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大华教授的著作<民国思想史论>2006年4月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继<晚清思想史>一书出版后的又一力作.全书除序言和附录外,共50余万字,分为六编,对民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突出特点、知识分子思想变动、重要思潮以及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作了系统的考察与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民国文学"的讨论中,丁帆与李怡的理论构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代表性。本文结合研究范型问题,对丁帆的"1912年断代说"、"民国文学史"的构想以及李怡的"‘民国机制’说"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并以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的关系为视角,对民国文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民国军邮史研究,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宏观研究、区域研究以及根据地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宏观研究,体现在著作与论文两个层面;区域军邮史研究,以云南、湖南等地为最突出,其它地区略有涉及;根据地军邮研究较为系统,是一大亮点.至于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方面,就宏观而言还没有出版一部贯通式的民国军邮史专著,就区域而言各地军邮史研究亟待强化,就根据地而言亦存在大量空白.资料方面,除了口述史资料、实寄封等实物资料等之外,大量的资料存在民国报刊里.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助于军邮史研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民国文学和共和国文学施龙(以下简称施):丁老师,您主持编撰的《中国新文学史》出版了。作为编撰者之一,我知道这部文学史凝聚了您最近几年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思考。虽然因为一些限制,您的相关思考还无法在这部文学史中得到更为深入、系统的展现,但民国文学、共和国文学的整体架构还是基本得到体现。在此,您能再就这两个概念及它们在百年新文  相似文献   

5.
较之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与经济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值得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学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环节进行详细梳理、辨析与论证。从研究对象看,较之从经济角度对传统文学的研究,"民国经济"维度的研究对象已然转变至现代文学;较之此前已有的从经济角度对现代文学的研究,"民国经济"维度的潜在研究对象将是在这基础之上的"民国",更具整体性。从研究目的看,以"民国经济"为视角进行的研究,其目的不在于建构现代文学经济学,也不在于梳理现代历史中的政治、经济纷争,而在于对文学、文学中的人性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此相关,我们必须警惕这一阐释视角的有限性,细心甄别研究对象,并力求回归文学本位。  相似文献   

6.
民国边疆研究是近代学术趋势中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在近代大变局之下,厘清新旧中西之间的冲突与调试,边疆研究应具有"贯通"的理念。考察民国边疆研究,既应重视考镜源流的工作,也要对民国时期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还不能忽视"人"的表现与作用。只有将边疆学术的发展与民国时期的政治现实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地分析,才能深刻理解民国边疆研究的学科建设与价值取向,亦为现今的边疆学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彭明在《民国档案》1987年4期发表如题文章指出,要把民国史的研究引向深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充分发挥历史档案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修民国史没有民国的档案资料是不行的。古今中外著名的传世之作,大都是使用和分析了大量档案资料的结果。司马迁写成《史记》,是和他身为封建王朝史官,掌握了“石室金匮之书”分不开的。二、深入实地考察,纠正史实的谬误和克服史料的不足。1986年5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是一个美国人(哈里  相似文献   

