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日本动漫的肇始与初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若冰  韩英 《东岳论丛》2011,32(6):88-90
日本"漫画"和"动画"被统称之为"动漫",是日本战后十年间"漫画"和"动画"共同发展的结果,也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同时,还得益于日本的漫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良性的互动关系。具有深厚底蕴的漫画是原创动画产业的上游,漫画和动画又互为衍生品。正是日本漫画、动画之间的这种交互渗透、相互促进,才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动漫",并进而成为一种产业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杨昌济是近代湘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留学日本的经历和回国之后对日本学术思想界的关注及其对日文著作的翻译,都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特别是日本当时的人格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伦理思想,以及以日本为中介所接触到的西方同类思想,是他的以人格主义为基础的民主改良主义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蔡亚南 《东岳论丛》2014,(3):109-114
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动画强国,而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模式则是其成功之本。通过对日本动画产业模式的优势分析,结合中日两国的时代背景和两国在产业增长时期所呈现的共性特征,在比较与分析中我们发现,制作委员会式的融资模式,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全面的衍生品开发,是日本动漫产业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也是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最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动画界出现所谓的“中国学派”动画。在世界范围都产生重要影响,但很快便渐趋势微。本文从我国的动画教育、观念、题材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动画势微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动画界出现所谓的"中国学派"动画,在世界范围都产生重要影响,但很快便渐趋势微.本文从我国的动画教育、观念、题材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动画势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动画界出现所谓的"中国学派"动画,在世界范围都产生重要影响,但很快便渐趋势微.本文从我国的动画教育、观念、题材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动画势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任何国家而言,动画作品的民族性问题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大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后进的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而言,更是一个考验。当代中国动画应把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用民族性形式和题材去表现世界性的主题,表达当代人类共通的基本情感和普遍的生存境遇。学习日本和欧美的动画,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重视动画人才培养,是中国民族动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动画产业形成了为日本和美国代工制作动画片的产业发展模式,由于产业资源集聚,台湾因此一度成为世界一流的动画制作中心。到了21世纪,由于日本和美国的产业转移,祖国大陆动画产业崛起,台湾动画企业面临发展困境。对此,台湾地区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动画产业走向自制创新发展模式。闽台动画产业合作是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由于闽台两地具有共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产业对接合作基础,本文着重探讨闽台动画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日本动漫风靡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动、漫画的引进,中国的青少年开始进入一个动漫时代。同时,在视觉文化的逐步强势过程中,“读图时代”开始主宰平民化的阅读领域。随着这个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日本动漫画可以说是已经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有资料显示:目前内地漫画市场99%以上被日本漫画占据,12岁以上的中国青少年很少有人喜爱国产动画的。动画最大的市场是14岁至24岁的青少年,因为这个群体不但思想上较为成熟,有判断  相似文献   

10.
河上肇(1879~1946),是日本著名的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一生著作宏富,在政治经济学界和哲学界都负有盛名。他的著作在日本国内较早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中国也颇有影响。周恩来生前在谈到河上肇时曾说过,中国许多在日本留学的知识分子,都程度不同地从河上肇的著作中受到启蒙,从而促进了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也从人口跨国迁移的纯流出国变为纯流入国.近年来在日本,外国人口增加较快,其结构和分布日益多样化,总体的经济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经济大国日本是否将成为移民大国?日本政府、产业界和劳动界乃至日本国民在国际移民问题上的态度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朱捷 《东岳论丛》2022,(8):14-21+191
日本文学批评家柄谷行人以借助西方后现代思想进行文学批评与理论实践而著称,思想史家沟口雄三闻名于中国明清思想史研究界,由于他将“中国”作为方法而在我国学界声誉鹊起。柄谷与沟口都是极具批判精神的学者,他们拥有强烈的社会现实关切,并深谙历史乃复数之物,因为浸染在现代思想关注“语言”的大环境里,他们的写作实践均试图突破“文史哲”各自为战的局面。1980年,柄谷与沟口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代表著作《现代日本文学的起源》与《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此一极为巧合的现象为我们理解曾经日本知识分子在权力规训与个体抗争的张力之下,如何回应“漫长战后”提供了与当下萎缩之态可资比较的视角,它同时揭示了20世纪西方思想在日本的投射与在亚洲地域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王胜今教授,1954年生,吉林省磐石县人。1982年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即派往日本人学大学院留学,1984年,获经济学、人口学双硕士学位。回校后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现任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民、教授.兼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区域规划研究会秘书长、国务院图们江开发领导小组顾问、亚洲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委员会咨询委员。王胜今同志是1985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再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当时他只有34岁,是我同人口学界最年轻的教授。早在1982年赴日留学期间…  相似文献   

14.
齐骥 《学术探索》2011,(5):106-111
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发展动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全球一体化冲击下本土民族文化的式微、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在动画媒介的传播,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形成威胁。在此背景下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民族文化在动画应用中的困境并提出民族文化在动画应用中的建设性路径,是中国动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正> 康有为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中的领袖,是那个时期的思想界一位特出的思想家,同时又是近代一位重要的诗人.解放后,我们从某些政治概念出发,硬以戊戌变法为界,将康有为的诗分成进步和反动的两个部分,并对他后期的诗作几乎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是不公允的.为了全面地、正确地评价他的诗,我想谈谈康有为戊戌后的海外诗.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秋,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于政变前一日乘轮离京、逃亡海外,由香港而日本,由日本而东南亚,再至欧美诸国,足  相似文献   

16.
"轻舞飞扬"与"带着镣铐跳舞"--外国动画与中国动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欧美及日本动画片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与国外动画片相比,中国动画在创作定位、题材选择方面还受到诸多限制,在情节编排上还不是很完善.但国产动画创作的素材非常丰富,且长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创作方法上有很多值得借鉴和传承的手法,如水墨画、剪纸、蜡染、木偶等手法.针对我国动画业的客观状况,要进一步发展动画事业,须从重树自我理念、给动画创作重新定位、完善自我的动画产业等方面着手,倾力打造中国的动画品牌.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不仅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和改良主义运动的一个积极活动家,同时还是中国早期的一位比较优秀的外交官,曾在国外度过相当长时间的外交官生涯。不过,对于他在外工作的具体时间,通行的教科书说的并不准确。如游国恩、王起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言黄遵宪“先后在国外十六七年”(见第四册337页)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则曰:“他曾任日本、英国、美国、南洋等地的外交官,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这些说法皆误。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也是提倡诗界、小说界革命的新文化传播者。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虽曾和孙中山联系商议合作,但终于为其师康有为所掣,做了保皇党。辛亥革命之后,他谋位于军阀,站在反动派的方面,反对革命,晚年犹反对共产党。对于他在政治上的反动观点、反动行为,毫无疑问,是应该批判的。然而,梁启超这个人物是极其复杂的,他所处的时代,是政治  相似文献   

19.
和迁哲郎(1889-1960)是日本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化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风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核心观点是“风土文化论”。本文主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风土文化论”的形成原因,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和迁哲郎的个人生平与学术兴趣在“风土文化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和乡村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性格影响;他对日本历史文化的深层思考,其中“日本人意识”是他展开对日本民族及其文化探讨和追寻的起点;时局变化和“国策”需要对“风土文化论”写作的影响,“战时”的写作背景是他无法摆脱的时代局限;人类历史上思想文化的传承。其中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他的触动最大。  相似文献   

20.
余明侠著《诸葛亮评传》读后刘祚昌诸葛亮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名声甚至飞越了国界,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他的大名也是妇孺皆知的。前几年一个日本出生的华人写的一部小说《诸葛孔明》,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一个时候成为畅销书。诸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