍遥自在的人…  相似文献   

4.
从拆除被典律化所束缚的陶渊明形象开始,指出陶渊明建立了一种复调叙述结构,并分析了其创作的类型和陶渊明作品内部的众声喧哗现象,认为陶渊明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转型期的标志性诗人。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了官场“折腰”和心灵痛苦之后,陶渊明才真正认识到乡村田园作为心灵自由的天地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他在回归田园以后,一方面以隐士的审美眼光讴歌农民生活的诗意美,成为中国田园抒情诗的最早诗人和最杰出的代表;另一方面,他以隐士的幢憬构建理想的农民乐园─—桃花源,成为中国农业政治文学中最优美且影响最大的作品。陶渊明对中国农业文学的这两大贡献,使他成为中国这个东方农业古国中最有文化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别具气格、影响深远的伟大诗人。干百年来,或因爱其作品,或因慕其品行,人们一直对陶渊明推崇备致、赞叹不已,而陶渊明研究也自宋以来即成为古代诗论中的显学。人们从各个角度对陶渊明作了大量研究,成果甚丰。在这种“论者云聚、成说林立”的学术背景下,能否在陶渊明研究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当代治陶者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相关著作的价值评判标准。我们欣喜地看到,戴建业先生的新著(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凡5!用此书处只注页码),正是一部完满体现这一标准的好书。通读全书…  相似文献   

7.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论析》(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是王国缨教授继《中国山水诗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王国璎教授对我国古代文学,尤其对陶渊明及其诗文那样一种萦绕不去的浓厚情结,使我感动不已。透过她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的亲切叙说和鞭辟入里的精确论析,读者不仅可以对陶渊明诗文之独特风貌和文学史地位,对陶渊明“这一个”既单纯又复杂、既洒脱又执著的诗人的人格情性有了深刻而明晰的认识,而且还能真切感受到王国璎教授在大学毕业后离开台湾“一去三十年”的异国他乡,始终有…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 ,有机会参加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 ,能够跟中日的陶学专家一起探讨陶渊明的诗歌 ,我作为一个陶渊明研究的新兵感到非常荣幸。我在一本书的自序中写道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 ,所以我翻译他的诗。”前两年学陶、译陶和研陶的一点微薄收获 ,是奉献给各位专家的两本小书 :《英译陶诗》和《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 ,希望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以便进一步修订和提高 ,努力使国内第一部陶诗英文全译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译本。陶渊明是汉字文化圈中深受喜爱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世界级的大师是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真挚、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被后人交口称赞。钟嵘在《诗品》中称陶诗“笃意真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陶诗“质而自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陶诗为“开千古平淡之宗”。然而,人们皆知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隐士。正因为他过着真正的隐逸生活,又是一位大诗人,所以钟嵘在《诗品》中又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相似文献   

10.
陶诗的理趣     
梅俊道 《九江学院学报》2001,20(Z1):116-119
陶渊明是一位诗人 ,又是一位哲人。如陈寅恪先生所言 :(渊明 )“……实为吾国古代之大思想家 ,岂仅文学品节居古人今人第一流 ,而世所共知者而已哉 !”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的关系》)陶渊明是一位大思想家 ,因为他的诗里对于宇宙人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独到的探索与思考 ,涉及面深且广 ;陶渊明又是一位大诗人 ,他诗中关于哲理的思考 ,全然不是如玄言诗般干枯的说教 ,也不似谢灵运那样常常拖上一条玄理的尾巴 ,而且以一种充满生机活力、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 ,给人深沉的回味与思考的余地。因而陶诗是脱出了“理…  相似文献   

11.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疑是由其不朽的诗篇来奠定的。人们研究陶渊明大都侧重于对他诗歌的论述,而对其为数不多的几篇辞赋,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陶渊明的辞赋不仅是他全部作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有其它作品不能替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是“隐逸诗之宗”,王维则把隐逸诗创作推向了更高境界。然由于二者主观心态的不同,使他们的隐逸诗作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兴趣,从而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分析和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态批评的重要内容。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我国晋代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作中充满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思想,对唤醒现代人生态保护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吴绍钅九陈彩娟陶渊明是我国中古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千百年来,随着陶渊明的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海内外,许多中外诗人不仅在他们的生活道路上有意学习、仿效陶渊明的隐德、隐趣,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刻意仿效陶诗,从而使得崇陶、学陶成为中...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日隐逸文学的异同——以陶渊明与西行法师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古代文学史上都出现过隐逸文学,陶渊明与西行法师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西行法师被称为日本隐逸文学的第一人。陶渊明与西行法师都在隐逸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他们所处的时代特点、隐逸动机、所创作的诗歌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生活于乱世,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从隐逸动机上来看,陶渊明及中国的隐逸者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西行法师及日本的隐逸者则更多是出于宗教上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田园诗人,鲁迅先生曾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头等人物”。是他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派的先河,发见了诗歌中自然本色美的艺术境界。他的田园诗,如一股清新明快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于六朝的直言翳雾.给整个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真率质直的人格美是陶诗的第一个主要特色。读陶渊明的诗,总觉得有一种读诗如见其人的感觉。诗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在眼前闪现。他的诗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字游戏,而是诗人的生活及真情实感的抒发。这是陶诗有别于以谢灵运为首的六朝山水诗的本质所在。质言之,陶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文创作是考察其接受陶渊明影响的生动材料,结合司空图的人生轨迹、思想倾向,更可以验证他对陶渊明的接受。考察司空图与陶渊明的历史性关联,既可透视陶渊明在晚唐士人中的接受情形,亦可见中国士人思想、文学传统之传承与流变。  相似文献   

18.
拙书(陶诗佛音辨)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一部研究陶渊明与魏晋佛教关系的学术专著,虽然全书多陋,但毕竟为陶诗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陶渊明是汉魏六朝八百年间的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自来而还,研陶者盖分三途,或以儒论陶,或以道(玄)论陶,或以佛论陶,虽论有强弱,但并不偏废;爱至今日,著述虽丰,但言陶儒、道思想者多,论陶佛教思想者少;称陶反佛者众,说陶奉佛者寡;从佛教文化角度析陶诗文艺术精神风貌者更微乎其微。究其根源,恐怕就在于我国学术界对于魏晋以来的学术思想主流——“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诗序体这一新型诗歌体式为审视点,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这一虚构文学的代表,以及陶渊明在诗序体创作中所获得的建树及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均进行了全新观照。认为诗序体成为唐代诗歌创作的新潮,“艺术包装”成为唐代传奇作家们的创作时尚,均与陶渊明的这一艺术精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是我国晋宋之际的伟大诗人,论家对其作品中表现的“怒目”与“静穆”历来争议很大,至今尚不一致,故有论辨之必要。一钟嵘《诗品·序》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历代论家多沿袭此说并加以阐发。“五·四”后,有学者说“陶渊明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原因之一是他“能泯化一切忧喜。”鲁迅曾对此提出批评.可是至今尚有人未理解鲁迅的原意,认为“静穆”是陶渊明的主要方面,“怒目”只不过表现在晚年极少数作品中。是否如此,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