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国家人口计生委即将开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示范工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搞好村图书角的建设。可见,搞好人口计生系统图书事业工作,对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人口计生整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与城镇农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城镇标准的改变和“市管县”、“镇带村”、“整县改市”等方案的实施,使我国城镇化产生和加强了两种特有的重要现象:一是农村城镇化,农村地区城镇迅速扩张,即所谓小城镇道路使农村城镇人口占县域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二是城镇农村化,即大量的农业人口或村委会人口被划入城镇“版图”,市镇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农村,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在于占全国80%以上的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人们的生育模式。目前,农民的生育模式同计划生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是造成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根源所在。一、当代农民的生育模式人口生育模式是在一定地区、一定群体内进行的对人们生育子女数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在一定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受人口规律的支配,以具体的人口生育率表现出来。中国农民要求子女数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以异地化转移的城镇化模式已暴露出众多的问题,这种以人口非家庭式迁移和异地转移为主要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予以改变。通过对中国第三条农村城镇化道路进行探索可知,以企业战略推动的统筹发展型就地城镇化模式能够弥补前两条道路的不足,可以实现整村、全家同步转移,农民到市民一步的转换,具有多元正效应。在就地转移的第三条道路中,个体的搜寻成本、心理成本、交通成本和住房成本明显低于第二条道路中相应的成本,而生活成本和学习成本则相差不大。将个体劳动供给经典模型进行扩展可知,当工作时间相同时,第三条道路的劳动者个体拥有较高的实际收入和效用水平;从家庭效用模型中也可发现,家庭部门愿意提供的就地转移劳动数量要多于异地转移劳动数量,其更倾向于第三条道路下的就地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5.
“三结合”的发展与农民传统生育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 ,生育行为是受生育意愿的影响 ,而中国农民生育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计划生育“三结合”作为以利益导向为特点的新型人口控制的工作模式 ,其运行带来一个极好的“附属效应” ,即加快了农民生育观转变的进程。因此本文意在分析“三结合”的深化发展对促进农民传统生育观转变的作用。一、农民传统生育观及转变的条件生育动机源于生育需求 ,生育需求又受生育观念 (也称生育文化 )的影响。中国农民传统的生育观是传统经济和传统社会的文化体现 ,受家庭文化和村落文化的影响。家 (族 )文化注解着农民生育最原本意义 ,村…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临泽县历史悠久,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要塞,地形呈"两山夹一川"的特征。此外,县境内除汉族外,还聚集了其他11个少数民族人口,因而人口计生工作较复杂。近年来,临泽县人口委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步伐,将现代信息技术大胆应用到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之中,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信息专网到村、视频到村、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村、全员人口信息网格化到户的目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步入信息化、科学化轨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在浙东越村的社会人类学实地研究,首次指出了农民亲子关系中明显与“反馈模式”并存的“代际倾斜”现象,说明他们生养孩子,并不全然是基于市场理性的行为,由此揭示出他们的生育观念:生育作为生命逻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他们此生不可推卸的生命任务,是他们对于祖先的“还债”。正由于生育连带着农民人生的终极意义,因此:①在理论上,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并不能圆满地解释中国农民的生育行为;②在现实上,农民会在实际的生育态度与行为上,与政府的人口政策产生深刻的矛盾,从而使行政手段在人口控制中必不可少;③在政策措施上,“养儿防老”问题的解决,只是改变农民这种生育观念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八五”期间,广东认真贯彻中央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坚持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制度,层层签订“人口计划目标责任书”,不断强化人口考核工作,全面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引导农民少生快富奔小康。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结构得以改善,人口素质得以提高,人口发展开始步入良性轨道。 一、总人口增长,控制在“八五”计划目标之内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不断加强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四下功夫"稳步推进人口计生强基提质工程。在推进村(居)民自治上下功夫。建立"‘两委'负总责、专干抓落实、协会做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当主人"的村(居)自治模式,构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入户到人的服务管理网络,依法制定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村规民约,做到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  相似文献   

