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我们常说语法具有民族性,就是因为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思维反映现实要素的顺序。在世界各大语言体系中,汉语具有独特的、难以为西方民族所理解的面貌。这同汉民族的思维特征有直接的联系。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比起西方哲学来有独特的与汉语相应的整体协调意识。我国古代研究语言所归纳的范畴、程序,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论证的方式,逻辑思考的角度,也都同我们民族的哲学语言血肉交融。因此,从古代汉语的本身可以直接探讨古代汉民族哲学,思维的特点,从古代汉民族哲学、思维的特点也可以直接观照古代汉语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西方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假说,这一假说又称为"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研究者则更倾向于主张"语言思维等同论".从英语与汉语比较的视域看,可以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文化基因,语言结构与思维模式是相互照应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片面性恰好就是植根于英语语言系统本身;汉语语言系统决定了在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倾向于走向"语言思维等同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的外部语言形式是作者思维语言物化的结果。研究文章写作不可不研究文章外部语言形成的内驱思维动因,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思维动因便抓住了文章外部语言形式形成的本源。本文从文章写作的思维主体动因和思维客体动因两方面对写作的内驱思维动因进行了论述,以求探索出外部语言形式形成的思维内部规律。  相似文献   

4.
语言相对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时间、色彩、位值与运动事件等四个方面介绍与述评国外近期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实证研究,同时结合国内一些学者的成果,来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汉英句子结构看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无疑对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分析汉英句子结构的角度来探索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其对汉英语言句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话剧文学的艺术魅力是通过其语言实现的。从语言入手考察政治思维定势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形态的影响,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形态,大约可以分为宣传说教型、情绪宣泄型和动作——性格型三种,其中宣传说教型占总比例的绝对多数。宣传说教型语言,主要见之于政治剧。它是作为政治思维定势运行极致的政治思维对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决定性影响在语言上的表现。政治,可以分为观念形态与实际运作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认为,在同一政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集团的思想家而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集团的积极的、有概括…  相似文献   

7.
1.汉语的固有特征运用西方学者主要是对印欧语言研究取得的成果来研究汉语,由来已久。从汉语和印欧语的比较中,应能认清人类语言的共同特点,还应能认清汉语自身在类型学上的固有本质特征。可惜在这方面似有严重的不足。本文试图对此略加探讨,着重指出汉语的固有本质,并对以西方语言为标准来套汉语和度量、评价汉语的理论,仅举一种最为彻底而突出者为代表,藉以进行一些具体深入的比较学的讨论。l·王汉语的分析性一般说来,大脑里的概念是思维对其外部所指对象的最小最简单的思维形式单位。而日常频繁使用的概念在语言形式上也总会是…  相似文献   

8.
中西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特点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但它并不是导致民族思维差异的深层原因。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语法规则、文字形体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三方面对此问题作了探讨。从语法上讲,一方面,某种语言中的词汇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以用语法意义来表达,反之亦然,因此,汉语缺乏英语严谨的语法形态并不等于失去了严谨表达同一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语义关系不一定具有相应的语法形式,所以思维规律和语法规律并非始终一致,汉英不同的语法特点也不能始终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更不是导致中西思维差异的深层原因。就文字形体而言,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都具有语言属性,它们与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亦无必然的因应关系。而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思维,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其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故民族思维差异的成因应该着重在语言之外寻求  相似文献   

