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主体,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总结、自我反馈.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在问题中发现、在问题中总结,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之一.它能使学生情趣高涨,注意力集中,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完成作业,在玩耍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想想、画画、做做、玩玩”是在对文化背景的及其深刻的认识和对学生主体性有新的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得到一种愉悦、才能让他们自觉动脑、动手并在玩的过程中享受美术给他们带来的无穷快乐.因此,“想想、画画、做做、玩玩”对儿童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昌雄 《科学咨询》2008,(21):I0001-I0001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的过程,就是不甘落后、改变落后、后来居上的过程.结合重庆的实际,要实现重庆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承认落后中找思想差距,在解放思想中解放生产力,在统筹城乡中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煤炭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受到一定影响.这给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国有企业工会应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视以往开展的各项工作,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寻找差距,把工会工作做得更细一点、实一点、广一点、深一点.在煤炭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主动与协同的关系.在创新工会工作中,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中,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琴 《科学咨询》2008,(14):76-76
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丧失信心,学生在学习中枯燥无味.究其根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挫败感多,成功感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突出德育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真实的心灵世界.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自我参与、自我探索、自我认识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怎样走出说教的窠臼,体现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德育?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方式,而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听力教学(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的课程再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重要因素.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可开拓、延伸,需补充的地方是比较多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实现课程的生成、整合、实践,能适时、合理开发课程,这是一个老师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记叙文写作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类似的,在接待工作中也相应存在六要素:时间、地点、来宾、事前、事中、事后.分别与记叙文的六要素对应,但却有自己不同的内涵和功用.在实际工作中,接待不仅仅是各项具体接待礼仪的熟练掌握,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认识规律的总结.只有抓住这六要素,将之正确地运用于日常接待,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  相似文献   

10.
我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招标代理工作.计算机知识在招标代理工作有着广泛的应用.如WORD中文本、图表的编辑、大纲视图的使用;EXECL中表格的应用,特别是表格中公式的应用等.这部分内容都应该是<计算机基础>课程里所讲授的.我发现有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但课堂中很少接触.  相似文献   

11.
12.
以"小"赢"大"     
赢得国际市场的份额,是国内众多企业梦寐以求的。但很多企业认为小产品价廉利薄,难以做大规模,能出口的产品必须是高、精、尖的。其实不然,有不少企业仅凭着一些价格不过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小产品,在国际大市场上创出了品牌。宜兴兴达集团的文具胶,每支最高不过2元钱,却被认为是亚洲第一品牌,曾接下美国埃尔默公司1亿元的大订单;驰马拉链公司的一条拉链平均不过1元钱,目前年生产拉链上亿条,长度能绕地球两圈,在很多国际知名品牌服饰上都可见到驰马拉链;海门市以四分钱一根的机针做成了一个创汇大产业,其中的白鹤公司是目前…  相似文献   

13.
14.
15.
"特赦"     
两名机修工在安装设备时一不留心,把刚从外地购来的特种电机滑落在地,端盖砸裂了,连轴摔歪了,厂里原计划明天试车的计划泡汤了.闻讯后我赶紧来到现场.两位机修工如同两尊塑像,正望着摔坏的电机发呆.  相似文献   

16.
17.
Valentine C 《Omega》2007,55(3):219-236
The "moment of death," once a dominant concept in preparing for a "good death", has been eclipsed by a focus on the wider concept of the "dying trajectory". However, findings from interviews with 25 bereaved individuals suggest that dying loved ones' final moments may still be experienced as highly significant in their own right. In some accounts the dying individual's final moments did not feature or made little impression, either because the survivor was not present, or there was no obviously definable moment, or because other, usually medical factors, such as whether to resuscitate the person, took precedence. However, in six cases such moments were constructed as profound, special, and memorable occasions. These constructions are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achieving a good death, the dying trajectory as a whole, and making sense of the bereavement experience.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identity and embodiment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19.
适应"强将"     
  相似文献   

20.
"汇丰"下乡     
2007年8月6日,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获准筹建,"汇丰"由此成为首家获准进入中国农村地区的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