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尚书·酒诰》与儒家酒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酒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篇具有法律效力的酒事管理文献,对儒家酒德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用政治意识形态观念去审视酒事活动,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现象相联系,形成儒家“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的基本酒德文化观念。其二,对社会酒事行为严加控制管理,为历代专制王朝实施“酒禁”政策提供了儒典圣贤的历史依据。其三,把饮酒行为纳入儒家“礼”的伦理道德范畴,通过酒礼政教活动强化儒家等级有差“礼治”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2.
专卖制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对酒类实行专卖——历史上称作榷酤,即是国家对酒类的生产、销售、分配等环节进行干预的一种政策。宋代榷酒制度是宋代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对于深入了解宋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榷酒制度涉及面较广,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宋代榷酒制度中,目前尚无专文论及的榷曲、特许酒户和万户酒制度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匡正。  相似文献   

3.
宋代军队中的酒业经营特别是买扑经营,是宋代军队营利性经营活动的重要方面,它与宋代酒业的发展、经营模式,与宋廷政策密切相关;这一活动在南宋前期尤为突出;各军在政府扶持下建立酒库,造酒酤卖,获利丰厚,利归本军;军队酒业经营合法与非法并存,政府不时出台政策加以调控;军队酒业经营除赡军之外,又成为将帅谋私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有元一代,制酒业相当发达,酒类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制酒技术有新突破;元代实行限制性酒业政策,榷酤与禁酒并行,酒业政策多变,有禁、有税、有榷且禁酒时严时弛,呈现与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5.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和影响还没有后世那么严苛和深刻,妇女的活动比较自由。汉代妇女与酒文化的关系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汉代妇女通晓酿酒技术,积极参与酿酒工作;她们不但酿酒,而且还抛头露面地酤酒;汉代妇女饮酒也成为当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汉代妇女与酒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她们较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川南黔北地区是今天中国白酒的最重要产区。川南黔北名酒区的形成是以这个地区内独特的自然、文化等资源背景为前提的。酒文化作为该地区重要特色文化,具有独特性、稳定性与多样性特征。这些特性的形成与该地区优良产酒自然条件、民间尚酒氛围、稳定宽松酒业政策和酿造科技密不可分。在历史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这个地区酒文化又受到外来文化、政策方面的影响得以强化。反过来,这个名酒地区的形成对川南黔北区域内建筑艺术、文化景观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也成为川南黔北地区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汉字所蕴涵的酒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也同古代传说一样遗留有酒文化的信息。在由汉字所写就的古文献中随处可见酒文化的信息 ,在汉字的古老形体中也可以寻觅到酒文化的信息。其中有酒起源的传说、酒与盛酒之器的字形、酒的制作方法与品类、酒的礼仪与功用以及酒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从日本谚语看日本酒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智慧的结晶。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不仅制造了口感细腻纯正的清酒,还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内涵丰富的酒谚俗语。这些酒谚,一部分出自中国的古代典籍,明显带有中国文化思想的痕迹。其中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型的酒文化精神对日本的酒德、酒礼等影响深远。同时,日本民族独特的酒文化特征也在谚语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比较而言,日本和中国酒文化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9.
实现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是我国权力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变的关键所在。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主要包括干预权力、程序及责任的法治化。推进政府干预行为法治化对于规范权力行使、提高干预绩效和保护市场主体权利意义甚大。当前,我国政府干预行为存在权力界限不清、权力滥用与腐败等突出问题。推进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是破解上述问题的重要路径。为此,我国应采取合理划定干预行为法律界限、严格干预经济行为程序规制、健全干预经济行为立法、落实干预经济行为法律责任及构建干预经济行为绩效评价法律制度等针对性措施,推进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部门的独立性问题是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表面上看,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分之所以成为难题,主要是因为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直接由行政部门实施所致;实际上,国家权力对市场主体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干预或协调,并没有改变原有经济关系的双方主体,也没有产生新的经济关系,因此,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界线应当是清晰的。经济法独立的调整对象是需要国家权力干预的特定市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区别也是明显的。经济法部门独立的另一个重要根据是,经济立法与执法遵循着与行政立法和执法完全不同的原理与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酒的原始发明人很难断定,但比较合理的推断是起源于上古时期粮食的自然发酵。黄帝、仪狄、杜康等都是自觉酿酒并有所创造的人。商朝发明了曲和蘖。周朝的酿酒技术已达相当水平。汉代的酿酒业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酒曲制作技术的改进和酒类的增多。唐代酒业更加兴旺发达,并创造出以“春”命名的名酒系列。宋代酒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酒业生产的迅猛崛起,尤以江苏酒业最为发达,并形成了“川黔名酒带”。  相似文献   

12.