9.
鲍文 《东岳论丛》2007,(5):182-185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是语言决定思维。此说一出,即引起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但从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此的研究看,尚未形成真正的交锋。主要原因在于语言与思维的概念模糊,未以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分析语言与思维以及将语言与生活实践脱离开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隐喻思维是不断发掘语言的潜力资源,隐喻是丰富人类语言的有效手段。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方式,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者从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认知角度,对隐喻思维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透视语言的本质研究隐喻思维,探求隐喻思维机制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逻辑学的对象是什么?李先焜同志撰文提出是语言而不是思维形式。我则认为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形式而不是语言。 我们认为,说研究逻辑必须研究语言,甚至说逻辑直接研究的是语言,这本是对的.因为思维和语言是密切联系、互为依存的.浯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存在和表现。因此,逻辑学要总结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必须研究语言,只有透过语言才能“捕捉”住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特别是逻辑学的创立阶段,人们对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本来茫无所知,人们更是只有通过语言去探索。但是,逻辑学研究语言和语言学研究语言不同。后者研究语言在于总结语言(形式)的规律,而逻辑学研究语言,则在于透过语言总结出思维(形式)的规律。另外,逻辑学一旦透过语言总结出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以后,就可以撇开语言,对思维形式及其规律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当然,逻  相似文献   

12.
中西语言的思维模式论比较周昌忠如将思维模式放在“人一世界一语言”这个三元关系的构架中来考察,则关于世界的看法即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便占有主导地位,它决定着对人的形而上学建构、思维模式的塑造,也决定着语言对于思维模式的关系。这里从心理的倾向、思维的形式、逻...  相似文献   

13.
试论语言与思维的几个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语言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思维的产生,语言与思维是可以相互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同时作者承认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14.
郭丽君  徐先玉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251-252,254
俄语语言文化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语言习得中的"文化导入",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文化导入"成功的重要标志是通过语料的学习进而深入到俄罗斯民族心智、民族思维层面来挖掘其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指导俄罗斯人的日常思维和行为的。目前,关于俄罗斯民族心智与行为陈式化的理论研究已经有相当规模,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当下语言文化理论研究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不论是在语言学界还是逻辑学界,都有一种流行说法——即“艺术修辞可以背离逻辑”,以为艺术修辞不尊重逻辑,逻辑也不理会艺术修辞。本文与流行看法相异,提出艺术修辞与逻辑是相一致的。文章一方面就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切入,从理论上探讨了艺术修辞与逻辑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就研究现状入手,在对具体艺术修辞语料的分析中阐述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发散型思维与文学史研究朱德发思维科学从思维活动的特点上将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划为两种思维类型,我们从文学研究思维学角度同样可以视它们为两种思维路线和两种思维方式。所谓"发散型思维",简言之则是一种从一个信息源中导出不同结论的思维方式;所谓"收敛型思维"...  相似文献   

17.
思维和语言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所谓语言是思维的形式,就是说思维的形成、存在与表达都借助于语言,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活动总是伴随着语言进行的。思维是无声无形的,它只有通过有声有形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离开语言的赤裸裸思维是不存在的。所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就是说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是思维,它是通过表达思维来表示事  相似文献   

18.
《理论语言学教程》第一章带有总论性质,讲述的是关于语言和语言研究的一般理论问题,其中有些内容可以看作后面一些章节学习的纲要。这一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l)语言、语言的属性及其功能;2)语言的起源与发展;3)语言学体系及西方语言学简史。下面拟分三个专题来讲述本章前两个方面的内容。因篇幅所限,后一问题从略。一、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古往今来,人们为语言下了许多定义,但究竟什么是语言,学术界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看法。《理论语言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根据当前多个分支学科对语言…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理论语言学的世纪超越申小龙站在世纪之交,回顾中国的理论语言学,可以将它清晰地划为传统和现代两种范式。传统的理论语言学,贯注着浓郁的语言一文化整体观照的人文主义精神,举凡语言的性质、功用、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社会、语言研究的方法,都同文化问题、人...  相似文献   

20.
词义三角与语言思维的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涉及到两个方面:从历时的角度看,语言和思維的产生究竟是同步的,还是非同步的;从共时的角度看,思维是否必须使用语言,有没有非语言的思维。由此又派生出另外的争论:使用语言的思维是否只有一种类型?同是使用语言的思维,有没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分?在这诸多的争论中,一直存在着两极化的观点,互相对立,极难统一。我个人认为不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