10.
<正> 1980年以来,农村社会学以及其它学科对农民离土问题有不少研究,大多数人认为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改变自己的身份,进入非农业领域,进入城市(集镇),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他们看来,如果不在如何减少农村人口方面取得突破的话,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一些有关论述都是鼓励农民离村、离土的。这些理论是否正确?是否能客观地反映和正确地指导当前越来越高涨的农民离土浪潮?是大可研究的。10年来,一方面政府有意识地放松了农村人口流动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村内部存在着流动的驱力。所以,大量的农村人口从他们世世代代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南省澧县人口计生局紧紧围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不断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工作制度,推行计划生育“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全面强化了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方便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人口计生部门良好形象。一是强化窗口意识,发挥“一站式”服务功能。运用统筹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工作载体,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人口计生“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在三级计生服务中心设立人口计生办事指南和服务窗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殷切希望“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实现历史性跨越,首先必须解决好贵州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最终是解决农民问题。贵州省人口计生工作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确立了“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村为主”、“村(居)民自治”,基层工作极大加强;实施了连续4年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件实事”之一的计生乡站、村室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效;优质服务、宣传教育、依法行政、利益导向、信息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等机制的创新完善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人口出生率…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靖安县人口计生委在全县76个村开展"生育文明进乡村"行动,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加强生育文明宣传,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树立婚育新风尚,做新型农民,建幸福家庭。一是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实证研究:一个信任分析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2010年对陕西、山东2省3个区县1595个农民的调查数据,首次实证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的信任解释。因子分析发现,农民的信任可以分为村域信任和特殊信任两种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村域信任对农民参保有正效应,村域信任水平越高,农民越可能缴费参保。而特殊信任对农民参保没有显著性影响。村域信任有助于农民通过网络传播和政府宣传来了解新农保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村域信任还增进了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期望值进而激励其参保。本文弥补了学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非经济因素研究的不足,为新农保参与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实质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显然,在可持续发展中,人口是被关注的中心因素,同时又是一项特殊形态的资源。不管我们一般地研究或从具体的区域着手分析可持续发展,都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作为一个整休,对社会、经济、自然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作分析和综合。从人口学的角度看,这种研究就应是  相似文献   

16.
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已开展多年,到底要治什么、怎么治?人口计生与计生协,乡与村、村与计生协关系如何处理?村干部与协会骨干积极性如何调动?这三大问题成了困扰村民自治工作开展的三道难坎。湖南省娄底市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自治工作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模式,形成工作合力,实现了“三道坎”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江门市总人口373万,总面积9200平方公里,辖五市、两区。市委、市政府的历届领导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自觉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从1994年开始,全面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抓基层、打基础,提高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措施来抓。在1996年中,全市1493个管理区,其中338个管区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有75个管区达到计划生育先进村、两者合计占管区总数的22.6%。通过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我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计划生育在农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农村计划生育难就难在,一方面农民受传统婚育观念的影响较深;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还存在养儿防老的实际问题,农民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在思想领  相似文献   

18.
社区工业化、集体与农村人口控制陈俊杰一、问题的提出农村社区(乡、村)在人口控制上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于它在国家政府与农户家庭这两极间处于中介的地位,有着相对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是影响农民生育决策与行为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在农村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迈出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第一步,发展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位于凤阳县东部的小溪河镇,“大包干”前隶属梨园公社,当时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此后,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是1994年,出生婴儿14人;最少的年份没出生一个孩子;2003~2007年,每年出生人数不过4—6人。  相似文献   

20.
于长永 《西北人口》2013,(6):117-122,126
文章基于2009年全国十个省份30个行政村1000余位农民的调查数据,从“依赖性一脆弱性一养老困境”的逻辑关系出发.以农民养老的经济依赖途径为切入点。利用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养老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那些同时具备女性、年龄较大、养儿防老观念比较强、家庭收入比较低、没有儿子、家庭整劳力比较少、纯农户和所在村经济情况比较差特征的农民,是依赖性最强的农民,他们面临的养老脆弱性程度也最高。由于现实生活中。全部具备上述所有条件的农民毕竟是少数。但农村社会政策刺定部门可以根据农民满足上述条件的多寡.来判断其养老脆弱性程度的高低。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农村社会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