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的形态和大小都很像板栗,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大的附属腺体,它主要由腺体组织、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因为它像卫兵一样排列在膀胱的前面,人们便给它起名叫"前列腺"。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对人体起什么作用 只有男性才有前列腺,它是一个像胡桃大小的腺体,位于膀胱下面、直肠前面的尿道上端(尿道就是由膀胱通过前列腺输送到阴茎的导管)。由于它好比士兵守卫在“出口”前列,所以由此得名。前列腺对人体的作用,关键在于它的腺体组织制造与分泌的液体,叫前列腺液。前列腺液不但为精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精子提供了丰富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是由腺组织与纤维肌性组织组成的实质性器官,围绕在男性尿道起始部。按组织成分可分为纤维肌肉间质及固有腺体两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好发于尿道周围的腺区,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外周区。  相似文献   

4.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前列腺上皮增生所致腺体增大而引起排尿受阻的病变,多发于中老年男性。虽然本质上不属于致命性疾病,但在病程的进展中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引起尿潴留,甚至肾脏功能紊乱,危害生命。然而,BPH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BPH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5.
正富含锌的食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男性每天摄入锌15毫克,女性则为11.5毫克。这是因为男性精液里含有大量的锌,体内锌不足,会影响精子的数量与品质。此外,锌不仅是雄性激素合成的必需品,同时也负担着保护前列腺的重任。含锌较为丰富的食物有水产品、瘦肉类、动物内脏等。富含葱属类蔬菜蒜、葱、韭菜等堪称"男人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英国女作家多莉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进行解读,指出在非洲殖民地"父权中心主义"社会文化中,不仅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是二元对立的,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扭曲的.小说中特纳夫妇最后的悲惨命运说明了在父权社会中男性统治对自然和女性的摧残.而女主人公玛丽在生命最后对自然的留恋也象征着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游女"是高句丽社会中没有组成稳定对偶家庭的女性,其身份主要是未婚女性和已婚未生子女性、生子而子未长大以及失去配偶的女性,其男性伴侣并不惟一固定,游走于多名男性之间。在隋朝与高句丽战争后,高句丽"妻以"隋朝俘虏的"游女"其中有一部分为战争中丧偶的女性,是隋朝与高句丽战争后微小社会群体的一个写照,也折射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老友》2014,(9)
正"前列腺疾病"这个听着就让人惶惶不安的名词,让许多男性朋友苦苦挣扎其中。该病是中老年男性的"噩梦",男人往往在不经意间频频"中招",发病率高达65%以上,成为横亘在男人生命进程中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前列腺疾病——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隐患最新一期的《中国医学论坛报》转载《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写道:过去一年当中,全球男性人群各种癌症发病率排名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前列腺癌高达165万。前列腺疾病是长期困扰男  相似文献   

9.
《老友》2014,(11)
正"前列腺疾病"这个听着就让人惶惶不安的名词,让许多男性朋友苦苦挣扎其中。该病是中老年男性的"噩梦",男人往往在不经意间频频"中招",发病率高达65%以上,成为横亘在男人生命进程中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前列腺疾病——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隐患最新一期的《中国医学论坛报》转载《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写道:过去一年当中,全球男性人群各种癌症发病率排名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前列腺癌高达165万。前列腺疾病是长期困扰男性健康的顽症,由于该病易患、难治、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易恶变,  相似文献   

10.
《遥远的额济纳》这篇小说将着眼点置于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的演变之上,使"女性"与"自然"成为贯穿故事的两条脉络。在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经验相似、地位相同、命运相依;而两个男性角色分别成为男性中心主义的象征;小说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体现出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这些分别体现着生态女性主义精神最为核心的三个方面。小说也通过女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表达了生态女性主义最根本的诉求。  相似文献   

11.
《新天地》2015,(2):65
前列腺处于男人的"交通尿道"一旦病变,患者痛苦不堪,还会直接影响男性功能。所以,很多人得了前列腺病,会惊慌失措,病急乱投医,往往选择了错误疗法;1.是西药抗生素,治标不治本,反而容易产生耐药性,用药不当还会让病情越来越重;2.是盲目手术,花费大,易复发,留下隐患重重。然而前列腺病不及时治疗,一拖二扛,会出现腺体持续肿大,导致严重尿潴留,引发膀胱、尿道炎症、肾结石,肾盂肾炎、尿毒症甚至肾功能衰竭。所以,有效治疗前列腺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剖析比较中国现代文学中三个描写女性成长的典型故事,揭示男性与女性作家在对男性与女性的精神关系认识上的差异及其文学表现,指出男性作家往往受男权思想或潜意识影响,将女性成长历程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处理成"追随者/精神导师",而女性作家则力图颠覆这种关系,树立起女性独立自强的主体形象.  相似文献   