8.
肖奇 《船山学刊》2008,(3):29-32
清末湘人以船山仁与礼能纲维万世,大肆宣传船山、出版船山著作并上请清王朝.使船山入祀于孔庙,并成为明末三大儒。民国的船山被赋予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精神,成为反对专制主义的武器。同时,民国对船山进行了分学科的学术研究。解放以来,主要从哲学、史学、文学……研究船山.比民国的分科研究更为精细。改革开放后,船山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其标志就是学术上的争鸣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在民国史上,庐山是民国名人的聚居胜地和南京国民政府的一个政治中心.其间发生的政治活动,性质并不一致,内容丰富多彩,但都与庐山这一特定地域相联结,常常表达出民国历史的时代主题和中心思考,在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相当独特的作用,成为民国一定时期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景、运作空间乃至话语表达,形成了独特的"山缘政治"现象.这一现象,由民国政治特色、政治需求、环境条件和个人喜爱等多种因素所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0.
论出版分配机制的改革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文化体制和出版行业的改革,我国出版行业分配制度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如级差价值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分配机制上存在"一刀切"现象,观念上存在某些特权思想等。对此,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大局观,营造稳定的环境,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积极深入、有效地推进出版分配机制的改革与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国时期不同执政府延续了晚清时代通过立法途径有效管控图书出版的方针,在文学图书出版禁令方面强化了书报检查、许可、惩罚的立法与执法力度。相应的是,民国作家为了争取创作与出版自由,进行了长期而曲折的博弈,其文学生存空间具有两重性,与法相倚成为常态。由于出版禁令法律的介入,民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得到了部分版权保护,思想自由度较高;另一方面又有法律的约束与限制,呈现出一种对峙状态。创作自由与出版禁令两者处于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并行的轨道之中,大体奠定了民国文学衍变与生长的基础和格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发展,民国经济史也成了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最近,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石柏林同志的新作《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简称《民国经济》),就是近十年来民国经济研究的重大成果。这本书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问题,作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和评介,是一部颇具新意的学术著作。纵观全书,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犹如紧箍咒。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与研究的根本悖论在于:研究对象范围的不断拓展、扩容对"现代"牢笼形成了冲击和挣脱,但研究者又不得不以"现代"之名对扩容对象进行重新阐释与收编。而近几年热议的民国文学(史)概念,特别是从大文学史重构角度倡导的民国文学史,使得超越这种悖论的文学史建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命理学的现代研究始于民国肇始,至今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这期间,命理学逐渐走出神秘主义,完成了由古代至现代的转型,并走向学术化.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命理学进行多方位系统深入的研究.虽然近百年来的命理学研究硕果累累,但也暴露出后继乏人、研究不够全面深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这部论著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该书的出版,为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拓宽了视野,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道与道台研究是中国政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道起源于先秦,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诸朝,迄于民国,或实设或虚置,无论是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还是政区或临时监察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都曾扮演重要角色.但检阅既往,尽管相关研究不少,涉及川东道的却近乎阙如.苟德仪博士拾遗补缺,经数年笔耕,完成<川东道台与地方政治>书稿,交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普遍以为社会史、文化史才是学术研究最近趋势的今日,由年轻学者推出以某一特定区域政治现象管窥宏观政制建构的研究成果,无疑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  相似文献   

17.
<正> 周兴樑同志撰写的《廖仲恺和何香凝》合传(以下简称《廖何》合传),1989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经过几个寒暑呕心沥血的力作.这本书的出版,拓宽和加深了对廖仲恺和何香凝的研究.无疑地,它是民国史研究的可喜成果.在八十年代以前,对瘳仲恺、何香凝的研究成果甚少,研究人员也寥若晨星.八十年代初,对廖、何的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相继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无论从内容和深度等方面来看,都是不尽人意的.《廖何》合传的出版,既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又在不少问题上有所突破;合传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在许多问题上又别具新意.它无疑是迄今第一部比较有分量的廖仲恺何香凝的传记.  相似文献   

18.
张道强 《理论界》2009,(6):76-78
民国刑事特别法数量众多,司法实践中地位重要.特别法对法典有增补和修改的功能,与法典总则的关系在适用上可分为四种情况.特别法相互之间也有几种联系的类型.对民国特别法的研究于当代法制建设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德辉 《云梦学刊》2011,32(1):157-159
近年来,学术界随着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学术史的研究也越来越热门,民国时期作为接续古今的过渡阶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民国学者专人、专书的论著,不断见诸报刊,出版界则频频翻印民国学术著作。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大学也开始开设民国学者研究课程,但却缺乏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评论民国学术名著的全景式著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丁伟所著《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1915-1946年)》(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将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作为研究重点,对读者理解当时的英语函授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该书内容详实,层次鲜明。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的侧重点是研究背景及办学条件,旨在准确地定位主客观条件;第二章是对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重点研究,分析了英语函授教育的四个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