酒是一种物质性的饮料,更是一种体现人类文化含量的饮品。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酒事活动在政治、商业、社交、文艺等众多领域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国人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酒观念充斥着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与我国的文化建设理念、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出台相关措施,宣传酒德,加强道德建设,树立“健康、文明、适量”的国人饮酒理念,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零售企业经营的酒类品具有品种繁多、需求季节性强、储存空间占用多、保质期差异明显的特点。零售企业酒类品的库存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率、销售增长率、物流设施利用率和企业利润率,进而影响零售企业的生存。为了解决零售企业酒类品库存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库存积压和商品缺货对零售企业造成的资金周转率低、市场机会丧失以及顾客忠诚度下降等不良后果,实现零售企业酒类品库存优化的目的,零售企业需要从供应链一体化的立场出发,在供应商的关系管理、商品陈列管理、库存商品分类管理、订货政策以及季节需求商品的管理等五个重点方面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驿站和邮传与中国古代旅游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驿站和邮传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古代旅游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古代驿站和邮传对古代旅游以及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言的调查研究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普方古字音对照查询系统"以《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所录汉字为基准,建立了ACCESS数据库,并利用ASP语言设计了查询界面和查询结果显示界面。利用本系统,可以选择拼音、汉字、反切、韵摄、等呼、古声、古韵、古调、方声、方韵、方调、普声、普韵、普调等参数,通过网络进行任意或组合查询,使普、方、古之间的对比研究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天地相对尺度的认识上,中国和古希腊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希腊人认为地远远小于天,中国人则主张地的大小可以与天相比拟。导致中国人产生这一认识的根源在于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观念和宇宙起源演变理论的影响,传统的天地测量之术则给这种见解提供了数理依据。另一方面,东汉王充通过对在不同地点观察太阳出没时的大小及北极星方位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地小居狭”的主张。王充的论证方法与托勒密是相通的,而思想根源则与其重视量的概念的思想方法有关,但他的观点长期被人们所忽略,未能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不同于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的范围需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 ,词类活用不能以今律古 ,要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8.
论“走出疑古”与古史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疑古时代"的论点是李学勤先生在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试图寻求克服《古史辨》错疑所不应疑的不良倾向,重建中国古史新的理论体系的学术探索。"走出疑古"是试图在对《古史辨》理论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对晚清以来的疑古思潮进行合理的"扬弃",其真正学术意图在于超越"疑古"。"走出疑古"的论点体系也明显存在若干理论上的局限和逻辑上的疑难。李先生反复强调的将文献和考古结合起来研究古史的方法自王国维先生起已开始实践,以后王国维先生的弟子徐中舒先生及再传弟子唐嘉弘先生所积极倡导和自觉运用的将文献记载、考古学材料和民族学材料相结合的古史多重证法,进一步增强了古史研究的科学性,将中国的古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超越疑古",重建古史的学术尝试。李学勤先生所谓的"走出疑古"与古史重建工作,只不过是新的学术背景下,王国维、徐中舒、唐嘉弘三代学人理论探索和学术实践的继续。"走出疑古"后的中国古史研究,应继续重视理论的探索;继续重视古代史料的积累、审查与运用;加强科际整合,提高古史研究科学性;逐步深化夏代与传说时代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社会中“户”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普遍而又长期存在的现象,而且在中国传统法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中期以前,户是国家为了掌握人口、财产与征派赋役,以家庭为基础而建构的,具有法律性质的最基本的单位。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存在着数量众多而又种类不同的户种。不同的户种在法律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界一直存在一些争议。一些学者从近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特征考量,不承认中国古代存在图书馆。图书馆的公共性、开放性,形成于近代的欧洲,它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图书的大量印刷;二是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古代图书馆是有限开放的,并非只藏不用,应客观看待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开放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