13.
女性身体成为新闻热点,背后隐藏着男性文化霸权对女性的宰制。这种宰制借助新媒体、商业资本、道德、法律规范等组成一个庞大的男性文化霸权同盟,既不断地炮制女性身体事件,又不断地对女性身体以规训。同时,女性身体事件中女性也存在着以身体作为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冲击男性文化霸权的规训,塑造女性自我新形象。但男性文化同盟以其巨大的向心力,不断地诱导这些女性追求着"假的需要",走向自我迷失。我们要反省男性文化霸权,也要反省女性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迷失。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14,(10)
正"前列腺疾病"这个听着就让人惶惶不安的名词,让许多男性朋友苦苦挣扎其中。该病是中老年男性的"噩梦",男人往往在不经意间频频"中招",发病率高达65%以上,成为横亘在男人生命进程中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前列腺疾病——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隐患最新一期的《中国医学论坛报》转载《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写道:过去一年当中,全球男性人群各种癌症发病率排名中,排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症是低龄老年男性常见病,发病年龄大都在5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据统计,约有38%的老年男性患有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16.
林菱 《成才与就业》2014,(19):33-33
正英国心理学家西蒙·伯龙·科恩认为,女性拥有"情感化"大脑,男性拥有"机械化"大脑。总体上看男女在智力水平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思维结构上存在各自的优势,男性在抽象思维上有一定优势,而女性在形象思维方面更胜一筹。男性在耐性、直觉、记忆方面不如女性,他们往往没有女性健谈,也不经常向伙伴倾诉内心烦恼,借以消除压力。可见,不同性别人群对学习需求也大不同。在静安学习网上,笔者从后台获悉:2013年,静安学习网上学习者上传和发表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7.
寒冷天气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让前列腺敏感地发生腺体收缩、腺管和血管扩张,造成慢性充血,加重前列腺液的淤积,容易导致前列腺疾病发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会阴及睾丸疼痛等症状。怎样避免或减轻前列腺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高层管理团队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以性别为视角分析英国精英大学——24所罗素集团大学的259名校级高层管理团队,研究发现:英国精英大学的高层管理团队基本由男性主导,女性总体处于不利地位;不过,就该团队的低层职位——专业性管理岗位而言,女性已占据半壁江山,甚至开始超过男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看似中性化的博士学位与教授职称事实上早已镌刻上男性中心的烙印,成为影响女性进入英国精英大学高层管理团队中高层职位的重要因素。同时,招聘过程中的性别偏见对女性进入英国精英大学的高层管理团队的影响不容忽视;晋升过程中的男性中心文化同样也在阻碍着女性向高层管理团队中的中高层职位晋升。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英国精英大学治理结构从"学院模式"向"管理模式"的转型,为女性进入高层管理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机。  相似文献   

19.
身体是性别文化的载体,男作家关于女性的身体叙事往往呈现了男性对女性肉身的"窥视",情色意味较浓.而女作家的身体叙事则往往与女性自身的整体存在密切相关,强调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与意义的表达,呈示了审美体验的身体性,是一种非"私人化"的"集体型叙述声音";传统色情文学基本上是男性创作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男性读者的"窥视欲",呈现了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从史学史的角度探讨性别制度对于古代史学的影响是当今人们较少注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实际包含两个视点投射视角:一是以男性为主体的历史书写视角下建构的妇女形象;二是少数的女性历史书写者视角下展现的妇女。古典时代的历史学,从来就不是一个性别公正的场域,其对于女性的排斥,早已从一般观念外化而成为了社会性别制度,并深刻地渗透到历史书写当中。占据社会话语权力的男性,不仅决定了古代史学史上历史书写中构建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也规训了在当时社会性别制度下的女性的历史书写。回顾、分析古代史学史,历史知识生产的文本书写,一直是男性话语权力与知识相互勾结支持的体现,无论是历史书写中的女性,还是女性自己的历史书写,我们都会看到权力与知识相互"勾结"所建构的对于女性从身体到灵魂的完全的规训与控制。传统社会的男性在"知识"的支持下,攫取了对于女性的控制权,女性则在"知识"支持的权力压抑下,让渡出自己的权益,在历史书写中将性别价值泯灭,只是其表达价值一如男性。认识传统史学史中非公平的性别建构,有助于我们认识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