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舯在《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指出,发达国家企业到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将形成两个生产过程:国内生产过程和国外生产过程。对于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这两个过程,资本的技术构成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将是相似的,但资本的价值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将发生变化。对于单独一个生产过程来说,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但是对于生产同种产品的国内和国外两个生产过程而言,在资本技术构成相似的条件下,其价值构成是不同的。这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价值的差异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出现了新变化 ,主要从有机构成、利润率低的劳动密集部门向有机构成高、利润率高的资本———技术密集部门转移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是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高的根本原因。大力发展劳动复杂程度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是增加价值财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商品加工全过程的价值分析公式并运用这一公式,对社会总产值的价值组成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社会总资本由社会总固定资本和社会总可变资本组成,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只能用社会总固定资本与社会总可变资本的比例来衡量。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商品加工全过程的价值分析公式并运用这一公式,对社会总产值的价值组成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社会总资本由社会总固定资本和社会总可变资本组成,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只能用社会总固定资本与社会总可变资本的比例来衡量。  相似文献   

5.
资本如何内在地导致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回应这一难题首先要求揭示出资本本身与自然的深层关联。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工人身体机能的再生产的特定自然性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自然前提;劳动力作为身体机能本身的特定自然性质,构成了剩余价值量的差别的自然前提。正是以劳动力商品特殊的自然性质为前提,剩余价值才可能产生,资本才得以实现价值的增殖。资本对外在自然的改造和占有,是以对与外在自然同构的工人身体的占有和剥削而内在实现的。资本对自然的支配,对人的奴役,使工人成为其价值增殖的纯粹工具,正是通过将工人劳动力异化为一种作为生命机能的特殊的物质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因而资本生产,从实质上说是一种价值生产。公有资本也是如此。公有资本的生产与流通,遵循资本生产与流通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内外因素的企业核心能力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与分析现有构成核心能力的要素,在此基础上,讨论核心能力的内部要素与社会环境,提出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方法,并分析与归纳构成核心能力要素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特征以及主要内涵.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带有技术性、管理性以及思想性的综合能力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在重视核心能力的价值同时将核心能力视为企业的一种资本,促使企业重视协调生产活动的能力和企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发展趋势的争论根源在于各方争论者没有看到无形不变资本的存在及其演变趋势。古典的技术进步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以有形不变资本替代可变资本,现代的技术进步则是以无形不变资本替代有形不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指数与价值构成指数的比例关系构成的反映技术进步对资本构成影响程度的相对数,存在着持续上升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越大,即不同步越强,技术进步的作用越突显。  相似文献   

9.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发展趋势的争论根源在于各方争论者没有看到无形不变资本的存在及其演变趋势.古典的技术进步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以有形不变资本替代可变资本,现代的技术进步则是以无形不变资本替代有形不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指数与价值构成指数的比例关系构成的反映技术进步对资本构成影响程度的相对数,存在着持续上升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越大,即不同步越强,技术进步的作用越突显.  相似文献   

10.
初次分配的要素投入结构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次分配决定于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要素投入即资本有机构成。技术进步一般导致技术发明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而权数提高、技术应用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权数下降,由此导致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若满足资本配置条件和劳动配置条件,则技术进步导致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否则不一定。技术进步对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初级阶段,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中级阶段,有机构成不变;在高级阶段,有机构成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通过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而提高的关键是技术发明部门的极大发展,而这归根到底又取决于教育和科研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分析,沿着剩余价值理论这条红线,揭示了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  相似文献   

12.
深化劳动价值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其创造的价值应该得到社会承认;其二是要求正确理解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两个理所当然的现实经济问题,由于过去存在种种理论扭曲,而形成障碍.要克服就必须做到下面四个确认其一,创造价值只能是创造剩余价值;其二,剩余价值具体表现为实际价值;其三,劳动创造价值主要借助于"刀"和"器"即物化劳动;其四,只有确认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才能使按资本、按技术分配有充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虚拟资本理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文章运用虚拟资本理论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如虚拟资本价值与实际资本价值不符、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突出、证券市场行情的走势不反映基本面的变化、过分投机现象普遍存在、证券监管不到位等.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资本市场现实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也必然会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可以在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前提下,让资本的价值构成保持不变或者提高得慢一些。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提高劳动力价值,让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增长率尽可能保持同步,从而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高士忠 《中南论坛》2007,2(3):68-71
商品的社会劳动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所有加工阶段劳动资料折旧的总和,二是所有加工阶段劳动力价值的总和,三是所有加工阶段剩余价值的总和。文章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劳动价值生产率”,在这个概念的平台下,论证了劳动资料对价值生产的作用,说明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和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16.
如同劳动、价值等概念一样,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也有两重性:它的社会属性是剩余价值不断增殖和资本化的社会条件。剩余价值在总量上等于经济剩余。经济剩余在不断地积累和扩张中呈现出报酬递增、供求刺激和路径依赖等非均衡特征,在马克思的总量分析和辩证法下得到了统一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与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积累率呈同向变动,与资本有机构成呈反方向变动。剩余价值率不变时,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要维持经济增长率不变,必须提高剩余价值积累率。否则,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将会逐步停滞。技术进步、增加工资、对外贸易都减缓两部类生产不均衡,延缓经济危机发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工资性收入,才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08,28(1):117-124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获取利润所隐含的剥削问题,提出剩余价值说,假设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要解决"李嘉图矛盾"。马克思认为,生产价格的根在价值,价值包含剥削因素;剥削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而剩余价值在企业内部表现为资本独占式分配,在部门之间表现为利润竞争式分配。马克思要从价值和生产价格的数量关系、剩余价值和平均利润的数量关系当中,以微观上揭示价值形成,从宏观上导出生产价格取决于剩余价值总额,即隐藏在市场价格波动的背后的那个东西同剩余价值总额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价格波动的中心点的是劳动价值。用平均利润率得到的生产价格和用c/v比值得到的生产价格,能否为同一个?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回顾和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智力资本构成文献的基础上,对智力资本的构成及其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和界定,并对各构成要素进一步细分,使其参数具有可操作性,以反映不同类型的智力资本的相互关系及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由此构建了能源科技企业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科学评价能源科技企业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知识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评估和知识资本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